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祝币(祝幣)
祭祀时用作祭品的玉帛。清史稿·礼志五:“ 隆恩殿 大饗用祝币,其日燃明鐙,用牛一、羊二、尊四,帝、后同案位,设奉先制币一,羹饭脯醢器十八,饼果器六十五。”参见“ 祝币史辞 ”。
《漢語大詞典》:祝币史辞(祝幣史辭)
祝用币,史用辞。指古代帝王祈求免灾的祭祀典礼。左传·昭公十七年:“日过分而未至,三辰有灾,於是乎百官降物,君不举辟移时,乐奏鼓,祝用币,史用辞。”左传·成公五年:“故山崩川竭,君为之不举,降服,乘縵,彻乐,出次,祝币史辞,以礼焉。”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祝盟:“自春秋已下,黷祀諂祭,祝币史辞,靡神不至。”
《漢語大詞典》:祀贡(祀貢)
诸侯向帝王入贡的祭品。古代九贡之一。周礼·天官·大宰:“以九贡致邦国之用,一曰祀贡。” 郑玄 注引 郑司农 曰:“祀贡,牺牲包茅之属。”
《漢語大詞典》:牺币(犧幣)
牺牲和币帛。古代祭祀用的祭品。 唐 韩愈 《南海神庙碑》:“ 天宝 中,天子以为古爵莫贵於公侯,故海岳之祝,牺币之数,放而依之。”
《漢語大詞典》:享味
享受祭品的滋味。《穀梁传·成公十七年》:“祭者,荐其时也,荐其敬也,荐其美也,非享味也。”
《漢語大詞典》:献熟(獻熟)
供奉煮熟的祭品。旧唐书·代宗纪:“八月丁亥,国子监释奠復用牲牢。 上元 二年,詔诸祠献熟,至是 鱼朝恩 请復旧制。”旧唐书·礼仪志四:“圆丘方泽,依恒存一太牢。皇庙诸祠,临时献熟。”
分類:供奉祭品
《漢語大詞典》:丰荐(豐薦)
丰盛的祭品。 唐 源光裕 《送神用顺和》诗:“秀簠丰荐,芳俎盈实。” 宋 强至 《代曾鲁公辞加恩奏第二表》:“纵观盛礼,顾粢盛之丰荐;益抃时和,省俎豆之前闻。”《宋史·乐志七》:“精羞丰荐,景福攸臻。”
分類:丰盛祭品
《漢語大詞典》:祔食
合食,受祭时和祖先共享祭品。礼记·丧服小记:“庶子不祭殤与无后者,殤与无后者从祖祔食。” 夏炘 学礼管释·释祔:“此祔食,亦谓常祭之合食。”
《漢語大詞典》:祠荐(祠薦)
以祭品祀神灵祖先。南史·羊玄保传:“四时珍新未得祠荐者,口不妄尝。”
《漢語大詞典》:歆尝(歆嘗)
谓神灵享用祭品。 汉 崔駰 《北巡颂》:“禋洁享祈,歆尝百神。”
《漢語大詞典》:饮馂(飲餕)
祭祀后吃喝祭品。 元 马祖常 《都门一百韵》:“俸钱具菹醢,饮餕尝膋臄。” 清 魏源 《归安姚先生传》:“自奉极清苦,而春秋祭祀必丰,祭毕輒邀同人饮餕。”
《漢語大詞典》:赞献(贊獻)
谓进献祭品。新唐书·百官志二:“大祭祀则从;盥则奉巾,既帨,奠巾;奉匏爵赞献。”
《漢語大詞典》:藻苹(藻蘋)
藻与苹。亦以指祭品。 南朝 梁 萧衍 《首夏泛天池》诗:“舟楫互容与,藻苹相推移。” 唐 黄滔 《祭陈先辈》:“昨辰而椒桂献酬,今日而藻苹滴沥。” 明 屠隆 《綵毫记·官兵大捷》:“惊魂九庙,废伏腊之藻苹。”参见“ 苹藻 ”。
分類:祭品
《漢語大詞典》:苹藻(蘋藻)
(1).苹与藻。皆水草名。古人常采作祭祀之用。左传·襄公二十八年:“济泽之阿,行潦之苹藻,寘诸宗室, 季兰 尸之,敬也。”诗·召南·采苹“于以采苹?南涧之滨;于以采藻?于彼行潦” 汉 郑玄 笺:“古者妇人先嫁三月,祖庙未毁,教于公宫,祖庙既毁,教于宗室。教以妇德、妇言、妇容、妇功。教成之祭,牲用鱼,芼用苹藻,所以成妇顺也。”
(2).泛指祭品。 唐 韩愈 《湘中》诗:“苹藻满盘无处奠,空闻渔父扣舷歌。” 明 李东阳 《送衍圣公闻韶袭封还阙里》诗:“ 鲁 郡山川归旧国, 孔 林苹藻荐新盘。”
(3).用作祭祀的代称。 唐 韩愈 《顺宗实录五》:“﹝ 王氏 ﹞自服勤苹藻,祗奉宗祧。” 宋 司马光 《祭齐国献穆大长公主文》:“苹藻必亲,无违妇职。”
(4).语本诗·召南·采苹序:“《采苹》,大夫妻能循法度也,能循法度,则可以承先祖共祭祀矣。”后因以“苹藻”借指妇女的美德。 明 陈汝元 《金莲记·昼锦》:“﹝ 王氏 ﹞嗣育兰蓀,孝全苹藻。”镜花缘第四二回:“女子而嫻文艺,亦增苹藻之光。”
《国语辞典》:奠敬  拼音:diàn jìng
致送死者家属的金钱,用以代替祭品。也作「奠仪」。
《漢語大詞典》:五俎
五样祭品。礼记·玉藻:“又朝服以食,特牲三俎,祭肺。夕深衣,祭牢肉。朔月,少牢,五俎四簋。” 郑玄 注:“三俎,豕、鱼、腊……五俎,加羊与其肠胃也。” 明 邵璨 《香囊记·供姑》:“香柔丝嫩甲、未必成五俎。”
分類:祭品
《漢語大詞典》:饩醴(餼醴)
牺牲、美酒等祭品。 宋 苏舜钦 《启事上奉宁军陈侍郎》:“暨阁下开府,首传诲言,嗣颁餼醴,俄驱旌斾,致奠几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