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简介
燕国长公主(?-973年),宋宣祖赵弘殷之女,母昭宪太后杜氏,宋太祖同母妹。开始嫁给米福德,米福德去世。宋太祖即位,建隆元年(960年),封妹妹为燕国长公主,再嫁忠武军节度使高怀德,赐府第于兴宁坊。开宝六年(973年)十月去世,宋太祖临丧而哭,废朝五日,赐谥号恭懿。宋真宗追封大长公主。元符三年(1100年),改秦国大长公主。政和四年(1114年),改封恭懿大长帝姬。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19—965 【介绍】: 五代时后蜀国君。字保元,初名仁赞。孟知祥第三子。知祥称帝,昶为东川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唐末帝清泰元年嗣位。大将李仁罕恃功骄横,昶于朝堂执杀之,满朝慑服。又取秦、凤、阶、成四州,尽有前蜀之地。在位三十年,适逢中原多故,以据险无事,遂奢侈淫靡,至以七宝饰溺器。宋太祖乾德三年降宋,俘至京师,拜检校太师兼中书令,封秦国公。旋卒,谥恭孝。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919—965 字保元,初名仁赞,邢州龙岗(今河北邢台)人。后蜀高祖孟知祥第三子,明德元年(934)继位,史称后主。在位32年,奢侈无度,然好学能文。广政二十八年(965)国亡,降宋,封秦国公,其年卒。生平见新、旧《五代史》本传。《全唐诗》存诗1首。
唐诗汇评
孟昶(919-965),初名承赞,字保元,邢州龙冈(今河北邢台)人,蜀主知祥第三子。后蜀明德二年(935)嗣位,在位二十八年,国亡降宋,封秦国公,卒,谥恭孝。《全唐诗》存诗一首。
词学图录
孟昶(919-965 )五代后蜀国君,初名仁赞,字保元。孟知祥第三子。
全唐文·卷一百二十九
昶字保元。初名仁赞。先主第三子。起家西川节度行军司马。先主称号。进检校太保东川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先主殂。袭位。仍以明德纪元。五年改元广政。二十八年。宋师入成都。后主降。授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师兼中书令秦国公。越七日薨。年四十七。赠尚书令。追封楚王。谥恭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29—988 【介绍】: 五代吴越国君。钱元瓘第九子。字文德,初名弘俶。胡进思既废俶兄钱倧,即迎俶为吴越国王。卑事后汉、后周。助宋太祖平江南。太宗太平兴国三年纳所据两浙十三州之地归宋,封淮海国王,后累封邓王。在位三十年。卒谥忠懿。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929—988 字文德,原名弘俶,杭州临安(今浙江临安)人。吴越文穆王钱元瓘第九子。开运四年(947),出镇台州。乾祐元年(948)初,即吴越国王位。在位30年,保土安民,恭事中朝,两浙颇为安宁。曾先后助后周世宗、宋太祖攻南唐。开宝九年(976)入宋朝觐,逾月而归。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978),纳土归宋。宋封为淮海国王,又改封汉南国王、南阳国王、许王、邓王。卒谥忠懿。新、旧《五代史》及《宋史》有传。钱俶善草书,喜吟咏。有《政本集》10卷,已佚。《全唐诗》存诗1首。另《吴越钱氏传芳集》、《四明尊者教行录》等书尚存诗14首,《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全唐诗续补遗
弘俶,字文德,元瓘第九子。内牙统军使胡进思等废兄弘倧,迎弘俶嗣吴越国王。历汉、周,累授天下兵马大元帅,凡三十五年。太平兴国三年,纳疆土归宋。历封淮海国王、汉南国王、南阳国王、许王,徙封邓王。雍熙四年(一作端拱元年)卒,年六十,追封秦国王,谥忠懿。著有《政本集》十卷,陶谷为之序。
全唐文·卷一百三十
俶字文德。文穆王第九子。晋天福四年除内牙诸军指挥使。开运四年出镇台州。是年忠献王薨。弟宏倧袭位。内牙统军使胡进思废宏倧。迎俶立之。汉乾祐二年授东南面兵马都元帅镇海镇东等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师中书令杭州越州大都督上柱国吴越国王。三年加守尚书令。周显德中加天下兵马都元帅。宋建隆元年进授天下兵马大元帅。太平兴国三年再朝京师。遂上表纳土。封淮海国王。雍熙元年改封汉南国王。出为武胜军节度使。寻改封南阳国王。表辞国王。改封许王。端拱元年徙封邓王。八月薨。年六十。追封秦国王。谥忠懿。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66—1007 【介绍】: 宋真宗后。太原人。郭守文女。太宗淳化四年为真宗聘之,封鲁国、秦国夫人。真宗嗣位,立为皇后。谦约惠下,性恶奢靡。族属入谒禁中,服饰华侈,必加戒勖。有以家事求言于上者,后终不许。为真宗所礼重。卒谥庄穆,改谥章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63 【介绍】: 契丹名孛吉只。辽圣宗次子。封秦国王。圣宗死,钦哀皇后谋立重元,重元以告兴宗。帝益重之,封为皇太弟,知元帅府事。道宗立,册为皇太叔,为天下兵马大元帅。清宁末,其子涅鲁古与同党谋反,兵败。重元知失计,遂自杀。
赵叔牙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二九一四
赵叔牙,廷美后裔,克愉子。元祐四年以右金吾大将军、泽州防禦使封秦国公。元符三年追封廷美为魏王,叔牙改封魏国公。见《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三三,《宋会要辑稿》帝系五之九,《宋史》卷二四四《宗室传》一。
向氏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三九七四
向氏(一○八九——一一五一),开封(今河南开封)人,子章女,刘光世妻。历封济阳郡君、魏国夫人、秦国夫人。晚以二子登朝,进封魏国太夫人。绍兴二十一年十二月卒,年六十三。见《苕溪集》卷五○《宋故魏国太夫人向氏墓志铭》。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四一五○
秦国康懿长公主(?——一一六四),哲宗第三女。绍圣四年六月封康懿公主,元符三年二月封嘉国,大观二年二月改封庆国,政和元年二月改韩国,下嫁左卫将军潘正夫。三年闰四月改封淑慎帝姬。建炎初,复公主号,封吴国。孝宗即位,于绍兴三十二年八月封为秦国大长公主。隆兴二年卒。见《宋史》卷二四八本传,《宋会要辑稿》帝系八之三二。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26 【介绍】: 宋嘉兴华亭人,徙居平江昆山,字清叔,号后乐居士、西园居士。卫季敏子。孝宗淳熙十一年进士第一。与朱熹友善。宁宗开禧初,累迁御史中丞。三年,参与谋诛韩侂胄,除签书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后为丞相史弥远所忌,罢知潭州。卒谥文穆,改谥文节。有《后乐集》。
全宋诗
卫泾(一一六○~一二二六),字清叔,初号拙斋居士,改号西园居士,昆山(今属江苏)人。孝宗淳熙十一年(一一八四)进士,授添差镇东军签判。十四年,除秘书省正字。光宗即位,因应诏上书激切,出提举淮东、浙东二路。宁宗庆元初,召为尚书郎,以起居舍人假工部尚书使金,还,除沿海制置使,以言者论罢。返乡于石浦辟西园,名后乐,因改号后乐居士。开禧元年(一二○五),召为中书舍人兼直学士院,累迁礼部尚书、御史中丞、签书枢密院事、参知政事。嘉定元年(一二○八),为史弥远所搆,出知漳州,历知隆庆府、福州。理宗宝庆二年卒。有《后乐集》七十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二十卷。事见《宋历科状元录》卷六,《至正昆山郡志》卷四、明正德《姑苏志》卷五一有传。 卫泾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全宋文·卷六六一二
卫泾(一一五五——一二二六),字清叔,号拙斋居士,晚号西园居士,秀州嘉兴(今浙江嘉兴)人,后徙苏州昆山(今江苏昆山),季敏子。淳熙十一年状元及第。十四年,除秘书省正字。光宗立,除著作佐郎,迁著作郎,兼司封郎官。寻出为淮东提举,改浙东。庆元初,召为尚书右司郎官,为吏部员外郎。三年,以起居舍人假工部尚书使金,还为起居舍人兼实录院检讨官。以言者论罢,居家几十年。开禧元年召还,历任太常少卿、中书舍人,兼直学士院,除吏部侍郎、兼侍读,为礼部尚书。三年十一月拜御史中丞,签书枢密院事,除参知政事。嘉定元年,兼太子宾客。寻以资政殿学士出知潭州,遂一知福州,再知隆兴府。十七年,除资政殿学士致仕,宝庆二年八月卒,赠太师,追封秦国公,赐谥文穆,改谥文节。泾立朝敢言,尝曰「官爵自有定分,名论千古不磨」,诛韩侂胄,其力为多。后终为史弥远所忌,罢归。取范仲淹「后乐」之语名其堂,遂以自号。见《宋会要辑稿》选举二之二四、选举二一之四、选举二一之九、选举二二之一三、礼四九之七○、礼四九之八六、职官六之七二、职官七四之三○、职官七八之六七、食货二八之三八、刑法六之四四,《南宋翰苑题名记》,《宋史》卷三七至三九《宁宗纪》、卷二四三《恭圣仁烈杨皇后传》、卷二一三《宰辅表》四,《宋史翼》卷一五及本集。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秦维正,字国祥,号起山,行名瑞五,秦观十世孙,世居武进新塘秦村,少失怙,艰阻备尝。游锡邑,鸿禧监簿王野舟先生见赏之,遂妻以女,公念始祖淮海先生墓在锡,因占籍无锡。为锡山秦氏始迁人。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秦侃,字文和,一字国毅,号逸休,明无锡人。读书励节操,事精黄岐术,抄录秘方书、施药不倦。年五十一卒,著有《逸休吟稿》,今散失。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秦镒,字国重,号古岸,别号藕塘,明无锡人。瑞五公六世孙,弘治五年举人,授涿州学正,升瑞安知县,颇著惠政。历官南京刑部员外郎加授中宪大夫,卒年七十八岁,祀瑞安名宦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63—1541 【介绍】: 明常州府无锡人,字国和,号乐易,自号类樗子。弘治十七年举人。性平直。母疾痿且瘖,镗以意揣母所欲,亲自调护,十九年不懈。亲没,不复进取。嘉靖中授南京都察院都事。有《樗林摘稿》。
人物简介
秦镗(1466-1544),字国和,号乐易,无锡人,明弘治举人。有《樗林类稿》。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秦铨,字国衡,号止庵,明无锡人。弘治甲子举人,任广东市舶司提举,署香山连山两县事,升浙江台州府通判,著有《锡谷丛谈》、《读史闲评》、《春明笔弈》、《领海壮游》等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67—1544 【介绍】: 明常州府无锡人,字国声,号凤山。弘治六年进士。正德初,迁河南提学副使,改右参政。击败刘六部赵燧。九年,巡抚湖广,镇压桂阳瑶寨。嘉靖初,以争“大礼”忤帝旨。六年,自陈归。后再起为南京兵部尚书。卒赠少保,谥端敏。
黄鹤楼志·人物篇
秦金(1467—1544) 明代官员。字国声,号凤山。常州府无锡(今江苏无锡)人。明孝宗弘治六年(1493)进士,授户部主事,历官河南提学副使、山东布政使,正德九年(1514)以右副都御使湖广巡抚,官至户部尚书、工部尚书加太子太保,卒赠少保,谥端敏。为人平易,居官廉正。曾在黄鹤楼会友,作七古《黄鹤楼次李西涯阁老韵见寄》,后有多人唱和。又有七律《登黄鹤楼》。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国声,无钖人。弘治癸丑进士,累官太子太保南吏部尚书赠少保谥端敏有凤山诗槁
明诗纪事·丁签·卷六
金字国声,无锡人。弘治癸丑进士,授户部主事。历郎中,出为河南副使,迁参政,历山东布政使,以右副都御史巡抚湖广。入为户部侍郎,改吏部,擢南礼部尚书,就改兵部,入为户部尚书,乞归。起南户部尚书,召拜工部尚书,进太子少保、太子太保,再改南兵部。卒赠少保,谥端敏。有《凤山诗集》十卷。 (《碧山吟社志》:弘、正间,社会既辍之后,司徒凤山秦公归自留都,邀二泉邵公、心泉吕公、惠岩顾公、松阁顾公、藕塘秦公、石村陈山人结诗会山中,亦以碧山名社,然止就诸公之别墅,如二泉精舍、凤谷行窝、惠岩小筑,次第举会,盖亦慕修敬之风,而一寄意焉。)
维基
秦金(1467年—1544年),字国声,号凤山,直隶常州府无锡县(今江苏省无锡市)人,弘治癸丑进士,官至工部尚书、户部尚书。成化二十二年丙午科应天府乡试第六十二名举人,弘治六年(1493年)登癸丑科会试第一百四十四名,二甲三十二名进士,授户部福建司主事,历任户部员外郎、郎中,丁父忧归,起复原职。正德初年(1506年)升河南提学副使,改河南右参政,镇守开封,并在陈桥攻破赵燧。历任山东布政使,正德九年(1515年)升为右副都御史,巡抚湖广,平定贺璋、罗大洪、龚福全叛乱,因功增俸一级,入为户部右侍郎。明世宗即位,改为吏部侍郎,因言官论争,复为户部右侍郎,改左侍郎,署户部事。嘉靖二年(1523年)升为南京礼部尚书,上疏体恤百姓等建议,得到批准。不久改为南京兵部尚书。孙交去职后,召为户部尚书。大礼议事件中,反对世宗立生父为皇考。嘉靖六年(1527年)致仕,五年后,因举荐起用为南京户部尚书。召为工部尚书,加太子少保、太子太保,改任南京兵部尚书,致仕归。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卒,赠少保,谥端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