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以售其技  拼音:yǐ shòu qí jì
用来施展他的手段。唐。柳宗元〈送娄图南秀才游淮将入道序〉:「偷一旦之容以售其技,吾无有也。」也作「以售其奸」。
《国语辞典》:拔地倚天  拼音:bá dì yǐ tiān
形容高大或气势的雄伟。唐。孙樵〈与王霖秀才书〉:「譬玉川子月蚀诗,杨司成华山赋,韩吏部进学解,冯常侍清河壁记,莫不拔地倚天,句句欲活。」也作「拔地参天」。
《国语辞典》:辞丰意雄(辞丰意雄)  拼音:cí fēng yì xióng
辞藻丰富,意气雄健。宋。欧阳修〈答吴充秀才书〉:「非夫辞丰意雄,霈然有不可禦之势,何以至此?」
《漢語大詞典》:发魁(發魁)
指乡试中了经魁。 明 代科举制度,秀才应乡试,取中的称为举人,除第一名称为解元外,第一名至第五名(即《五经》中每一专经的第一名)都称经魁。警世通言·钝秀才一朝交泰:“此位是本县大名士,你只看他今科发解,还是发魁?”警世通言·钝秀才一朝交泰:“﹝ 马任 ﹞明春就考了监元,至秋发魁。”参见“ 经魁 ”、“ 发解 ”。
《漢語大詞典》:还魂秀才(還魂秀才)
指本已落第,重考而被录取的秀才。 宋 方勺 泊宅编卷八:“ 天禧 二年, 开封 解榜出,有 廖復 者被黜,率众诣鼓院,诉有司不公。朝廷差 钱惟演 等重考,取已落者七十餘人。 復 亦预荐,时号还魂秀才。”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事部二》:“ 宋 初举人被黜,犹得击登闻鼓声寃,上命重试必多见收,当时谓之还魂秀才。”
《漢語大詞典》:案友
明 清 时,称和自己同一年考取秀才的人为案友。《歧路灯》第九七回:“ 簣初 只得让案友吃酒。”
《漢語大詞典》:惫衿(憊衿)
惫赖秀才。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莅任·忍性气》:“在 郯 有劣衿某者,以本社民粮百餘金,悉为包揽……某之父亦惫衿也。”
分類:秀才
《漢語大詞典》:斑特处士(斑特處士)
牛的别名。太平广记卷四三四引 唐 裴铏 《传奇·宁茵》谓 唐 大中 年间有 宁茵 秀才假大僚庄于南山下,因夜风清月朗,吟咏庭际,俄闻扣门声,称桃林斑特处士相访, 茵 开门延入,言谈间,又闻扣门声,曰南山斑寅将军奉谒, 茵 亦延入,饮酒赋诗,大醉而别。及明,视门外唯有牛踪虎迹而已。
《國語辭典》:气杀钟馗(氣殺鍾馗)  拼音:qì shā zhōng kuí
相传唐人钟馗考取状元,皇帝嫌其貌丑而不任用,钟馗愤而自刎。后以「气杀钟馗」比喻愤怒而脸色难看。如:「上司这般不合理的要求,真是气杀钟馗,简直逼我走人。」
《國語辭典》:盛宣怀(盛宣懷)  拼音:shèng xuān huái
人名。(西元1845~1916)字杏孙,清江苏武进人。清末,辅佐李鸿章创办招商局、电报局、开平煤矿、汉冶萍煤铁矿等事业。累官至邮传部尚书,宣统三年主张铁路国有,发生四川保路惨案,为武昌起义的导火线。民国成立后退居上海,仍经营实业。
《漢語大詞典》:竖旗杆(豎旗杆)
科举时代,秀才成为贡生以后,在宗祠或家宅前面竖根旗杆,以示荣耀。儒林外史第五回:“想起还是前年出贡竖旗杆,在他家扰过一席。”
《漢語大詞典》:烂黄齑(爛黄虀)
比喻秀才的酸腐无用。 元 关汉卿 《金线池》第二折:“闻得母亲説,他是烂黄虀,如今又缠上一个粉头,道强似我的多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