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悬的过高(悬的过高)  拼音:xuán dì guò gāo
所立下的目标或标准过于高出。多指不切实际或难以达到。如:「你的见解虽佳,但是悬的过高,以我们目前的条件恐怕不易达到。」
《国语辞典》:在此存照  拼音:zài cǐ cún zhào
立下文字,存以查考。为契约、照会、布告等文书字据的习惯用语。《水浒传》第二二回:「具有一纸执凭公文,在此存照。」
《国语辞典》:保辜限  拼音:bǎo gū xiàn
清朝时,殴伤人未至死,官府会立下一定的观察期限保护伤者。如果伤者在期限内死亡,视为因伤致死,此期限称为「保辜限」。
《国语辞典》:创下(创下)  拼音:chuàng xià
开创立下。如:「他是一名杰出的运动员,屡次创下世界新纪录。」
《国语辞典》:赌咒发愿(赌咒发愿)  拼音:dǔ zhòu fā yuàn
发誓且立下心愿。《西游记》第一九回:「行者见他赌咒发愿,道:『既然如此,你点把火来烧了你这住处,我方带你去。』」
《國語辭典》:击楫中流(擊楫中流)  拼音:jí jí zhōng liú
晋朝祖逖率军北伐,渡江至中流时,击打船桨而立誓恢复中原。典出《晋书。卷六二。祖逖传》。比喻收复失土,报效国家的壮烈情怀。《五代史平话。梁史。卷上》:「晋罹五胡之乱,而祖逖击楫中流,誓在兴复。」
《國語辭典》:中流击楫(中流擊楫)  拼音:zhōng liú jí jí
比喻立誓收复失土,报效国家。参见「击楫中流」条。宋。张矩〈安庆模。渺长江〉词:「中流击楫酬初志,此去君王高枕。」宋。文及翁〈贺新郎。一勺西湖水〉词:「簇乐红妆摇画舫,问中流击楫谁人是?」
《國語辭典》:保票  拼音:bǎo piào
在一定期限内,对行为、财力或货物品质表示负责保證的单据。也称为「保单」。
《國語辭典》:劳苦功高(勞苦功高)  拼音:láo kǔ gōng gāo
形容做事勤苦而功劳很大。多用以慰问和赞颂别人。《史记。卷七。项羽本纪》:「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东周列国志》第一○八回:「将军一出而平燕及代,奔驰二千馀里,方之乃父,劳苦功高,不相上下。」
《國語辭典》:卖身契(賣身契)  拼音:mài shēn qì
卖身于某人,某人怕其反悔而要求其立下的保證书。《老残游记》第一七回:「这是贵如夫人原来的卖身契一纸,这是新写的身契一纸,总共奉上。」
《國語辭典》:立此存照  拼音:lì cǐ cún zhào
立下文字,存以查考。为契约、照会、布告等文书字据的习惯用语。清。徐珂《清稗类钞。讥讽类。立此存照》:「赵撝叔大令需次江右,有候补道以〈礼服写真图〉乞题。则题曰:『孔雀其翎,红顶其帽恐后无凭,立此存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