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任嘏 朝代:曹魏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三国魏乐安博昌人,字昭先。夙慧,博览群籍,时称神童。修身履义,能移风俗。曹操召海内至德,嘏应其选,为临菑侯庶子、相国东曹属、尚书郎。魏文帝时,累迁河东太守,有善政。
全三国文·卷三十五
嘏字昭先,乐安博昌人。建安中为临菑侯庶子,入魏迁黄门侍郎,历东郡、赵郡、河东太守。有《任子道论》十卷。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18 【介绍】: 北魏清河东武城人,字玄伯。少有俊才,厉志笃学,号冀州神童。初仕前秦,后仕后燕慕容垂,为尚书左丞、高阳内史。道武帝慕其名,于攻打后燕时征之,以为黄门侍郎,垂问故事,应对如流,迁吏部尚书。时北魏初建,有司正制官爵、撰朝仪、协音乐、定律令、申科禁,帝乃命宏总裁厘定之。宏虽势倾朝廷而自奉俭约。元明帝即位,常参机要,拜六部大臣,进爵白马公。其先世善书,宏亦善草隶行押之书,为世模楷。谥文贞。
全后魏文·卷二十二
宏,字玄伯,清河东武城人。魏司空林六世孙。仕秦,为苻融阳平公侍郎,领冀州从事,管征东记室。徵为太子舍人,不就,左迁著作佐郎。历苻丕征东功曹。苻坚亡,慕容以为吏部郎尚书左丞、高阳内史,道武以为黄门侍郎,迁吏部尚书。赐爵白马侯,加周兵将军。明元时拜天部大人,进爵为公。泰常三年卒,赠司空,谥曰文贞。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37—586 【介绍】: 南朝陈吴郡吴人,字伯玉。幼聪慧,能诗善弈,号为神童。武帝永定中,州举秀才。文帝天嘉中,以文学累迁尚书殿中郎,深为赏识。宣帝太建中,为给事黄门侍郎,转中庶子,领大著作,撰国史。后主即位,官至吏部尚书。以详练谱牒,号为称职。暮年思避权要,谢病不视事。尚清俭,俸禄尽散宗族。有集。
全陈文·卷十七
琼,字伯玉,吴郡吴人,梁给事黄门侍郎云公子。永定中,州举秀才。文帝时为宁远始兴王法曹行参军、兼尚书外兵郎,进殿中郎,迁新安王文学,掌东宫管记。宣帝为司徒,以为左西掾,及即位,除太子庶子、兼通事舍人,转中书侍郎、太子家令,迁给事黄门侍郎,领羽林监,转太子中庶子,领步兵校尉。后主即位,授散骑常侍、度支尚书,领扬州大中正,迁吏部尚书,以母忧去职,至德四年卒,赠领军将军,有《嘉瑞记》三卷,集二十卷。(案《陈书·陆琼传》,世祖讨周迪陈宝应等都官符及诸大手笔,并中敕付琼。)
僧智琳 朝代:南北朝末隋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44—613 【介绍】: 南北朝至隋时僧。高平防舆人,俗姓闾丘。早习儒、庄,悉穷幽致,时称神童。及壮,于仁孝寺出家,通习《法华》、《维摩》等经。寻入金陵,住东安寺,习精律学。南朝陈宣帝太建十年,归南徐。次年,敕为曲阿僧正。后主至德二年,为南徐僧都。隋炀帝开皇十六年,重饰仁孝寺,盛极一时。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 利物科
闾丘氏。高平防舆人。祖俨不仕。考昙珍梁国常侍。琳幼请业于处士卞诠。礼易庄老。悉穷其致。逮壮即事仁孝寺沙门法敦出家。受法华维摩。未几而敦公逝。戒品未圆。莫之趋向。乃造京。更依东山寺正暅法师。禀成论。习毗尼。陈大建十年。归干乡里。南徐州刺史萧摩诃。深加礼异。请转法轮。十一年诏为曲阿僧正。至德二年。诏补徐州僧都。开皇十六年。闰州刺史李海游。起为断事。所居仁孝寺。梁征西咨议郯僧诏舍宅。营搆未完。遄及离乱。琳乃盛加藻饰。轮奂弘敞。寔有力焉。造像六躯。其一夹纻。又造砖塔五层于育王山顶。讲大品法华净名金鼓。各有数。度弟子千馀人。晚年以招隐伽蓝山。房閒寂。林木幽茂。宜脩禅定。以趣道津。迫以外缘。讫莫之果。大业九年五月六日。跏趺合掌。终于寺房。春秋七十。先是信士刘正。勤请开弥勒上生经。琳辞以无常且至。何暇及尔。又遗言。必行尸陀林法。弟子智坚等。以其月十一日。还尸千育王山。久历时序。肤体无损。乃以其年九月八日。搆方坟。窆其全身云。江阳介士蔡环文其碑。
续高僧传·卷第十 义解篇六
释智琳。姓闾丘氏。高平防舆人也。祖俨闲居傲世。考昙珍梁国常侍。琳弱龄。淑问彰于乡党。处士卞诠擅名当世。年在幼学服膺请业。礼易庄老悉穷幽致。诠嘉其早慧。命曰希世神童也。逮于德壮超然离俗。即事仁孝寺沙门法敦。遵就养之仪。禀息慈之戒。蔬餐苦节笃志熏修。法花维摩受持成诵。属以敦公告逝戒品未圆。乃高步上京更崇师辙。依止东安寺大僧正暅法师。既其力生有奉尸罗乃具。爰禀成论兼习毗尼。既洽闻持将弘传授。瞻言乡县思报地恩。以陈太建十年旋于旧里。南徐州刺史萧摩诃。深加礼异爰请敷说。于是郁居宗匠盛转法轮。受业求闻寔繁有众。至十一年。下敕为曲阿僧正。至德二年。敕补徐州僧都。称首攸归谅由德举。开皇十六年。闰州刺史李海游。屈为断事。纲维是寄。允当佥属。所居仁孝寺者。梁故征西咨议郯僧绍舍宅所造。殿堂肇构乱离遄及。琳乃嗣兴梓匠爰加藻饰。轮焕弘敞实有力焉。前后造中人像五躯夹纻像一躯。神仪显曜相好严挺。又于育王山顶。造五层塼塔。拟夫八万同时一期高妙。讲大品法花净名金鼓。各有其遍。所度弟子千有馀人。常想趣道津要。莫尚禅那。以招隐伽蓝俗外尘表山房闲寂茂林幽邃。终焉之所有志栖焉。迫以缘碍弗之果也。然其温严自持诲引无倦。财玩靡积随行给济。威容感物。信为道门之杰矣。以大业九年五月六日。加趺合掌终于仁孝之东房。春秋七十。先是五月。初有清信士刘正勤请讲弥勒。琳谕以无常。初未之许。至是果终。信哉知命。及将大渐诫诸弟子。尸陀林者常所愿言。吾谢世后无违此志。沙门智铿等谨遵遗言。以其月十一日迁于育王之山。时属流金林多鸷兽。始乎仲夏暨是抄秋。肤体俨然曾无损异。道俗嗟赏叹未曾有。又以其年闰九月八日。于招隐东山式构方坟。言遵卜兆。全身舍利即窆山龛。方俗并臻同门毕至。洒泣抚心山盈响谷。乃树碑于寺之门右。其文江阳介生蔡瑰所制。

人物简介

简介
未详。

人物简介

简介
未详。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卫州汲人,又名元淑。傅游艺兄。武则天时,历官金部郎中、地官侍郎。武周天授二年,任冬官尚书。时弟游艺为相,兄弟并承荣宠。同年,游艺罢职被杀,神童下落不明。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河南人。善书,三岁便能草隶,时称神童。擢进士第,累官至吏部侍郎。中宗景龙初卒。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662—707 洛阳(今属河南)人。少通五经百家之言,有名于时。登进士第,授相州内黄主簿。调补校书郎,转右金吾兵曹参军、万年县主簿。朝廷赏其文词之美,征为司礼博士。武后大足元年(701),以修撰功迁太子文学。历主客、考功二员外郎。中宗即位,擢中书舍人。转太常少卿,旋拜吏部侍郎。景龙元年(707)卒。希声博学善文,文思高远,为人所称赏。与当时著名文人张说、卢藏用、崔湜等人为至交。卒后,张说为撰墓铭,崔湜为作碑文,卢藏用为其篆石。生平见崔湜《故吏部侍郎元公碑》、《元和姓纂》卷四、《唐会要》卷三六等。《旧唐书·经籍志下》、《新唐书·艺文志四》均著录《元希声集》10卷,已佚。《全唐诗》存诗8首,《全唐诗外编》补诗2首。

人物简介

简介
未详。

人物简介

简介
未详。

人物简介

简介
未详。

人物简介

简介
未详。

人物简介

简介
未详。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83—1232 【介绍】: 金易州人,初名文纯,字知几。幼颖悟,善草书,能诗,号神童。弱冠入太学,有文名。博通《五经》,尤长于《》、《春秋》。宣宗兴定末,试开封府,词赋得第二名,经义居魁首,廷试,以误落第。后以荐赐进士,授太常寺太祝,迁应奉翰林文字。天兴元年,避兵确山,为蒙古兵所俘,病死广平。
中州集
九畴字知几莫州人三岁识字七岁能草书作大字有及数尺者故所至有神童之目章庙召见问汝入宫殿中亦惧怯否对曰君臣父子也子宁惧父耶上大奇之弱冠住太学有声场屋间南渡后读书北阳山中(其诗云读书空山里落月低岩幽山鬼语夜半怪我非巢由又云壮士半凋落铁花绣吴钩)始以古学自力博通五经于易春秋为尤长少时有恶疾就道士学服气数年疾遂平又从宛丘张子和学医子和以为能得其不传之妙大率知几于学也专故所得者深饥寒劳苦人所不能堪者处之怡然不以累其业也尝为郾城张伯玉赋透光镜钦叔传之京师赵礼部大加赏异贴壁间坐卧读之兴定末府试经义第一词赋第二省试亦然帘试以脱误下第知几先有才名又连中甲选天下想望风采虽牛童马走亦能道麻九畴姓名正大三年右相侯萧公赵礼部连章荐知几可试馆职乃赐卢亚榜第二甲第一人及第授太祝权太常博士应奉翰林文字知几天资野逸高骞自便与人交一语不相入则径去不返顾自度终不能与世合未几谢病去作诗工于赋物如夏英公篆韵(其诗云千状万态了不同哭鬼号神自兹始简如庖羲地上画繁如神农日中市圆如有娀乙鸟卵方如姜嫄巨人履倾如怒触不周山溯如逆上蚕丛水积如女娲石未炼碎如昆吾瓦经毁蚩尤旗张尾后曲黄帝鼎成足下峙五丈专车断禹戈九日横天落羿矢流漦不去龙垂髯衔书忽来凤挽觜方相四目辟门阙夔牛一胫踔阶戺貌似心猜未必然赖君注释车南指)及手植桧印章等诗可见也字画正书八分皆有功诗最其所长少时犹失持择近诗精深峭刻似其为人他文不及也明昌以来以神童称者五人太原常添寿四岁作诗云我有一卷经不用笔写成展开无一字昼夜放光明合河刘滋文荣六岁有诗云莺花新物态日月老天公刘徵伯祥七岁被旨赋凤皇来仪新恩张汉臣世杰五六岁亦召入赋元妃素罗扇画梅云前村消不得移向月中栽其后常隐居不出馀三人者皆无可称道独知几能自树立一日名重天下耆旧如閒閒公且以徵君目之而不名也壬申岁遇乱卒年五十平山常仲明之子德葬之小商桥傍近赵庄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赣州兴国人,字予之。桂万荣从子。通《春秋》。十岁试童子科,号为神童。理宗绍定五年进士。历官御史,兼崇政殿说书,忤旨罢。寻起集英殿修撰,辞不赴。
全宋文·卷七九五五
桂锡孙,字予之,赣州兴国(今江西兴国)人,一说信州贵溪(今江西贵溪)人。十岁试童子科,号为神童。登绍定五年进士。淳祐初为严州教授。景定元年以宗学谕召试,除校书郎,寻任监察御史兼崇政殿说书。咸淳元年为朝散郎、主管建康府崇禧观。见《南宋馆阁续录》卷八,《宋史》卷四五《理宗纪》五,《景定严州续志》卷三,嘉靖《广信府志》卷一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