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天網恢恢,疎而不漏)
谓天道如大网,虽稀疏却无有漏失。比喻作恶者逃不出上天的惩罚。语出老子:“天网恢恢,疎而不失。”《醒世恒言·十五贯戏言成巧祸》:“众人齐发起喊来道:‘是天网恢恢,疎而不漏,你与小娘子杀了人,拐了钱财,盗了妇女,同往他乡,却连累我地方邻里打没头官司!’”红楼梦第六九回:“自古‘天网恢恢,疎而不漏’,天道好还。你虽悔过自新,新已将人父子兄弟致于麀聚之乱,天怎容你安生?”《冷眼观》第二一回:“那旗婆……希图讹诈银钱,谁知天网恢恢,疎而不漏,忽被那做现任 孝感 县知县 寇若準 当场察破。”
《漢語大詞典》:稀稀拉拉
(1).不起劲。秧歌剧《牛永贵挂彩》:“当伪军为了混饭吃,稀稀拉拉支应差事。”
(2).犹言零零落落。稀疏的样子。 郭澄清 《大刀记》开篇十一:“先是一道立闪,跟着一声炸雷;炸雷那隆隆的余音还没消逝尽,稀稀拉拉的大雨点子就落开了。”
《漢語大詞典》:稀稀落落
稀疏貌;稀疏冷落貌。 杨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十二章:“夜,虽然是年夜,拂晓之前,街上也已经行人稀少,只有昏暗的街灯,稀稀落落地照着马路上偶尔走过的行人。”
《漢語大詞典》:稀零零
极稀疏。 魏巍 《东方》第四部第九章:“他摸着几根稀零零的黄胡子轻蔑地一笑。”参见“ 稀疏 ”。
分類:稀疏
《國語辭典》:稀疏  拼音:xī shū
稀少疏落。《后汉书。卷五一。庞参传》:「三辅山原旷远,民庶稀疏。」《西游记》第五回:「只见那树上花果稀疏,止有几个毛蒂青皮的。」
《漢語大詞典》:稀剌剌
稀疏貌。 元 郑廷玉《忍字记》第二折:“我将这稀剌剌斑竹帘儿下,俺这里人静悄不喧譁。”
《国语辞典》:零零落落  拼音:líng líng luò luò
稀疏散乱的样子。《三国演义》第六四回:「又撞著尹奉、赵昂,杀了一阵,零零落落,剩得五六十骑,连夜奔走。」
《国语辞典》:冷冷落落  拼音:lěng lěng luò luò
稀疏没生气、不热闹的样子。如:「花园里的玫瑰花开得冷冷落落的。」《醒世姻缘传》第一一回:「计巴拉别了出来,那县里边也是冷冷落落的。」
《国语辞典》:羊痘  拼音:yáng dòu
一种羊的急性传染病。由病毒引起,症状是体温升高、鼻腔有浆液状分泌物、身上无毛或毛稀疏处长出水疱等。水疱变成脓疱,结痂脱落后有疤痕。
《国语辞典》:眉单(眉单)  拼音:méi dān
眉毛稀疏。《水浒传》第三七回:「面似银盆身似玉,头圆眼细眉单,威风凛凛逼人寒。」也作「单眉」。
《国语辞典》:单眉(单眉)  拼音:dān méi
眉毛稀疏。元。钟嗣成〈一枝花。生居天地间套〉:「争奈灰容土貌,缺齿重颏,更兼著细眼单眉。」也作「眉单」。
《漢語大詞典》:狗蝇胡子(狗蠅鬍子)
戏称极稀疏的胡须。儿女英雄传第三八回:“﹝他﹞脸上却又照戏上小丑一般,抹着个三花脸儿,还带着一圈儿狗蝇鬍子。”
《漢語大詞典》:暴乐(暴樂)
脱落稀疏貌。尔雅·释诂下:“毗、刘,暴乐也。” 郭璞 注:“谓树木叶缺落荫疏,暴乐。见。” 邢昺 疏:“木枝叶稀疏不均,为爆乐……《大雅·桑柔》云:‘捋采其刘。’ 毛 传云:‘刘,爆烁而希也。’” 清 梁绍壬 两般秋雨盦随笔·字音假借:“‘剥落’二字可作‘暴乐’。尔雅:‘毗、刘,暴乐也。’”
《漢語大詞典》:掉点儿(掉點兒)
方言。落下稀疏的雨点。 老舍 《龙须沟》第一幕:“我刚交了车,一看掉点儿了,我就往家里跑。”
《國語辭典》:东零西落(東零西落)  拼音:dōng líng xī luò
散乱零落。《群音类选。卷一二。桃园记。古城聚会》:「将恩义、惴然抛调,撇得俺弟兄每、东零西落。」也作「东零西乱」、「东零西散」。
《漢語大詞典》:蓬头历齿(蓬頭歷齒)
头发蓬乱,牙齿稀疏。形容人的老态。语本 战国 楚 宋玉 《登徒子好色赋》:“其妻蓬头挛耳,齞脣歷齿。” 北周 庾信 《竹杖赋》:“鹤髮鸡皮,蓬头歷齿。” 清 袁枚 新齐谐·穷鬼祟人富鬼不祟人:“凡作祟求祭者大率皆蓬头歷齿蓝缕穷酸之鬼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