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秋黄
草木至秋而枯黄。亦指秋天枯黄的草木。 汉 枚乘 《七发》:“秋黄之苏,白露之茹。” 唐 孟郊 《上达奚舍人》诗:“常恐众毁至,春叶成秋黄。”
《漢語大詞典》:严秋(嚴秋)
肃杀的秋天。 南朝 宋 鲍照 《代出自蓟北门行》:“严秋筋竿劲,虏阵精且彊。” 唐 顾况 《上古之什补亡训传十三章·陵霜之华》:“烈烈严秋,熙熙阳春。”
分類:肃杀秋天
《国语辞典》:秋茶  拼音:qiū chá
在夏茶后约一个月所采制的茶叶。台湾的部分茶区在秋天可采收两次,第一次采收的称为「秋茶」。
《漢語大詞典》:应金(應金)
谓与秋天相应。金,五行之一,于时为秋,故称。 宋 李宗谔 《清风》诗:“閒馆方廻暑,商飇乍应金。”
《漢語大詞典》:西候
(1).秋天的季候。 唐 王勃 《秋日别王长史》诗:“正悲西候日,更动北梁篇。”
(2).西边的亭站。旧时送别之处。 隋 尹式 《送晋熙公别》诗:“西候追 孙楚 ,南津送 陆机 。” 唐 杜甫 《秋日送石首薛明府》诗:“南征为客久,西候别君初。” 仇兆鳌 注:“候,亭也。”
《國語辭典》:小秋  拼音:xiǎo qiū
1.初秋。唐。许浑 送郑寂上人南行诗:「离怨故园思,小秋梨叶红。」
2.唐代刑部侍郎的别名。宋。洪迈《容斋四笔。官称别名》:「吏部郎为小选、为省眼,考功、度支为振行,礼部为小仪、为南省舍人,今曰南宫,刑部为小秋。」
3.稻麦于春季成熟,称为「小秋」。相对于秋天成熟而言。唐。元稹〈竞舟〉诗:「年年四五月,茧实麦小秋。」
《漢語大詞典》:小秋收
指秋收以后采收野生植物等生产活动。亦省作“ 小秋 ”。《人民日报》1982.3.27:“年终,饲养业收入1600多元,种植业收入236元,科研受奖80元,小秋收得77元,加上集体分的546元,满共2500多元。”
《國語辭典》:肃爽(肅爽)  拼音:sù shuǎng
古代的一种骏马。《左传。定公三年》:「唐成公如楚,有两肃爽马。」也作「骕骦」。
《漢語大詞典》:霜庭
(1).日月光照下的庭院。 南朝 梁 陆琏 《皇太子释奠》诗之七:“霜庭秀日,邃宇恬风。” 宋 苏轼 《浣溪纱·赠楚守田待制小鬟》词:“雾帐吹笙香嫋嫋,霜庭按舞月娟娟。”
(2).秋天的庭院。 唐 白居易 《秋寒》诗:“雪鬢年颜老,霜庭景气秋。”
《漢語大詞典》:爽节(爽節)
天高气爽的季节。指秋天。 南朝 齐 谢朓 《奉和随王殿下》诗之一:“渊情协爽节,咏言兴德音。” 隋炀帝 《与释智顗书》:“既乘爽节,因得顺风。去留之宜,事理咸会。” 唐 虞世南 《秋赋》:“观四时之代序,对三秋之爽节。”
《漢語大詞典》:苍术(蒼术)
多年生草本植物,秋天开白色或淡红色的花,嫩苗可以吃,根肥大,可入药。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一·术:“苍术,山蓟也,处处山中有之……根如老薑之状,苍黑色,肉白有油膏。”
《国语辞典》:奉蒸尝(奉蒸尝)  拼音:fèng zhēng cháng
蒸,冬天祭礼名。尝,秋天祭礼名。奉蒸尝指主持祭祀。为古时家庭主妇的重要职务。唐。白行简《李娃传》:「君当结媛鼎族,以奉蒸尝。」
《漢語大詞典》:秋势(秋勢)
秋天所表现出来的势态。 唐 罗隐 《武牢关》诗:“一壑暮声何怨望,数峯秋势自颠狂。”
《漢語大詞典》:晚果
秋天成熟的果实。 唐 耿湋 《秋晚卧疾寄司空拾遗曙卢少府纶》诗:“晚果红低树,秋苔緑徧墙。” 唐 张乔 《题友人草堂》诗:“深林收晚果,絶顶拾秋蔬。” 唐 李建勋 《小园》诗:“晚果经秋赤,寒蔬近社青。”
《漢語大詞典》:凉氛(涼氛)
(1).秋天清凉的雾气。 南朝 梁 萧晔 《奉和太子秋晚诗》:“凉氛散簟席,露色变林丛。” 唐 王翰 《赠唐祖二子》诗:“瑶觴滋白露,宝瑟凝凉氛。”
(2).借指秋季。 南朝 梁 何逊 《九日侍宴乐游苑》诗:“宸襟动时豫,岁序属凉氛。”
《漢語大詞典》:晚热(晚熱)
指秋天的暑热。 晋 王羲之 《杂帖》二:“秋日感怀深。得五日告,甚慰。晚热盛,君比可不迟復问。” 唐 白居易 《残暑招客》诗:“谁能淘晚热?闲饮两三盃。”
分類:秋天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