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军禁(軍禁)
军中的禁令。周礼·秋官·士师:“士师之职,掌国之五禁之法,以左右刑罚,一曰宫禁,二曰官禁,三曰国禁,四曰野禁,五曰军禁。” 郑玄 注:“军有嚣讙夜行之禁。”晋书·王猛传:“﹝ 王猛 ﹞后率诸军讨 慕容暐 ,军禁严明,师无私犯。”
分類:军中禁令
《漢語大詞典》:三虞
(1).三次虞祭。仪礼·士虞礼:“三虞,卒哭。他用刚日,亦如初。” 郑玄 注:“虞,丧祭名。虞,安也。骨肉归於土,精气无所不之,孝子为其彷徨,三祭以安之。”礼记·杂记下:“士三虞,大夫五,诸侯七。” 宋 梅尧臣 《司徒陈公挽词》:“拥涂看卤部,谁为毕三虞?”
(2).三位掌川泽之官。国语·齐语:“市立三乡,泽立三虞。” 韦昭 注:“周礼有泽虞之官,虞,度也。掌度知川泽之大小及所生育者。”
(3).三条安民的禁令。逸周书·丰谋:“三虞:一,边不侵内;二,道不敺牧;三,郊不留人。” 孔晁 注:“虞,乐也。设此三禁所以悦民。”
《漢語大詞典》:省禁
(1).省减禁令。史记·平準书:“於是为 秦 钱重难用,更令民铸钱,一黄金一斤,约法省禁。”
(2).宫中。 汉 陈琳《为袁绍檄豫州》:“﹝ 吕产 、 吕禄 ﹞擅断万机,决事省禁;下凌上替,海内寒心。”
分類:宫中禁令
《漢語大詞典》:威禁
法令,禁令。 晋 袁宏 后汉纪·顺帝纪下:“其威禁猛於 王奂 ,而文理政教不如也。”三国志·吴志·吕范传“讨破 丹杨 贼,还 吴 ,迁都督” 裴松之 注引 晋 虞溥 《江表传》:“由是军中肃睦,威禁大行。”
分類:法令禁令
《漢語大詞典》:舍禁
解除封山泽的禁令。古十二荒政之一。《周礼·地官·大司徒》:“五曰舍禁。” 贾公彦 疏:“山泽所遮禁者,舍去其禁,使民取蔬食。”
《漢語大詞典》:令约(令約)
禁令和条约。史记·匈奴列传:“ 匈奴 大单于遗朕书,言和亲已定,亡人不足以益众广地, 匈奴 无入塞, 汉 无出塞,犯令约者杀之,可以久亲,后无咎,俱便。”
分類:禁令条约
《漢語大詞典》:文禁
文化禁令。 鲁迅 《而已集·革命时代的文学》:“那是开枪打杀学生的时候罢,文禁也严厉了。”
分類:文化禁令
《國語辭典》:烟禁(菸禁)  拼音:yān jìn
不准吸烟的限制。如:「加油站工作区都设有烟禁的标语。」
《國語辭典》:烟禁(煙禁)  拼音:yān jìn
禁吸鸦片烟的禁令。
《漢語大詞典》:国禁(國禁)
(1).古代国都中的禁令。周礼·秋官·士师:“士师之职,掌国之五禁之法,以左右刑罚,一曰宫禁,二曰官禁,三曰国禁,四曰野禁,五曰军禁。” 郑玄 注:“国,城中也。”
(2).国家的禁令。《商君书·赏刑》:“有不从王令犯国禁,乱上制者,罪死不赦。”类说卷十五引 宋 赵令畤 侯鲭录曰:“短啟出於 晋 宋 兵革之际。当时国禁,书疏非弔丧问疾,不得輒行尺牘,故 羲之 书首云‘死罪’,是违制令也。”
《漢語大詞典》:新禁
新颁发的禁令。《宋书·颜竣传》:“民惩大钱之改,兼畏近日新禁,市井之间,必生喧扰。”
分類:颁发禁令
《漢語大詞典》:乐禁(樂禁)
关于举乐的禁令。宋史·乐志五:“及 高宗 之丧, 孝宗 力行三年之制,有司虽未尝别设乐禁,而过期不忍闻乐。”
分類:举乐禁令
《漢語大詞典》:禁罔
谓张布如网的禁令法律。汉书·刑法志:“姦猾巧法,转相比况,禁罔寖密。” 宋 曾巩 《知州制》:“然破觚以为圜,斲雕以为朴,禁罔疏阔,而吏治蒸蒸,不至于姦,犹为近古。” 清 顾炎武 《井中心史歌》序:“悲年运之日往,值禁罔之逾密。”
分類:禁令法律
《國語辭典》:乡大夫(鄉大夫)  拼音:xiāng dà fū
职官名。周朝时掌管一乡的政教禁令的长官。也称为「乡正」。
《漢語大詞典》:科防
用禁令刑律加以防范。 汉 陈琳《为袁绍檄豫州》:“加其细政苛惨,科防互设,繒缴充蹊,坑穽塞路。”三国志·吴志·阚泽传:“又诸官司有所患疾,欲增重科防以检御臣下。”资治通鉴·梁武帝中大通元年:“ 高道穆 上表以为……此乃因循有渐,科防不切,朝廷失之,彼復何罪!”
《漢語大詞典》:私禁
谓行于一代的禁令。 明 刘基 《郁离子·灵丘丈人》:“法有二:有古今之通禁,有一代之私禁。”
分類:一代禁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