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秃鹙
典故

《南史》卷五〈齐本纪下·废帝东昏侯〉~50~
帝在东宫,便好弄,不喜书学,明帝亦不以为非,但勖以家人之行,令太子求一日再入朝,发诏不许,使三日一朝。在宫尝夜捕鼠达旦,以为笑乐。明帝临崩,属后事,以隆昌为戒,曰:「作事不可在人后。」故委任群小,诛诸宰臣,无不如意。性讷涩少言,不与朝士接。欲速葬,恶灵在太极殿,徐孝嗣固争,得踰月。每当哭,辄云喉痛。太中大夫羊阐入临,无发,号恸俯仰,帻遂脱地,帝辍哭大笑,谓宦者王宝孙曰:「此谓秃鹙啼来乎。」
《國語辭典》:秃鹙(禿鶖)  拼音:tū qiū
1.动物名。鸟纲鹫形目。头颈皆无毛。状如鹤大,色苍灰,善与人斗,好啖蛇,性贪恶。也作「鵚鹙」。
2.后借以为讥笑秃发的人。《资治通鉴。卷一四一。齐纪七。明帝永泰元年》:「太中大夫羊阐入临,无发,号恸俯仰,帻遂脱地,帝辍哭大笑,谓左右曰:『秃鹙来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