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79,分26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5  6  7  8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尤甚
相当
不甚
近远
高深
更加
腾腾
万状
一定
几乎
得来
有余
高致
彻骨
不大
《国语辞典》:尤甚  拼音:yóu shèn
更加。用以表示程度更大、更严重。《文选。李密。陈情表》:「况臣孤苦,特为尤甚。」
《漢語大詞典》:相当(相當)
相宜。 北魏 贾思协 齐民要术·园篱:“必须稀穊均调,行伍条直相当。” 唐 张鷟 朝野佥载卷一:“夫人曰:‘寧可死,此事不相当也。’”评书《西门豹治邺》:“如果我在这里吃得太多,回头办事不相当,神仙是要恼怒的。”
分類:相当相宜
《國語辭典》:不甚  拼音:bù shèn
不很。如:「从我家到学校并不甚远。」《儒林外史》第一回:「塘边那一望无际的几顷田地,又有一坐山,虽不甚大,却青葱树木,堆满山上。」
分類:不甚程度
《漢語大詞典》:近远(近遠)
(1).指亲近或疏远的人。汉书·公孙弘传:“其性意忌,外宽内深。诸常与 弘 有隙,无近远,虽阳与善,后竟报其过,杀 主父偃 ,徙 董仲舒 胶西 ,皆 弘 力也。”
(2).近处和远处。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飒秣建国:“进止威仪,近远取则。其王豪勇,邻国承命。” 清 宋之绳 《梅花》诗:“漠漠冻云连近远,荒荒野月照清寒。”
(3).谓远近的程度。 晋 木华 《海赋》:“徒识观怪之多骇,乃不悟所歷之近远。”《敦煌变文集·李陵变文》:“ 李陵 问:‘火去此门近远?’左右报言:‘火去此间一里。’” 宋 陈克 《谒金门》词:“消息不知郎近远,一春长梦见。”
(4).偏义复词。谓远。 元 无名氏 《替杀妻》楔子:“不多近远有个员外,待要结义小人做兄弟。” 元 无名氏 《千里独行》楔子:“[ 张虎 云:] 张飞 言道, 曹丞相 军马,偌近远来到这里,人困马乏,他要今晚夜间,领兵来偷营刼寨。”
《國語辭典》:高深  拼音:gāo shēn
高与深、又高又深。多用于形容人学识的渊博或内在涵养深厚。如:「学问高深」。汉。卢谌 赠刘琨诗:「每凭山海,庶觌高深。」
《國語辭典》:更加  拼音:gèng jiā
越、愈,用于程度、数量上。《红楼梦》第一回:「想来这一段故事比历来风月故事更加琐碎细腻了。」
《國語辭典》:腾腾(騰騰)  拼音:téng téng
1.气体盛大上升的样子。如:「山中雾气腾腾,景物忽隐忽现。」
2.动作迟缓的样子。如:「就要来不及了,你还慢腾腾的收拾行李。」
3.旺盛的样子。如:「杀气腾腾」。
4.悠閒懒散的样子。唐。李中〈秋日途中〉诗:「信步腾腾野岸边,离家都为利名牵。」
5.拟声词。形容击鼓的声音。唐。元稹〈和李校书新题乐府。立部伎〉:「戢戢攒枪霜雪耀,腾腾击鼓风雷磨。」
《國語辭典》:万状(萬狀)  拼音:wàn zhuàng
极多的样子、状况。表示程度很深。《红楼梦》第一二回:「贾瑞直冻了一夜,今又遭了苦打,且饿著肚子,跪在风地里读文章,其苦万状。」
《國語辭典》:万分(萬分)  拼音:wàn fēn
极甚、非常。《老残游记》第七回:「再想写信,那笔砚竟违抗万分,不遵调度,只好睡了。」
《國語辭典》:一定  拼音:yī dìng
1.一经确定。《警世通言。卷四。拗相公饮恨半山堂》:「因他性子执拗,主意一定,佛菩萨也劝他不转。」
2.固定不变。如:「药量一定,不可乱增减。」三国魏。嵇康 声无哀乐论:「夫言非自然一定之物。五方殊俗,同事异号。」
3.必然。《儒林外史》第四七回:「你一定是送方老太太的!」《文明小史》第五○回:「倘然辞了他,跑到香港,一定被人耻笑,不如将就将就罢。」
4.相当的。如:「只要努力,必有一定的成效。」
《國語辭典》:几乎(幾乎)  拼音:jī hū
将近、差一点。《儒林外史》第五二回:「那知这一脚并不像踢到肉上,好像踢到一块生铁上,把五个脚指头几乎碰断。」《红楼梦》第一二回:「朔风凛凛,侵肌裂骨,一夜几乎不曾冻死。」也作「几几」。
《漢語大詞典》:得来(得來)
觅得,求得。《公羊传·隐公五年》“公曷为远而观鱼,登来之也” 汉 何休 注:“登读言得来。得来之者, 齐 人语也, 齐 人名求得为得来;作登来者,其言大而急,由口授也。”百喻经·见水底金影喻:“其父觅子,得来见子,而问子言:‘汝何所作,疲困如是?’”
助词。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面,表示达到某种程度或出现某种结果。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四:“女孩儿諕得来一团儿颤。”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四本第四折:“愁得来陡峻,瘦得来唓嗻。” 郭沫若 《棠棣之花》第三幕:“他是乐得养尊处优,胖得来,实在连走路都很艰难了。”参见“ 得 ”。
《國語辭典》:有馀(有餘)  拼音:yǒu yú
1.有零。《文选。扬雄。长杨赋》:「三旬有馀,其廑至矣,而功不图。」
2.有剩馀。《红楼梦》第五六回:「将此有馀,以补不足,未为不可。」
《國語辭典》:高致  拼音:gāo zhì
高尚的志趣。后比喻辞官退隐。《醒世恒言。卷二八。吴衙内邻舟赴约》:「话说南宋时,江洲有一秀才,姓潘,名遇,父亲潘朗曾做长沙太守,高致在家。」
《國語辭典》:彻骨(徹骨)  拼音:chè gǔ
透入骨髓。比喻深刻。唐。刘禹锡〈西山兰若试茶歌〉:「悠扬喷鼻宿酲散,清峭彻骨烦襟开。」宋。陆游〈九月十六日夜梦驻军河外遣使招降诸城觉而有作〉诗:「谁言铁衣冷彻骨,感义怀恩如挟纩。」
分類:入骨程度
《國語辭典》:不大  拼音:bù dà
不十分、不完全。《儒林外史》第四四回:「过了三、四个月,看见公子们做的会文,心里不大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