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解禁  拼音:jiě jìn
解除禁令。如:「政治民主,社会开放之后,许多限制都纷纷解禁。」
分类:解除禁令
《漢語大詞典》:教禁
教化和禁令。宋书·蔡廓传:“贞一以闲其邪,教禁以检其慢。” 唐 韩愈 《柳子厚墓志铭》:“因其土俗,为设教禁,州人顺赖。”
分類:教化禁令
《漢語大詞典》:川衡
周礼官名,为地官之属,掌川泽之禁令。周礼·地官·川衡:“川衡,掌巡川泽之禁令,而平其守。”后汉书·马融传:“然后缓节舒容,裴回安步,降集波籞,川衡泽虞,矢鱼陈罟。”
《漢語大詞典》:边令(邊令)
(1).用以保卫边疆的禁令、纪律。宋书·何承天传:“今承平来久,边令弛纵。”
(2).边地县份的县令。 清 方文 《迁安》诗:“莫言边令好催科,县小民稀奈若何。”
《漢語大詞典》:执禁(執禁)
执行禁令。礼记·王制:“凡执禁以齐众,不赦过。”
分類:执行禁令
《漢語大詞典》:疏禁
亦作“疎禁”。 放松禁令。后汉书·王充王符等传论:“疎禁厚下,以尾大陵弱;敛威峻罚,以苛薄分崩。” 李贤 注:“疎禁,谓防制太宽。”
分類:放松禁令
《漢語大詞典》:马禁(馬禁)
限制骑马、买卖马的禁令。新唐书·魏元忠传:“又弛天下马禁,使民得乘大马,不为数限,官籍其凡,忽使得隐。”宋史·外国传五·占城:“ 淳熙 二年,严马禁,不得售外蕃。”
《漢語大詞典》:誓禁
誓命和禁令。周礼·秋官·讶士:“凡邦之大事,聚众庶,则读其誓禁。” 贾公彦 疏:“则讶士读其誓命之辞及五禁之法也。” 刘师培 《〈文章学史〉序》:“然协词命者属行人,读誓禁者属讶士,则使臣之职,首重修辞。”
分類:禁令
《漢語大詞典》:师禁(師禁)
军队的禁令。周礼·秋官·士师:“大师帅其属而禁逆军旅者与犯师禁者而戮之。” 贾公彦 疏:“犯师禁,干行陈也。”
分類:军队禁令
《國語辭典》:没收(沒收)  拼音:mò shōu
强制将私有物充公,称为「没收」。如:「没收财产」。
《國語辭典》:宪罚(憲罰)  拼音:xiàn fá
周代最轻的市刑。以文书公布于市街,以示惩罚。《周礼。地官。司市》:「市刑,小刑宪罚,中刑徇罚,大刑扑罚。」
《漢語大詞典》:水禁
有关河川方面的禁令。周礼·秋官·萍氏:“掌国之水禁。” 郑玄 注:“水禁,谓水中害人之处及入水捕鱼鳖不时。” 贾公彦 疏:“水中害人之处,或有深泉、洪波、沙虫、水弩。云‘捕鱼鳖不时’者,案《月令》,春、秋及冬取鱼,夏不合取鱼,夏取则不时,故云不时皆禁之也。”
分類:河川禁令
《漢語大詞典》:辟禁
刑法禁令。史记·秦始皇本纪:“今天下已定,法令出一,百姓当家则力农工,士则学习法令辟禁。” 汉 贾谊 新书·先醒:“会诸侯于 汉阳 ,申天子之辟禁,而诸侯説服。”
《漢語大詞典》:破禁
破坏或违反禁令、戒条。 清 昭槤 啸亭杂录·李恭勤公:“公官总督数年,未尝宴一客。 成都 将军新蒞任,公思不为置酒则大恝,置则破禁。”
《漢語大詞典》:曲禁
造曲制酒的禁令。新五代史·杂传·孔循:“因詔天下除麴禁,许民得造麴。”
分類:禁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