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移步换形
(1).移动脚步,情景也随之变换。形容景色变化多端。 清 戴名世 《雁荡记》:“大抵 雁荡 诸峯,巧通造化,移步换形。”
(2).比喻逐步起着变化。《扫迷帚》第二一回:“ 心斋 由 吴 返 镇 后,即以所得于 卞 汪 者,薰陶 徐 龚 ,渐渐移步换形。”
《漢語大詞典》:移船就岸
移动船身靠岸。比喻就范。红楼梦第九一回:“那 薛蝌 若有悔心,自然移船就岸,不愁不先到手。”《官场现形记》第五七回:“只要説得领事害怕,自然可望移船就岸。”
《漢語大詞典》:移的就箭
移动箭靶靠近箭。比喻曲意迁就。 唐 刘知几 史通·书志:“移的就箭,曲取相谐。”
《漢語大詞典》:移山拔海
移动山岳,拔起大海。形容力量巨大。 晋 葛洪 抱朴子·交际:“势力足以移山拔海,吹呼能令泥象登云。” 郭小川 《闪耀吧,青春的火光》诗:“让神话里的移山拔海的英雄在上空叹息?!”
《國語辭典》:移山倒海  拼音:yí shān dǎo hǎi
1.移动山岳,倒翻海水。《西游记》第三三回:「就使一个移山倒海的法术,就在行者背上捻诀,念动真言,把一座须弥山遣在空中,劈头来压行者。」
2.比喻法力高强,本领很大。《精忠岳传》第七八回:「他有移山倒海之术,手下有三千鱼鳞军,十分利害。」也作「倒海移山」。
3.形容气势的浩大。如:「海上怒潮汹涌,移山倒海而来。」
《漢語大詞典》:移山回海(移山迴海)
移动山岳,旋转大海。比喻竭尽全力,克服巨大困难。《南宫词纪·题情·琥珀猫儿坠》:“移山迴海,招赘相公宅。多就了除名烟月牌。”
《漢語大詞典》:移山竭海
移动山岳,使大海干竭。比喻力量巨大。云笈七籤卷三三:“力动乾坤,移山竭海。”
《漢語大詞典》:移山跨海
移动山岳,跨越大海。比喻力量巨大。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诸子:“列子有移山跨海之谈,《淮南》有倾天折地之説。”
《國語辭典》:移山填海  拼音:yí shān tián hǎi
1.移动山岳,填进大海。《孤本元明杂剧。八仙过海。楔子》:「俺众仙各施神通,移山填海,水尽枯乾,教你无处潜藏。」
2.比喻极度艰辛困难。
《漢語大詞典》:移山造海
移动山岳,造出大海。比喻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伟大力量和气魄。 朱德 《和何香凝主任〈农村〉原韵》之二:“移山造海志掀天,千万人民涌嚮前。” 秦牧 《花城·古董》:“那些移山造海的人们,几万、几万在劳动着,最多的时候曾经达十几万人。”
《漢語大詞典》:一动不动(一動不動)
形容毫不移动。 瞿秋白 《那个城》:“那些树影--沉沉的垂枝,一动不动覆着默然不语的大地。” 曹禺 《日出》第一幕:“ 白露 这时觉得背后悉索声,她立刻转身,那人影钉在那里,一动不动。”
《國語辭典》:星移物换(星移物換)  拼音:xīng yí wù huàn
星辰移动,事物改变。比喻时序的变迁,世事的更迭。金。邱处机〈水龙吟。昊天空阔初晴〉词:「百年随寿仕,寒来暑往,星移物换,得高眠昼。」明。梅鼎祚《玉合记》第三四出:「千难万难,早归来星移物换。」也作「物换星移」。
《國語辭典》:斜面  拼音:xié miàn
力学上指倾斜的平面。是一种简单机械,当物体向上移动时,斜面较直上省力,斜面越长,越省力。
《国语辞典》:拿不起来(拿不起来)  拼音:ná bù qǐ lái
1.无法用手移动或提起。如:「这个零件有安全装置,没有解除设定是拿不起来的。」
2.比喻不能胜任或支配。如:「这人虽身为会长,却一件事情都拿不起来。」
《国语辞典》:平移断层(平移断层)  拼音:píng yí duàn céng
地质学上指断层沿著断层面水平移动。由断层面的前方侧向左方相对移动者为左移,反之向右方相对位移者为右移。断层的规模大小不等,小的只有几公分,大的可到几十公里,而平移断层可以达到好几百公里。断层面有时为单一明显的破裂面,有时由凝断层面共构成为一破碎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