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积习(積習)  拼音:jī xí
1.长期形成的习惯。汉。蔡邕〈述行赋〉:「唐虞眇其既远兮,常俗生于积习。」
2.熟练、娴习。《文选。左思。魏都赋》:「剞劂罔掇,匠斲积习。」
《国语辞典》:积习成常(积习成常)  拼音:jī xí chéng cháng
长久习惯于某种情况而将其视为正常。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温水注》:「暑亵薄日,自使人黑,积习成常,以黑为美。」
《国语辞典》:积习成俗(积习成俗)  拼音:jī xí chéng sú
一种习惯久了即变成风俗。晋。申绍〈上疏陈时务〉:「宰相侯王,迭以侈丽相尚,风靡之化,积习成俗,卧薪之谕,未足甚焉。」
《分类字锦》:积习名教(积习名教)
唐书柳仲郢传元和末及进士第为校书郎牛僧孺辟武昌幕府有父风矩僧孺叹曰非积习名教安及此耶
《國語辭典》:积习难改(積習難改)  拼音:jī xí nán gǎi
长期形成的习惯难以改变。如:「他虽然想戒烟,却因积习难改,始终无法达成目标。」
分類:长期习惯
《國語辭典》:积习生常(積習生常)  拼音:jī xí shēng cháng
由已久的习惯而变成常规。《周书。卷一二。齐炀王宪传》:「积习生常,便谓法应须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