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赭鞭
(1).相传为 神农氏 用以检验百草性味的赤色鞭子。 晋 干宝 搜神记卷一:“ 神农 以赭鞭鞭百草,尽知其平毒寒温之性,臭味所主,以播百穀。” 唐 陈子昂 《谢药表》:“虽赭鞭神授,未可比其英蕤。”
(2).古代用为驱邪之物。汉书·王莽传下:“桃汤赭鞭,鞭洒屋壁。” 颜师古 注:“桃汤洒之,赭鞭鞭之也。”
《漢語大詞典》:炎昊
炎帝 神农氏 与 太昊 伏羲氏 的合称。 南朝 宋 袁淑 《防御索虏议》:“阐燿 炎昊 之遗则,贯軼 商夏 之旧文。”参见“ 炎皥 ”。
《漢語大詞典》:炎皞
炎帝 神农氏 与 太皥 伏羲氏 的并称。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原道:“ 炎皥 遗事,纪在三坟。”
《漢語大詞典》:农轩(農軒)
神农氏 和 黄帝 轩辕氏 的并称。相传 神农氏 著《本草》、 黄帝 轩辕氏 著《素问》,他们被奉为 中国 医药之祖。梁书·武帝纪上:“洎乎 农 、 轩 、 炎 、 皥 之代, 放勛 、 重华 之主,莫不以大道君万姓,公器御八紘。” 唐 刘禹锡 《谢赐广利方表》:“长驱 和 扁 ,高视 农 轩 。”
《国语辞典》:神农氏(神农氏)  拼音:shén nóng shì
传说中上古的帝王。相传神农氏发明耒耜,教导人民种植五谷,又亲尝百草,辨识药效,为百姓治病,被视为农业、医药的始祖,故称为「神农」。起于烈山,因此也称为「烈山氏」、「炎帝」。后世与伏羲氏、燧人氏合称为「三皇」。
《漢語大詞典》:先医(先醫)
古代传说 太昊 伏羲氏 、 炎帝 神农氏 和 黄帝 轩辕氏 曾发明医药,故旧时祀为先医。《清会典·太医院·御医以下职掌》:“祭先医则分献。”原注:“每年二月、十一月上甲日,於本院之 景惠殿 祭先医。”
《漢語大詞典》:炎轩(炎軒)
炎帝 神农氏 与 黄帝 轩辕氏 的并称。 南朝 宋 周朗 《报羊希书》:“今天子以 炎轩 之德,冢辅以 姬 吕 之贤……取士之令朝发,宰士暮登英豪;调兵之詔夕行,主公旦升雄俊。” 唐 韩愈 《太原郡公神道碑文》:“ 有蟜氏 国,实出 炎轩 。”
《漢語大詞典》:榆罔
神话传说中的古帝名,为 神农氏 后裔。史记·五帝本纪“ 轩辕 之时, 神农氏 世衰” 唐 司马贞 索隐:“ 神农氏 后代子孙道德衰薄,非指 炎帝 之身,即 班固 所谓‘参卢’, 皇甫謐 所云‘帝榆罔’是也。” 丁山 《中国古代宗教与神话考·炎帝与蚩尤》:“古称 黄神 与 炎神 争斗 涿鹿 之野,是 黄帝 所灭者为 榆罔 ,为 蚩尤 ,虽若可疑;然当从史记分而为二,盖古史仅称 蚩尤 逐帝 榆罔 ,而未言杀帝 榆罔 也。殆当时 榆罔 都 蚩尤 、 黄帝 之间,先被逐于 蚩尤 ,后见灭于 黄帝 。 蚩尤 所率 九黎 之民,先在 江 南。及战胜 榆罔 ,自号 炎帝 ,时则已逾 河 北。”
《漢語大詞典》:农井(農井)
神农氏 的墓穴。 唐 李商隐 《赛尧山庙文》:“伏以帝巡遐徼,天作高山,既比敬於 轩 臺,亦分功於 农 井。” 唐 李商隐 《祭吕商州文》:“犹怀毒草,过 农 井以低窥;尚忆神珠,向 随 臺而独酹。”
《漢語大詞典》:炎皞
炎帝 神农氏 与 太皥 伏羲氏 的并称。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原道:“ 炎皥 遗事,纪在三坟。”
《漢語大詞典》:炎唐
炎帝 神农氏 与 帝尧 的并称。《文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绍 伊唐 之炎精” 李善 注引 汉 李尤 《德阳殿赋》:“若 炎唐 稽古作先。”
《漢語大詞典》:列山氏
即 神农氏 。又称 炎帝 。 唐 孔颖达 《〈周易正义〉序》:“案《世谱》等羣书, 神农 一曰 连山氏 ,亦曰 列山氏 。”参阅 晋 皇甫谧 帝王世纪
《漢語大詞典》:农录(農録)
《神农本草经》。传说 神农氏 尝百草为医药以治疾病,并编录为书。 宋 苏辙 《学士院端午帖子》诗之二:“灵药收 农 録,薰风拂 舜 琴。”
《漢語大詞典》:农步(農步)
神农氏 的足迹。指 神农氏 教民稼穑事。 唐 刘允济 《地赋》:“扬义声於 农 步,飞仁风於 禹 跡。”
《漢語大詞典》:炎虙
炎帝 神农氏 和 太皞 伏羲氏 的并称。虙,通“ 伏 ”。 章炳麟 《訄书·序种姓下》:“二国与神州故同柢……是以有黄中而无阴血,无所析也。非是,则羼於石民,烝尝於 炎虙 者,谓之沴气。”
《国语辞典》:涿鹿之战(涿鹿之战)  拼音:zhuó lù zhī zhàn
相传黄帝时,炎帝神农氏日渐衰微,各部族互相征战侵略。黄帝轩辕氏遂整顿军队,征伐不朝炎帝者,诸侯于是都来归附。此时南方的九黎君长蚩尤起兵作乱,黄帝遂联合诸侯与蚩尤大战于涿鹿(今河北省涿鹿县),擒杀蚩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