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称逝矣

相关人物
穆生


《汉书》卷三十六《楚元王传》
初,元王敬礼申公等,穆生不耆酒,元王每置酒,常为穆生设醴。及王戊即位,常设,后忘设焉。穆生退曰:「可以逝矣!醴酒不设,王之意怠,不去,楚人将钳我于市。」称疾卧。申公、白生强起之曰:「独不念先王之德与?今王一旦失小礼,何足至此!」穆生曰:「易称『知几其神乎!几者动之微,吉凶之先见者也。君子见几而作,不俟终日。』先王之所以礼吾三人者,为道之存故也;今而忽之,是忘道也。忘道之人,胡可与久处!岂为区区之礼哉?」遂谢病去。申公、白生独留。

例句

古人称逝矣,吾道卜终焉。 杜甫 寄岳州贾司马六丈巴州严八使君两阁老五十韵

典故
市钳
 
忘设醴
   
申公钳
 
畏楚钳
 
穆生机
 
穆生醴
 
穆逃楚难
    
醴为穆生
 
醴酒忘设

相关人物
楚元王
 
白生
 
穆生
 
陈申公


《汉书》卷三十六〈楚元王列传·楚元王刘交〉
楚元王交字游,高祖同父少弟也。好书,多材艺。少时尝与鲁穆生、白生、申公俱受诗于浮丘伯。伯者,孙卿门人也。及秦焚书,各别去。……元王既至楚,以穆生、白生、申公为中大夫。高后时,浮丘伯在长安,元王遣子郢客与申公俱卒业。文帝时,闻申公为诗最精,以为博士。元王好诗,诸子皆读诗,申公始为诗传,号鲁诗。元王亦次之诗传,号曰元王诗,世或有之。……初,元王敬礼申公等,穆生不耆酒,元王每置酒,常为穆生设醴。及王戊即位,常设,后忘设焉。穆生退曰:「可以逝矣!醴酒不设,王之意怠,不去,楚人将钳我于市。」称疾卧。申公、白生强起之曰:「独不念先王之德与?今王一旦失小礼,何足至此!」穆生曰:「易称『知几其神乎!几者动之微,吉凶之先见者也。君子见几而作,不俟终日。』先王之所以礼吾三人者,为道之存故也;今而忽之,是忘道也。忘道之人,胡可与久处!岂为区区之礼哉?」遂谢病去。申公、白生独留。王戊稍淫暴,二十年,为薄太后服私奸,削东海、薛郡,乃与吴通谋。二人谏,不听,胥靡之,衣之赭衣,使杵臼雅舂于市。

例句

今日衣冠送,空伤置醴人。 宋之问 梁宣王挽词三首之一

晚年务置醴,门引申白宾。 杜甫 八哀诗赠太子太师汝阳郡王琎

曳裾置醴地,奏赋入明光。 杜甫 壮游

楚筵辞醴日,梁狱上书辰。 杜甫 寄李十二白二十韵

榻因徐孺解,醴为穆生陈。 窦庠 敕目至家兄蒙淮南仆射杜公奏授秘校兼节度参谋同书寄上

礼设斗倾金凿落,马蹄争撼玉连环。 罗隐 暇日投钱尚父

设醴徒惭楚,为郎未姓颜。 薛能 冬日写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西汉鲁人。楚元王刘交少时,与生同从浮丘伯受《》。及为楚王,以生为中大夫。生不嗜酒,元王常为设醴。及王刘戊嗣位,忘设。生以为王之意怠,遂谢病去。
穆提波 朝代:北周

人物简介

全后周文·卷十九
提婆本姓骆,汉阳人。高齐时,以母陆令萱为后主乾阿你,奏引入侍。武平初稍迁仪同三司,加开府,授武卫大将军,寻除侍中,累迁尚书左右仆射、领军大将军、录尚书事,封城阳郡王,改姓穆,与高阿那肱、韩长鸾号三贵,齐亡入周,为柱国、宜州刺史,谋反诛。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79—1539 【介绍】: 明山东堂邑人,字伯潜,号玄庵。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翰林检讨,嘉靖时官至南京太常寺卿。晚年学宗王守仁,且融入佛道学说。卒谥文简。有《读易录》、《尚书困学》、《前汉通纪》、《游艺集》、《玄庵晚稿》。
明诗纪事·丁签·卷十
孔晖字伯潜,堂邑人。弘治乙丑进士,改庶吉士,授检讨。以忤刘瑾改礼部主事。瑾诛,复故官,历司业、侍讲、庶子、侍讲学士、尚宝司卿、南太仆少卿,进本寺卿。赠礼部侍郎,谥文简。 (《国史唯疑》:词林岁时会分韵唱酬,赵大洲《赠孙季泉》诗:「季子文章伯,王孙忠孝家。」又穆孔晖题南司业邸有「书声山下月,诗思竹边秋」之句,为崔子钟叹赏并脍炙人口,称雅事。今寥寥绝响数十年,遂无谈及,可欢也。)
维基
穆孔晖(1479年—1538年),字伯潜,号玄庵,山东堂邑县人,明朝心学家、理学家,政治人物,弘治甲子解元,乙丑联捷进士,官至太常寺卿。弘治十七年(1504年)甲子科山东乡试第一名(解元)。弘治十八年(1505年)联捷乙丑科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任翰林院检讨,为刘瑾所恶,调南京礼部主事。刘瑾败,穆孔晖复官。历升国子监司业、翰林院侍讲学士、太常寺卿。嘉靖十八年(1539年)八月卒,年六十一。赠礼部右侍郎,谥文简。
穆宁中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穆宁中,字允执,号平津,直隶永平府山海卫人,府军前卫官籍。顺天府乡试第八十四名举人。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中式癸丑科三甲第一百四十六名进士。工部观政,授陕西三原知县,升户部主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大名府东明人。少颖悟,博览经籍。为人尚气节。嘉靖四十一年进士。官至按察副使。有《逍遥集》、《战国纂评》。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敬甫,东明人。嘉靖壬戌进士,除行人历吏部员外郎出为广东按察副使有逍遥园集
维基
穆文熙(1528年—1590年),字敬甫,号少春、小春,直隶大名府东明县人,军籍。顺天府乡试第八十四名举人。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中式壬戌科会试第一百六十二名,三甲第二百零五名进士。授行人,升工部都水司主事,隆庆二年(1568年)正月因拥护吏科给事中石星,一齐遭廷杖。皇太子立,晋礼部精膳司署员外郎,升尚宝司丞,改吏部考功司员外郎,升任郎中,以直道忤时外放,官至广东副使,未赴任,仍以考功郎中予告,卒年六十四。一生嗜读书,晚年尽焚藏书十馀万卷。

人物简介

维基
穆深,字纯甫,号桂阳,山东历城人。万历十六年(1588年)戊子科山东乡试举人。万历二十年(1592年),登壬辰科第二甲第二十六名进士,二十一年授工部虞衡司主事,二十二年改礼部仪制司主事,再改吏部,仕至稽勋司员外。二十五年丁父忧归。
穆天颜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穆天颜,号象玄,湖广黄州府黄冈县人。事亲以孝闻,家贫力学,有俊才。未登第前,火星常出其袖,几欲焚衣,被视为吉兆。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甲午科湖广乡试举人,二十六年(1598年)戊戌科进士,授番禺县知县,以卓异,三十五年考选为福建道监察御史,三十六年奉敕巡边。三十八年巡按陕西,上八议:一修屯堡、一杜开衅、一禁厉役、一革私市、一清冒粮、一稽战马、一核首功、一禁游客干求。四十一年巡按广西,以水灾,与巡抚吴中明上疏请发内帑金钱或留本处税银赈恤。以内艰归。不置产业,所余俸召族戚及故交贫子弟分之,微时区豆之惠,罔不报也。初父守文教谕四川,卒于官,天颜方少,与兄扶榇走万岭中,资粮且尽,逆旅不纳。会大雷雨昏黑,哀号逐电光而行,有人或感其孝,厚赠之,乃归焉,至是厚报之。卒祀乡贤。
《漢語大詞典》:穆生
汉 代 鲁 人。 楚元王 交 敬礼 穆生 ,常为设醴,后 交 孙 戊 嗣立,忘设醴, 穆生 知其意怠,遂去。见汉书·楚元王刘交传。 三国 魏 曹植 《酒赋》:“ 穆生 以醴而辞 楚 , 侯嬴 感爵而轻 秦 。”
《漢語大詞典》:四士
(1).指 禹 、 契 、 皋陶 、 后稷 。管子·法法:“ 舜 之有天下也, 禹 为司空, 契 为司徒, 皋陶 为李, 后稷 为田。此四士者,天下之贤人也。” 尹知章 注:“李,古治狱之官。”
(2).指 石户之农 、 北人无择 、 卞随 、 务光 。吕氏春秋·离俗:“故如 石户之农 、 北人无择 、 卞随 、 务光 者,其视天下,若六合之外,人之所不能察……不慢于利,不牵于势,而羞居浊世,惟此四士者之节。” 高诱 注:“此四人,介之大者。”
(3).指 伍子胥 、 辅果 、 穆生 、 邹阳 。 汉 阮瑀《为曹公作书与孙权》:“是故 子胥 知 姑苏 之有麋鹿; 辅果 识 智伯 之为 赵 禽; 穆生 谢病,以免 楚 难; 邹阳 北游,不同 吴 祸。此四士者,岂圣人哉?徒通变思深,以微知著耳。”
(4).指 蜀 中四士: 司马相如 、 严君平 、 王褒 、 扬雄 。 唐 骆宾王 《畴昔篇》:“五丁卓犖多奇力,四士英灵用文艺。” 陈熙晋 注引 左思 《蜀都赋》:“蔚若 相 如,皭若 君平 , 王褒 韡曄而秀发, 扬雄 含章而挺生。幽思绚道德,摛藻掞天庭,考四海而为雋,当中叶而擅名。”
(5).指 吴中 四士: 包融 、 贺知章 、 张旭 、 张若虚 。新唐书·包佶传:“父 融 , 集贤院 学士,与 贺知章 、 张旭 、 张若虚 ,有名当时,号 吴中 四士。”
《漢語大詞典》:楚难(楚難)
《汉书·楚元王刘交传》载: 元王 每置酒,为 穆生 设醴,及王 戊 即位,后忘设。 穆生 退曰:“可以逝矣!”遂谢病去。及 景帝 三年, 楚王 戊 与 吴 通,谋反,失败,自杀。 穆生 免于难。后用“楚难”指此事。 汉 阮瑀《为曹公作书与孙权》:“ 穆生 谢病,以免 楚 难。” 唐 李白 《上崔相百忧章》诗:“ 穆 逃 楚 难, 邹 脱 吴 灾。见机苦迟,二公所咍。”
《漢語大詞典》:楚人钳(楚人鉗)
汉书·楚元王刘交传载, 楚元王 刘交 敬重 穆生 ,常设醴以待;及其子 戊 即位,忘记设醴。 穆生 退曰:“可以逝矣!醴酒不设,王之意怠,不去, 楚 人将钳我於市。”后因以“楚人钳”比喻杀身之祸。 宋 王安石 《和平甫舟中望九华山》之一:“遐追 商洛 翁, 秦 火不能炎。近慕 楚穆生 ,竟脱 楚 人钳。”亦省作“ 楚钳 ”。 宋 陆游 《六月二十五日晓出郊》:“今晨偶出得一快,欣然意若脱 楚 钳。”
《漢語大詞典》:楚筵辞醴(楚筵辭醴)
《汉书·楚元王刘交传》载, 楚元王 礼敬 穆生 ,常为设醴。及王 戊 即位,忘设醴。 穆生 退曰:“可以逝矣!”遂谢病去。后因以“楚筵辞醴”为遭君主冷遇的典实。 唐 杜甫 《寄李十二白二十韵》:“ 楚 筵辞醴日, 梁 狱上书辰……老吟秋月下,病起暮江滨。莫怪恩波隔,乘槎与问津。”
《漢語大詞典》:置醴
西汉 楚元王 刘交 敬礼 申公 、 白生 、 穆生 等。 穆生 不嗜酒,每有宴集, 楚元王 皆特为 穆生 置醴。醴,甜酒。见汉书·楚元王刘交传。后以“置醴”为崇道尊贤的典实。 唐 杜甫 《八哀诗·赠太子太师汝阳郡王琎》:“晚年务置醴,门引 申 白 宾。”
《漢語大詞典》:设醴(設醴)
汉书·楚元王刘交传:“ 元王 每置酒,常为 穆生 设醴。” 颜师古 注:“醴,甘酒也。”后以“设醴”指礼遇贤士。 唐 黄滔 《祭陈侍御峤》:“君侯设醴以前席,里巷拜尘而如堵。” 宋 周密 齐东野语·郑时中得官:“ 秦 亦悦其辩,设醴有加。”
《漢語大詞典》:辞醴(辭醴)
因醴酒不设而辞去。典出汉书·楚元王刘交传:“初, 元王 敬礼 申公 等, 穆生 不耆酒, 元王 每置酒,常为 穆生 设醴。及王 戊 即位,常设,后忘设焉。 穆生 退曰:‘可以逝矣!醴酒不设,王之意怠,不去, 楚 人将钳我於市。’”后因以“辞醴”指不受官爵。 唐 杜甫 《寄李十二白二十韵》:“ 楚 筵辞醴日, 梁 狱上书辰。” 仇兆鳌 注:“辞醴,谓不受伪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