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宇文贽 朝代:北周

人物简介

简介
宇文贽,表字乾信,宇文邕北周武帝子。初封秦国公。建德三年(574年),进爵为王。因兄长太子宇文赟失德,内史中大夫王轨曾劝武帝改立秦王为太子。但宇文赟没有被废,并继位为周宣帝。宇文衍静帝大象二年(580年)五月二十六日,进上柱国。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19—756 【介绍】: 即杨太真。唐蒲州永乐人,小字玉环。蜀州司户参军杨玄琰女。姿质丰艳,善歌舞,通音律,智算过人。始为玄宗子寿王李瑁妃。后入宫进见,玄宗纳之。天宝四载进册贵妃。其三姊分封韩国、虢国、秦国夫人,堂兄杨国忠操纵朝政。十四载,安禄山以诛国忠为名叛乱,随玄宗西逃蜀中,至马嵬驿,禁军大将陈玄礼密启太子李亨,请诛国忠父子。又迫玄宗与妃诀,遂缢死于佛室,葬于驿西道侧。
词学图录
玄宗贵妃杨玉环亦能词,有《阿那曲》云:"罗袖动香香不已,红蕖袅袅秋烟里。轻云岭上乍摇风,嫩柳池塘初拂水。"
李从敏 朝代:五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98—951 【介绍】: 五代时代州崞县人,字叔达。后唐明宗犹子。善骑射,多谋。从李存勖(庄宗)灭后梁,累迁捧圣都将。后为成都军马步军都指挥使。从李嗣源(明宗)平王都之叛,为成都军节度使,封泾王。历仕后晋、后汉,官终西京留守,封秦国公。后周初,以病卒。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98—946 【介绍】: 五代时深州博野人。李茂贞长子。后唐庄宗时,累官凤翔节度使。明宗末,移镇汴州。闵帝应顺元年,李从珂起兵岐下,尽取从曮家财器仗,以助军需。将校士卒拥从珂为后唐主,是为末帝。末帝清泰元年,从曮复为凤翔节度使,封秦国公。入后晋,封岐王、秦王。善书画笔札。性柔和,左右或有过,未尝笞责。先人有田千顷,竹千亩,恐夺民利,不令理之,为岐阳父老所重。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12—986 【介绍】: 宋怀州河内人,字星民。初名训,避后周恭帝讳改今名。少倜傥负气,在后周屡立勋绩,仕至检校太师、河南尹、西京留守。宋初加兼侍中,封谯国公。为河南尹十余年,专治园林第舍,以纵情酒色,政务废弛,移镇安州。太平兴国初授左卫上将军,封秦国公。
《漢語大詞典》:温凉玉斝(温涼玉斝)
传说 秦国 的宝物。杯中饮料的冷热随人而宜。 明 汤显祖 《牡丹亭·谒遇》:“这是 靺鞨 柳金芽,这是温凉玉斝,这是吸月的蟾蜍,和阳燧、冰盘化。”亦称“ 温凉玉盏 ”。 明 无名氏 《临潼斗宝》第三折:“俺 秦国 寳物,乃是四季温凉玉盏,随人所愿,要温者自温,要凉者自凉。”
《国语辞典》:谏逐客书(谏逐客书)  拼音:jiàn zhú kè shū
文章名。秦李斯作。韩国的水利专家建议秦国修建灌溉渠道,以耗费秦国的人力财力,而阻止秦国攻击其他各国,其后秦始皇发现此阴谋,遂下令驱逐留在秦国的外国人。李斯本楚人,时在秦为客卿,亦被逐。乃上此书,指出对客卿不应一概排斥,否则必不利于秦。书既上,秦始皇乃除逐客令。
《国语辞典》:秦穆杀三良(秦穆杀三良)  拼音:qín mù shā sān liáng
秦穆公死,以秦国三位贤臣殉葬,百姓们为此感到哀伤。典出《左传。文公六年》。后以比喻独夫的残暴,并藉此颂扬贤臣的品德。《文选。王粲。咏史诗》:「自古无殉死,达人共所知。秦穆杀三良,惜哉空尔为。」
《国语辞典》:长平之战(长平之战)  拼音:cháng píng zhī zhàn
战国时秦国在长平(今山西高平)大败赵国的战役。秦昭王四十五年(西元前262),秦攻赵,赵将廉颇坚守长平三年,秦不能胜。后赵中秦的反间计,改用赵括为将。秦将白起再用诈败之计,诱杀括,活埋赵降卒四十馀万。自此合纵瓦解,六国无力抗秦。
《国语辞典》:悲犬咸阳(悲犬咸阳)  拼音:bēi quǎn xián yáng
李斯本为秦国宰相,后为赵高所害,将腰斩于咸阳时,对他的儿子说:「我再想和你牵著黄猎犬,出上蔡东门去打猎,还有这种可能吗?」于是父子相对而泣。见《史记。卷八七。李斯列传》。后以此语感慨人世变幻,生死无常。明。周朝俊《红梅记》第二四折:「你道英也么雄,下场头一场春梦!悲犬咸阳总是空。」
《國語辭典》:朝秦暮楚  拼音:zhāo qín mù chǔ
1.秦和楚为战国时代的两大国,夹处其间的韩、赵、魏等国,时而事秦,时而事楚,反覆变化。后因以朝秦暮楚比喻人心反覆无常。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一七。姑妄听之三》:「尔我家三世奴,岂朝秦暮楚者耶?幼主妄行当劝戒,不从,则当告主人。」《精忠岳传》第三一回:「杨虎朝秦暮楚,是个反覆小人。」也作「暮楚朝秦」。
2.早上还在秦国,晚上却已在楚国。比喻行踪不定,四处飘泊。宋。晁补之〈北渚亭赋〉:「托生理于四方,固朝秦而暮楚。」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二九出:「烽烟满郡州,南北从军走;叹朝秦暮楚,三载依刘。」
《漢語大詞典》:秦筝赵瑟(秦筝趙瑟)
秦国 的筝和 赵国 的瑟。泛指名贵的乐器。 南朝 宋 鲍照 《代白紵舞歌词》之二:“雕屏匼匝组帷舒, 秦 筝 赵 瑟挟笙竽。”
《漢語大詞典》:侨终蹇谢(僑終蹇謝)
郑国 子产 (名 侨 )与 秦国 蹇叔 俱为 春秋 时名贤。因以“侨终蹇谢”称贤者之死。文选·沈约〈齐故安陆昭王碑文〉:“岂唯 侨 终 蹇 谢,兴謡輟相而已哉!” 吕延济 注:“ 侨 、谓 子产 也; 蹇 ,谓 蹇叔 也;终、谢,皆死也。 子产 死, 郑 人兴歌曰:‘我有子弟, 子产 诲之;我有田畴, 子产 殖之。 子产 而死,谁其嗣之?’此则兴謡也。 秦 相 蹇叔 死, 秦 人皆輟舂而思忆之。相,送杵声也。”
分類:子产秦国
《漢語大詞典》:商鞅量
战国 时 秦国 量器。青铜制。 秦孝公 十八年(公元前344年) 商鞅 变法时所造标准量器。铭文三十二字,容积为202.15毫升。
《國語辭典》:三户亡秦(三戶亡秦)  拼音:sān hù wáng qín
楚国虽为暴秦所灭,但汇合楚国遗民之力,也能灭亡秦国。语本《史记。卷七。项羽本纪》:「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也。」比喻只要有决心,力量虽小,终会取胜。宋。苏轼〈竹枝歌〉:「三户亡秦信不虚,一朝兵起尽欢呼。」
《漢語大詞典》:三户
(1).三户人家。极言人数之少。史记·项羽本纪:“自 怀王 入 秦 不反, 楚 人怜之至今,故 楚南公 曰:‘ 楚 虽三户,亡 秦 必 楚 也。’” 裴骃 集解引 臣瓒 曰:“ 楚 人怨 秦 ,虽三户犹足以亡 秦 也。”一说,指 楚 之 昭 、 屈 、 景 三大姓。见 司马贞 索隐引 韦昭 说。后人多指“三户人家”。 唐 李商隐 《楚宫》诗:“但使故乡三户在,綵丝谁惜惧长蛟?” 明 高启 《次韵过建平县》:“县虽三户小,地僻罢兵防。”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二:“当 吴三桂 拒命之时,彼已手戮 桂王 ,断不得称 楚 之三户。” 柳亚子 《赠李瑞熙》诗:“袖底 田郎 诗讖壮,好凭三户赶豺狼。”
(2).地名。在今 河南 淅川县 境。左传·哀公四年:“ 蛮子 听卜,遂执之,与其五大夫,以畀 楚 师于 三户 。” 杜预 注:“ 三户 ,今 丹水县 北 三户亭 。”
(3).古 漳水 上的一个渡口。在今 河北 磁县 境内。史记·项羽本纪:“ 项羽 使 蒲将军 日夜引兵度 三户 ,军 漳 南,与 秦 战,再破之。” 裴骃 集解:“ 服虔 曰:‘ 漳水 津也。’ 张晏 曰;‘ 三户 ,地名,在 梁淇 西南。’ 孟康 曰:‘津峡名也,在 鄴 西三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