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五甲
宋 代科举考试自一至五等称“五甲”。一甲赐进士及第并文林郎;二甲赐进士及第并从事郎;三、四甲进士出身;五甲同进士出身。 宋 刘昌诗 《芦浦笔记·仙卜》:“閲三年有旨降五甲,岂非前定乎?”参阅宋史·选举志二
《漢語大詞典》:次题(次題)
清 代科举考试八股文,按规定要从“四书”中截词或短句出三个题目,其第二道试题,称“次题”。《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二回:“ 继之 告诉了我,我便代他拟作了一个次题、一首诗。”
《漢語大詞典》:对义(對義)
旧时科举考试科目之一。从儒家经籍中摘句为题,考生根据经义解题作文。 宋 俞文豹 吹剑录外集:“ 晦庵 省试,经题出‘刚中而应’,连案者云:‘此句凡七出。’先生嘿数止五出,乃据所记对义。”资治通鉴·后汉隐帝乾祐二年“有举人呼噪於贡院门” 元 胡三省 注:“其进士试诗、赋、文、策、帖经、对义。”
《國語辭典》:连捷(連捷)  拼音:lián jié
1.连胜,连传捷报。如:「我国棒球队参加世界杯锦标赛,一路连捷,荣获冠军。」
2.指科举时接连中举。如本年中举人,次年又中进士,便称「连捷」。《官话指南。卷二。官商吐属》:「原来老兄是连捷,实在是才高得很了。」《镜花缘》第五六回:「他们二位都是家学渊源,此去定然连捷。」
《漢語大詞典》:战文(戰文)
(1).以诗文相较量。 唐 裴度 李绅 等《刘二十八自汝赴左冯途经洛中相见联句》:“插羽先飞酒,交锋便战文。” 唐 刘禹锡 白居易 《乐天是月长斋遂为联句》:“持论峯峦峻,战文矛戟深。”
(2).指应科举考试。 唐 白居易 《与元九书》:“初应进士时,中朝无緦麻之亲,达官无半面之旧,策蹇步於利足之途,张空拳於战文之场。”
《漢語大詞典》:寄应(寄應)
谓在寄居地参加科举考试。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乡贡:“尔来乡贡渐广,率多寄应,故不甄别於榜中。”续资治通鉴·宋太祖开宝五年:“己巳,詔:‘诸道举人,自今并於本贯州府取解,不得更称寄应。’”
《漢語大詞典》:殿举(殿舉)
科举考试中,因文理纰缪或犯规、舞弊等,罚停考若干科,称“殿举”。宋史·选举志一:“﹝ 乾德 元年﹞定诸州贡举条法及殿罚之式:进士‘文理紕繆’者殿五举,诸科初场十‘不’殿五举,第二、第三场十‘不’殿三举,第一至第三场九‘不’并殿一举。殿举之数,朱书于试卷,送中书门下。”
《國語辭典》:八股  拼音:bā gǔ
1.明、清科举时所规定的文章格式。参见「八股文」条。
2.讽刺言行比较刻板、不知变通。如:「八股的作风」、「八股的教条」。
《漢語大詞典》:供课(供課)
(1). 宋 代科举考试方式之一。 宋 赵昇 朝野类要·举业:“供课:州县学生分旬习试三场,各给册子供呈。上庠亦然。”
(2).学习课业。 宋 陆游 《晚春感事》诗:“稚子日长供课早,故人官达寄书稀。”
《漢語大詞典》:试律(試律)
(1).封建时代科举考试以律义为内容出试题,叫“试律”。新唐书·选举志上:“凡明法,试律七条、令三条,全通为甲第,通八为乙第。”宋史·选举志一:“八年,进士、诸科始试律义十道,进士免帖经。明年,惟诸科试律,进士復帖经。”
(2).即试帖诗。 严复 《救亡决论》:“超俗之士,厌製艺则治古文词;恶试律则为古今体。” 姚华 《论文后编》:“排律之长者,韵可累百,是为长排,短则六韵,试律用之。”参见“ 试帖诗 ”。
《漢語大詞典》:试帖诗(試帖詩)
诗体名。源于 唐 代,受“帖经”、“试帖”影响而产生,为科举考试所采用。其诗大都为五言六韵或八韵的排律,以古人诗句或成语为题,冠以“赋得”二字,并限韵脚。 清 代试帖诗,格式限制尤严,内容大多直接或间接歌颂皇帝功德,并须切题。 郭沫若 《李白与杜甫·杜甫的门阀观念》:“长达四十韵、四百字,故称其‘鲲鲸喷迢递’(有如长鲸大鲲,喷出的水气长远)。这是 唐 人应试诗的新形式,后人称为‘试帖诗’。” 鲁迅 《朝花夕拾·阿长与〈山海经〉》:“只有他书多,而且特别。制艺和试帖诗,自然也是有的。”
《漢語大詞典》:新桂
(1).新月。传说月中有桂树,因称。 唐 李贺 《房中思》诗:“新桂如蛾眉,秋风吹小緑。” 唐 李商隐 《题僧壁》诗:“蚌胎未满思新桂,琥珀初成忆旧松。”
(2).谓科举考试中式者。 唐 无可 《书事寄万年厉员外》诗:“文塲新桂茂,粉署旧兰崇。”参见“ 折桂 ”。
《國語辭典》:折桂  拼音:zhé guì
晋代郤诜曾以「桂林之一枝」对晋武帝比喻自己举贤良对策的才能,为天下第一。见《晋书。卷五二。郤诜传》。后人遂以折桂比喻科举及第。唐。温庭筠 春日将欲东归寄新及第苗绅先辈诗:「犹喜故人先折桂,自怜羁客尚飘蓬。」也作「攀桂」。
《漢語大詞典》:四甲
(1).指 宋 代科举考试殿试的第四等。宋史·选举志二:“﹝ 乾道 ﹞二年,御试,始推登极恩……第一甲赐进士及第并文林郎,第二甲赐进士及第并从事郎,第三、第四甲进士出身,第五甲同进士出身。”
(2).指五甲中的前四甲。宋史·选举志二:“上四甲能全中者取旨,第五甲射入上等注黄甲,餘升名次而已。”
《漢語大詞典》:买春钱(買春錢)
科举考试时代亲友给落选者提供的酒食费。云仙杂记·买春钱《承平旧纂·逢原记》:“进士不第者,亲知供酒肉费,号买春钱。”
《國語辭典》:中式  拼音:zhòng shì
1.符合规格。汉。桓宽《盐铁论。错币》:「吏近侵利,或不中式,故有薄厚轻重。」《东观汉记。卷一。世祖光武皇帝纪》:「又旧制上书,以青布囊素裹封,书不中式不得上。」
2.科举时代考试及格。《明史。卷七○。选举志二》:「三年大比,以诸生试之直省,曰乡试。中式者为举人。」《清史稿。卷八九。礼志八》:「顺治初,会试中式举人集天安门考试。」
《国语辞典》:粉袍  拼音:fěn páo
唐代科举考试未及第的士子,皆穿白衣,称为「粉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