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迂直之计(迂直之计)  拼音:yū zhí zhī jì
孙子兵法里的一种作战方法。大意是距离敌人遥远,本是战争中的不利因素,但可藉此麻痹敌人,使敌人松懈,然后从间道出奇兵,给敌人以突然袭击,变迂曲为近直,转患为利的计策。见《孙子。军争》。简称为「迂直」。
《国语辞典》:沙嗲  拼音:shā diē
1.一种由沙茶及椰油为作料的烤肉串,流行于南洋一带。
2.一种作料,即沙茶。潮州人茶念作「嗲」。
《国语辞典》:保护作物(保护作物)  拼音:bǎo hù zuò wù
两种作物同时栽培在一亩田内,其中一种作物能保护另一种,并促进其生长良好,免受损害者,称为「保护作物」。
《国语辞典》:动态平衡(动态平衡)  拼音:dòng tài píng héng
在一个系统中,有几种作用同时影响这个系统,但是系统的总状态却不随时间而改变。如在大自然的群聚中,生态系非常稳定,生物与气候、土壤等因子间保持的平衡状态,便是一种动态的平衡。
《国语辞典》:喷洒机(喷洒机)  拼音:pēn sǎ jī
利用水压使喷射嘴自动旋转并喷水的一种作业机。
《漢語大詞典》:伏击战(伏擊戰)
用埋伏的兵力突然袭击敌人的一种作战方式。 姚雪垠 《李自成》第一卷第十二章:“这次 李自成 伏击战虽然获得成功……但农民军也死了二三十人。”
《漢語大詞典》:回茬
同种作物在正茬收获后复种的那一茬。如:时间不等人,必须抓紧时机种好回茬作物。
《漢語大詞典》:滚木
一种作战防御用的圆木。从城上、山上推滚下去杀伤进攻的敌人。明史·韩雍传:“贼魁 侯大狗 等大惧,先移其累重於 桂州 横石塘 ,而立栅南山,多置滚木、礧石、鏢鎗、药弩拒官军。” 吴先恩 《难忘的岁月》:“我们坚守城楼,架起 太平天囯 留下的土炮,用罐子装上石灰,设上滚木、擂石,跟反革命搏斗。”
《漢語大詞典》:茬口
(1).在同一块土地上轮栽作物的种类和次序。《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红星集体农庄的远景规划》:“由于农庄内村庄分散,道路弯曲,地块零乱、不规则,不但影响了拖拉机的耕种效率,而且茬口很难实行合理轮换,影响作物的产量。”
(2).当口;机会。 魏巍 《东方》第六部第十二章:“ 齐大夯 见是个茬口,也接着温声细语地说:‘什么工作也是一样。’”
(3).指某种作物收割以后的土壤。如:西红柿茬口壮,种白菜很合适。
《漢語大詞典》:七筴
七种作交易媒介用的宝物。
《漢語大詞典》:平行作业(平行作業)
在同一施工场所,使尽可能多的工种在相互配合、相互制约的条件下同时进行各种作业。
《漢語大詞典》:康拜因
英语combine的译音。能一次同时完成几种作业的组合式采收机器。特指联合收割机。
《国语辞典》:滤波(滤波)  拼音:lǜ bō
容许特定频率范围信号通过,并有效滤除其馀信号的一种作为。
《漢語大詞典》:轮歇地(輪歇地)
即休闲地。在一定时期内不种作物,但仍进行管理,借以休养地力的耕地。
分類:种作管理
《漢語大詞典》:连茬(連茬)
在一块田地上连续栽种同一种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