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秀才  拼音:xiù cái
1.美才,才德俊秀之士。《史记。卷八四。屈原贾生列传。贾谊》:「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
2.科举时代科目之称。始于汉,后避光武讳改称茂才,唐与明经、进士并设科目,宋则凡应举者皆称秀才,明清专称入县学的生员。
3.书生的通称。如:「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
《漢語大詞典》:曲秀才
指酒。 明 冯时化 《酒史·酒考》:“世称酒曰麴生,亦曰麴秀才。”参见“ 麴生 ”。
分類:
《國語辭典》:曲生(麴生)  拼音:qú shēng
酒。宋。苏轼 泗州除夜雪中黄师是送酥酒诗二首之二:「欲从元放觅拄杖,忽有曲生来坐隅。」宋。陆游〈初春怀成都〉诗:「病来几与曲生绝,禅榻茶烟双鬓丝。」也称为「曲秀才」。
《漢語大詞典》:老秀才
明 代称从国子诸生中选出的优等人才。《明实录》卷一三七:“ 洪武 十四年六月赐国子生布帛各一匹,时於诸生中选才学优等聪明俊伟之士,得三十七人。命之博极羣书,讲明道德经济之学,以期大用。称之曰老秀才。”
《漢語大詞典》:穷秀才(窮秀才)
旧时泛指贫穷的读书人。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一本第二折:“量着穷秀才人情,则是纸半张。” 元 关汉卿 《拜月亭》第三折:“穷秀才几时有发跡?” 清 朱素臣 《翡翠园·自首》:“一个穷秀才屋里,饭饭没得吃拉厾,倒有铜钱买放!”
《國語辭典》:女秀才  拼音:nǚ xiù cái
1.誉称有文才、通经义、能诗文的女子。《辽史。卷一○七。列女列传。邢简妻陈氏》:「陈氏甫笄,涉通经义,凡览诗赋,辄能诵,尤好吟咏,时以女秀才名之。」
2.明代科举的科目名称。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补遗。卷一。宫闱。女秀才》:「凡诸宫女曾受内臣教习,读书通文理者,先为女秀才。递升女史,升宫官,以至六局掌印,则为清华内职,比外廷通显矣。」
《漢語大詞典》:武秀才
明 清 时代武生员的俗称。儿女英雄传第二四回:“又一个汉玉圈儿栓着个三寸来长的玳瑁胡梳儿,羖种羊帽四两重的红缨子,上头带着他那武秀才的金顶儿。” 郭沫若 《黑猫》二:“团长是旧有的团正,一位姓 黎 的武秀才。”参见“ 武生员 ”。
《漢語大詞典》:武生员(武生員)
明 清 时代,凡经过本省各级考试取入府、州、县学的武童生,通称武生员。习称武秀才。《清文献通考·选举二》:“文生员举人内愿就武场,武生员举人内愿就文场,应各听其考试。”
《漢語大詞典》:水秀才
昆虫名。似蚊而大,游于水面。 清 褚人穫 《坚瓠补集·禽虫名》:“ 滇 中有虫名水秀才。 杨升庵 《鷓鴣天》云:‘弹声林鸟山和尚,写字寒虫水秀才’……水秀才状似蚊而大,游泳水面,池中多有之。” 杜甫 《大历三年春白帝城放船将适江陵有诗四十韵》“雁儿争水马” 清 仇兆鳌 注:“ 方以智 物理小识云:水马能化蜻蜓。则水鳖耳,非四足之水秀才也。”
《漢語大詞典》:装秀才(裝秀才)
宋 金 杂剧院本中扮演青年书生的角色。相当于后世戏曲中的小生。 宋 周密 武林旧事·诸色伎艺人:“装秀才:花花帽 孙秀 、 陈斋郎 。”
《漢語大詞典》:真秀才
指 隋 杜正玄 。据隋书·文学传·杜正玄载: 正玄 年未弱冠,即以文章才辩见称。 开皇 末,举秀才,尚书试方略, 正玄 应对如响,下笔成章。时 林邑 献白鹦鹉, 杨素 令作赋,援笔立成,文不加点。“令更拟诸杂文笔十餘条,又皆立成,而辞理华赡。 素 乃嘆曰:‘此真秀才,吾不及也!’”
《國語辭典》:文选烂,秀才半(文選爛,秀才半)  拼音:wén xuǎn làn,xiù cái bàn
宋朝文坛看重文选一书,致使文人只专意此书,故时人以「文选烂,秀才半」称只须熟读一部文选,就可举秀才。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八:「国初尚文选,当时文人专意此书,……至庆历后,恶其陈腐,诸作始一洗之。方其盛时,士子至为之语曰:『文选烂,秀才半』。」
《漢語大詞典》:香火秀才
即奉祀生。不经科举考试,赐予秀才功名,以管理先祖祠庙的祭祀。 明 汤显祖 《牡丹亭·言怀》:“有箇朋友 韩子才 ,是 韩昌黎 之后,寄居 赵佗王臺 。他虽是香火秀才,却有些谈吐,不免随喜一会。”
《漢語大詞典》:秀才村
北史·李裔传:“﹝ 李愔 ﹞与从父兄 普济 并应秀才举,时人谓其所居为秀才村。”后因谓文人较为集中的居处为秀才村。 清 袁枚 《随园诗话补遗》卷九:“此五人者,离 随园 不过二三里,老人不负住秀才村,故録之,亦以勗其再进也。”
《國語辭典》:秀才人情  拼音:xiù cái rén qíng
秀才多以诗文书画为馈赠之物,所费无非纸笔而已。比喻菲薄的赠品。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二折》:「量著穷秀才人情只是纸半张。」《镜花缘》第三一回:「些须微物,不过略助雅兴,敝处历来猜谜都是如此。秀才人情,休要见笑。」
《漢語大詞典》:秀才人情纸半张(秀才人情紙半張)
谓秀才多以诗文、书画之类作为馈赠之物,所费无非纸张而已。借指馈赠的礼物非常菲薄。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一本第二折:“奈路途奔驰,无以相馈,量着穷秀才人情只是纸半张。”儒林外史第十四回:“我还有个主意,又合着古语説:‘秀才人情纸半张。’”亦省作“ 秀才人情 ”。 清 朱之瑜 《答奥村庸礼书》之十二:“外具湖笔、斗方贰种,真乃秀才人情而已。”
《漢語大詞典》:秀才人情纸半张(秀才人情紙半張)
谓秀才多以诗文、书画之类作为馈赠之物,所费无非纸张而已。借指馈赠的礼物非常菲薄。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一本第二折:“奈路途奔驰,无以相馈,量着穷秀才人情只是纸半张。”儒林外史第十四回:“我还有个主意,又合着古语説:‘秀才人情纸半张。’”亦省作“ 秀才人情 ”。 清 朱之瑜 《答奥村庸礼书》之十二:“外具湖笔、斗方贰种,真乃秀才人情而已。”
《漢語大詞典》:秀才耍
谓状貌斯文。《水浒传》第二八回:“小管营恁地时,却是秀才耍!倒教 武松 彆破肚皮,闷了怎地过得?”
分類:状貌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