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69,分25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6  7  8  9 下一页
词典(续上)
钻穴
土穴
窍穴
地穴
万穴
乳穴
水穴
穴幽
隙穴
管穴
穴壁
穴山
孔穴
根穴
狐穴
《漢語大詞典》:钻穴(鑽穴)
犹言钻穴踰墙。《剪灯新话·联芳楼记》:“非不知钻穴之可丑,韞櫝之可佳也。” 清 蒋士铨 临川梦·续梦:“谁钻穴,是金枝贵壻恁地无状。”
《国语辞典》:土穴  拼音:tǔ xuè
在土中开凿的洞穴。《后汉书。卷六四。吴延史卢赵列传。卢植》:「临困,敕其子俭葬于土穴,不用棺椁,附体单帛而已。」《三国演义》第九○回:「其洞无宇舍,皆居土穴之内。」
《漢語大詞典》:窍穴(竅穴)
洞穴;窟窿。庄子·齐物论:“大木百围之窍穴,似鼻,似口,似耳,似枅,似圈,似臼,似洼者,似污者。” 唐 冯贽 云仙杂记·屋瓦皆镂:“ 余宗伯 屋瓦皆鏤窍穴千百,雨则散如真珠。”警世通言·桂员外途穷忏悔:“ 桂生 看时,只见树根浮起处有个盏大的窍穴,那白老鼠兀自在穴边张望。”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粤西游日记四:“祇觉四面层绕,皆云气嘘鬱,时有窍穴钩连,空悬无上处。”
分類:洞穴窟窿
《漢語大詞典》:地穴
(1).谓面积较大的凹陷地形。六韬·战骑:“往而无以返,入而无以出,是谓陷於天井,顿入地穴,此骑之死地也。”山海经·海内东经“﹝ 湘水 ﹞入 洞庭 下” 晋 郭璞 注:“ 洞庭 ,地穴也,在 长沙 巴陵 。”
(2).地下的孔道或洞穴。《文选·张载〈七命〉》:“举戈林竦,挥锋电灭;仰倾云巢,俯殫地穴。” 李善 注引 郑玄 曰:“穴,搏蛰兽所藏者也。”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渭水:“又故 虢县 有 杜阳山 。山北有 杜阳谷 ,有地穴北入,亦不知所极。” 明 姚广孝 《观石经洞》诗:“深田地穴藏,高耸巖洞积。”
《骈字类编》:万穴(万穴)
唐 韦应物 寇季膺古刀歌 求之时代不可知,千痕万穴如星离。
《漢語大詞典》:乳穴
石钟乳洞。 唐 柳宗元 《零陵郡乳穴记》:“且夫乳穴必在深山穷林,冰雪之所储,豺虎之所庐。” 清 朱彝尊 《兜率宫》诗:“欲探乳穴胜,改着短后衫。”
分類:石钟乳
《韵府拾遗 屑韵》:水穴
郑明选蟹赋若乃沮洳之场蛇鳝之窟或石窦谽谺或水穴汩滵
《骈字类编》:穴幽
唐 韩愈 刘生诗 遂凌大江极东陬,洪涛舂天禹穴幽。
《漢語大詞典》:隙穴
(1).壁缝和洞穴。《淮南子·泰族训》:“以目之无见,耳之无闻,穿隙穴,见雨零。”
(2).比喻感情上的裂痕。
(3).比喻隐患。
《國語辭典》:管穴  拼音:guǎn xuè
比喻见识狭小。《后汉书。卷四六。陈宠传》:「如其管穴,妄有讥刺,虽苦口逆耳,不得事实。」也作「管蠡」。
《漢語大詞典》:穴壁
(1).凿墙洞。 宋 秦观 《东城被盗得世字》:“有盗穴壁来,攘取逮衾袂。”
(2).借指窃贼。 宋 李清照 《〈金石录〉后序》:“在 会稽 ,卜居土民 钟氏 舍,忽一夕,穴壁负五簏去。余悲慟不得活,重立赏收赎。”
分類:窃贼
《骈字类编》:穴山
水经注西丹自穴山北流径剧县故城东难琴操献玉退怨歌中有神玉灼明明穴山采玉 成功
《國語辭典》:孔穴  拼音:kǒng xuè
1.洞穴。汉。班固《白虎通德论。卷八。情性》:「山亦有金石累积,亦有孔穴,出云布雨,以润天下。」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泗水注》:「积石相临,殆无土壤,石间多孔穴,洞达相通。」
2.人身的穴道。《旧唐书。卷三。太宗本纪下》:「戊寅,制决罪人不得鞭背,以明堂孔穴针灸之所。」也作「孔窍」。
《韵府拾遗 屑韵》:根穴
唐书窦建德传隋遣太仆卿杨义臣讨破张金称于清河残党畏诛复屯啸归建德义臣乘胜欲遂入高鸡泊穷刬根穴
《漢語大詞典》:狐穴
元 周达观 《诚斋杂记》:“ 唐 末有 乔子旷 者,能诗,喜用僻事,时人谓之 狐穴诗人 。”后因以“狐穴”喻僻典。 清 孙枝蔚 《题仙舟图次黄仙裳韵》:“工吟每耻搜狐穴,设酒偏思傍钓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