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甄立言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扶沟人。甄权弟。工医。高祖武德中累迁太常丞,寻卒。有《本草音义》、《古今录验方》。

人物简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字里不详。隐居茅山,善嘲谑。曾作诗戏浙西观察使及营妓。《诗话总龟》卷三九引《南部新书》录其事迹,并引诗2首。《全唐诗》仅收一首。另一首一作杜牧诗。
卫辅 朝代:

人物简介

全唐文·卷四百三十五
辅字立言。元和朝官国子司业。
杜信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京兆杜陵人,字立言。元志孙。宪宗元和中,历官刑部员外郎、杭州刺史、国子司业。有《史略》、《闲居录》、《东斋籍》、《元和子》等。
全唐文·卷四百三十六
信。肃宗朝擢书判拔萃科。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35 【介绍】: 唐宣州人。德宗贞元末进士。初为魏博节度使田弘正幕府,改阳武令,迁河阴。政令严明。又设锁绝汴流,奸盗屏息。文宗大和中,召为司农卿,累迁京兆少尹。与郑注、李训交好,甘露之变,训败,立言亦被族诛。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835 宣州(今安徽宣城)人。德宗贞元末进士。魏博田弘正表佐其府,改阳武令,以治剧迁河阴。敬宗宝历初,检校主客员外郎,为盐铁河阴院官。文宗大和中,为司农长卿。与郑注、李训厚。李训引为京兆少尹,知府事。甘露之变时被诛。生平见新、旧《唐书》本传。《全唐诗》存诗1首。
全唐文·卷六百九十二
立言。宣州人。贞元末进士。太和末由庐州刺史召为司农少卿。为京兆少尹知府事。以附李训郑注诛。
刘立言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简介
皇祐元年(1049)任兴化军知军。皇祐三年(1051)任温州知州。皇祐四年(1052)任广德军知军。
《國語辭典》:立言  拼音:lì yán
树立精辟可传的言论、学说。《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儒林外史》第一八回:「文章是代圣贤立言,有的一定的规矩。」
《国语辞典》:立言竖辞(立言竖辞)  拼音:lì yán shù cí
树立可供遵循的言论。《红楼梦》第三六回:「这总是前人无故生事,立言竖辞,原为导后世的须眉浊物。」
《高级汉语词典》:立德立言
儒家认为,为了匡时济世,应树立圣人之德,宣谕圣人之言
《分类字锦》:立言垂教(立言垂教)
李肇东林寺经藏碑释迦者流有十二部经犹儒之诗书易礼乐春秋皆立言垂教之本
分类:经典
《漢語大詞典》:置言
(1).犹进谏。 南朝 齐 王融 《永明九年策秀才文》:“ 汉文 缺三推之义, 贾生 置言。”
(2).立言。 南朝 梁 沈约 《齐故安陆昭王碑文》:“立行可模,置言成范。”
(3).埋怨。《敦煌变文集·不知名变文》:“娘子今日何置言?贫富多(前)生恶业牵。”
《漢語大詞典》:设言(設言)
(1).假设的话。韩非子·南面:“人臣为主设事,而恐其非也,则先出説设言曰:‘议是事者,妬事者也。’” 梁启雄 解:“假设的话。”诗·小雅·巷伯“取彼譖人,投畀豺虎” 宋 朱熹 集传:“此皆设言,以见欲其死亡之甚也。”
(2).立言;说话。《淮南子·原道训》:“昔 舜 耕於 歷山 ,朞年而田者争处墝埆……当此之时,口不设言,手不指麾,执玄德於心,而化驰若神。” 南朝 梁 陶弘景 《〈登真隐诀〉序》:“真人立象垂训,本不为朦狡设言,故每标通衢而恒略曲径。” 宋 宋祁 《杨太尉墓志铭》:“ 庆历 二年, 契丹 閫,差人来请,设言造端,谋寒先盟。”红楼梦第九回:“每日一入学中,四处各坐,却八目勾留,或设言托意,或咏桑寓柳,遥以心照,却外面自为避人眼目。”
《漢語大詞典》:植言
犹立言。 唐 苏源明 《〈元包经传〉序》:“掜一以布气,藏万以植言。” 李江 注:“拟元化以布和,隐万象以立辞。”
分類:立言
《國語辭典》:三不朽  拼音:sān bù xiǔ
语本《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指立德、立言、立功三件可以永远受人怀念和敬仰的事。宋。杨万里 跋写真刘敏叔八君子图诗:「古人三不朽,诸老一一中。」
《漢語大詞典》:三立
谓立德、立功、立言。语本左传·襄公二十四年:“﹝ 穆叔 曰:﹞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节操:“论曰: 范宣 之三立,德居其首;夫子之四科,行在其先。”按:“三立”乃 穆叔 之言, 王定保 误作 范宣子 。参见“ 三不朽 ”。
《國語辭典》:三不朽  拼音:sān bù xiǔ
语本《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指立德、立言、立功三件可以永远受人怀念和敬仰的事。宋。杨万里 跋写真刘敏叔八君子图诗:「古人三不朽,诸老一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