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窃国(竊國)
篡夺国家政权。荀子·正论:“可以有窃国,不可以有窃天下也。”《燕京杂诗》:“岁既晏兮孰华予,窃国者侯窃钩诛。”
《国语辞典》:窃钩窃国(窃钩窃国)  拼音:qiè gōu qiè guó
钩,腰带上的挂钩,常以金玉打造装饰。窃钩窃国语本《庄子。胠箧》:「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指偷窃带钩这种小东西的人遭受刑戮,偷窃国家权柄的大盗反而封为诸侯。用以讽刺是非赏罚的颠倒错乱,或法制的败坏。
《漢語大詞典》:窃钩者诛,窃国者侯(竊鉤者誅,竊國者侯)
庄子·胠箧:“彼窃鉤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史记·游侠列传序:“故 伯夷 丑 周 ,饿死 首阳山 ,而 文 武 不以其故贬王; 跖 蹻 暴戾,其徒诵义无穷。由此观之,‘窃鉤者诛,窃国者侯,侯之门仁义存’,非虚言也。”后遂以“窃鉤者诛,窃国者侯”讥刺旧社会小盗被杀、大盗得国的反常现象。亦省作“ 窃钩盗国 ”。 廖仲恺 《有感》诗:“窃钩盗国将谁咎?扃鐍缄縢只自欺。”
《國語辭典》:大盗(大盜)  拼音:dà dào
强行掠夺别人财物的人。如:「近来到处横行的蜘蛛大盗,令大厦住户恐惧不已。」
《國語辭典》:奸贼(奸賊)  拼音:jiān zéi
危害国家或团体的人。《警世通言。卷四。拗相公饮恨半山堂》:「若见此奸贼,必手刃其头,刳其心肝而食之。」
《漢語大詞典》:五反
一九五二年,在我国各城市进行的反对行贿、反对偷税漏税、反对盗骗国家财产、反对偷工减料和反对盗窃国家经济情报的群众运动。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四部四七:“虽然经过五反运动,和过去情况不同了,可是铁算盘还是铁算盘!”
《漢語大詞典》:篡夫
(1).谓违时忤俗,逆乎民情之人。庄子·秋水:“差其时,逆其俗者,谓之篡夫;当其时,顺其俗者,谓之义之徒。”
(2).谓篡位窃国者。 汉 贾谊 新书·壹通:“以藩国资强敌,以列侯饵篡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