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庙祠(廟祠)
(1).祭于宗庙。韩非子·十过:“ 秦 得 韩 之都一,驱其练甲, 秦 韩 为一以南乡 楚 ,此 秦王 之所以庙祠而求也。”
(2).庙宇和祠堂。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四:“岸上竝有庙祠,祠前有石碑三所。”
《國語辭典》:行祠  拼音:xíng cí
棺柩暂放的地方。宋。苏轼 昭灵侯庙碑:「元祐六年,秋旱甚,郡守龙图阁学士左朝奉郎苏轼,迎致其骨于西湖之行祠。」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一折》:「相国行祠,寄居萧寺。」
《國語辭典》:宗祠  拼音:zōng cí
私家所设立,供奉祖先神主的祠庙。《红楼梦》第一○四回:「贾政便叫递了一巡酒,都歇息去罢。命众家人不必伺侯,待明早拜过宗祠然后进见。」也称为「家庙」。
《漢語大詞典》:房祀
亦作“ 房祠 ”。 祠堂,庙宇。后汉书·桓帝纪:“丁巳,坏郡国诸房祀。” 李贤 注:“房谓祠堂也。”后汉书·栾巴传:“悉毁坏房祀,翦理姦巫。” 宋 秦观 《孙莘老挽词》之二:“转守七州多异政,奉常处处有房祠。”
分類:祠堂庙宇
《國語辭典》:族田  拼音:zú tián
宗族共有的田地。包括祭田、社田、义庄田、祠堂田等。由族长或委托专人经管,所收地租用于祭祀、助学、救济等。
《漢語大詞典》:丰祠(豐祠)
高大的祠堂。 前蜀 杜光庭 《青城山丈人殿功毕安土地醮词》:“敞丰祠於炎 汉 之年,旌懿号於中和之日。” 清 沈道映 《舟泊富林谒陈大樽先生墓》诗:“未见丰祠传俎豆,空留皎日照衣冠。”
分類:高大祠堂
《漢語大詞典》:柳祠
唐 柳宗元 的祠堂。 清 叶廷琯 《吹网录·龙城柳石刻》:“然此碣书法苍劲,纵非 元和 间物,亦是 宋 人临摹,胜庙中石刻远矣。重修 柳 祠落成,即将此残碣砌祠下。”
《漢語大詞典》:稷祠
古代稷神的祠堂。史记·封禅书:“ 后稷 稼穡,故有 稷 祠。”汉书·郊祀志上:“有 烈山氏 王天下,其子曰 柱 ,能殖百穀,死为 稷 祠。”
分類:稷神祠堂
《漢語大詞典》:穹宫
高大的宫室,祠堂。 明 唐顺之 《常州新建关侯祠记》:“相传所谓中军帐者,旷无人居;君以为庙侯莫此地宜,於是树以穹宫,而地益胜。”
《漢語大詞典》:豹祠
西门豹 的祠堂。 北齐 时九祠之一。《太平御览》卷九六八引 晋 王廙 《洛都赋》:“ 豹祠 赤杏, 胡竝 丹柿,甘液滋脆,不经牙齿。”隋书·礼仪志二:“ 后齐 ……祈祷者有九焉:一曰雩,二曰南郊,三曰 尧庙 ,四曰 孔颜庙 ,五曰社稷,六曰五岳,七曰四瀆,八曰 滏口 ,九曰 豹祠 。”
《漢語大詞典》:土地祠
亦称“ 土地堂 ”。 供奉土地神的祠堂。儿女英雄传第十三回:“ 安老爷 离了土地祠来到聚合店, 安太太 迎了出来。” 清 昭槤 啸亭续录·宗人府土祠:“今宗人府北廊下,有土地祠。” 郭沫若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第四篇五:“所谓社稷也就是诗经上的‘田祖’,其遗意犹存于今之土地堂或‘泰山石敢当’之类。”
《漢語大詞典》:祖祠
祭祀和供奉祖先的祠堂。 汉 桓宽 盐铁论·散不足:“古者庶人鱼菽之祭,春秋脩其祖祠。”《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十回:“我先到祖祠里拜别,然后到 借轩 处。” 许地山 《无忧花》:“她住的正房已经布置好了。现在正计划着一个游泳池,要将西花园那五间祖祠来改造。”
《漢語大詞典》:祠寺
祠堂,寺庙。新唐书·常衮传:“今军旅未寧,王畿户口十不一在,而诸祠寺写经造像,焚币埋玉,所以赏賚若比丘、道士、巫祝之流,岁巨万计。陛下若以易芻粟,减贫民之赋,天下之福岂有量哉!”
分類:祠堂寺庙
《漢語大詞典》:尊閟
对祠堂的敬称。閟,閟宫。 唐 陈子昂 《唐故循州司马申国公高君墓志》:“少习妇道,年十六归於 申国 。凤臺尊閟,鹊巢斯在。”
分類:祠堂敬称
《漢語大詞典》:房庙(房廟)
祠堂、庙宇。宋书·毛脩之传:“ 脩之 不信鬼神,所至必焚除房庙。”南史·宋纪上·武帝:“禁淫祀,除诸房庙。”
分類:祠堂庙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