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诏志(詔志)
谓教导立身养志。 清 王夫之 《家世节录》:“壬午冬, 夫之 上计偕,请于先君曰:‘ 夫之 此行也,将晋贄于今君子之门,受詔志之教,不知得否?’”
分類:教导立身
《漢語大詞典》:真金不怕火来烧
比喻真理或立身、行事正直的人经得起实践检验,不怕任何非议
有诚便能有勇,所谓“真金不怕火来烧”。——郭沫若《相见以诚》
《漢語大詞典》:随方逐圆(隨方逐圓)
(1).谓立身行事无定则。《金瓶梅词话》第五八回:“﹝ 温必古 ﹞和光混俗,惟其利欲是前;随方逐圆,不以廉耻为重。”
(2).根据物体的形状、地形的高低等作出与之相适应的设计构造。 清 钱泳 《履园丛话·艺能·营造》:“今 苏 杭 庸工皆不知此义,惟将砖瓦木料搭成空架子,千篇一律,既不明相题立局,亦不知随方逐圆。”
《国语辞典》:刘备借荆州(刘备借荆州)  拼音:liú bèi jiè jīng zhōu
(歇后语)有借无还。刘备初无立身之地,由诸葛亮和鲁肃作保,向孙权暂借荆州,可是借了却一直不肯归还。典出《三国志。卷三二。蜀书。先主备传》。如:「借钱给他根本就是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
《国语辞典》:颜氏家训(颜氏家训)  拼音:yán shì jiā xùn
书名。北齐颜之推撰,二十篇。是书论立身治家之道,辨正世俗之谬,以训后人,于世故人情,深明利害,而能文之以经训。
《漢語大詞典》:做人做世
指在社会上立身行事。 欧阳山 《三家巷》二四:“咱俩都快要走进社会--做人做世了,你怎么还只管任性胡来呢!” 欧阳山 《苦斗》六一:“咱们来到这 震南农场 ,原来不是想跟它做人做世,厮守一辈子的。”
《国语辞典》:霹雳舞(霹雳舞)  拼音:pī lì wǔ
一种舞蹈。起源于美国,舞者倒立身躯,以头、肩、背等为支点舞动双腿,以使身体旋转或打滚。
《國語辭典》:俯仰无愧(俯仰無愧)  拼音:fǔ yǎng wú kuì
语本《孟子。尽心上》:「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无论对人、对天都问心无愧。《镜花缘》第七一回:「对得天地君亲,就可俯仰无愧。」
《國語辭典》:毁方投圆(毀方投圓)  拼音:huǐ fāng tóu yuán
比喻放弃立身处世的原则,而一味迎合世俗。《抱朴子。外篇。汉过》:「毁方投圆、面从响应者,谓之绝伦之秀。」
《國語辭典》:据义履方(據義履方)  拼音:jù yì lǚ fāng
比喻为人刚正不阿,循规蹈矩。晋。皇甫谧《高士传。卷上。许由》:「为人据义履方,邪席不坐,邪膳不食。」
《漢語大詞典》:经师人表(經師人表)
指通经学而立身可为人师法的人。 南朝 梁 任昉 《〈王文宪集〉序》:“国学初兴,华夷慕义,经师人表,允资望实。”
《國語辭典》:立脚点(立腳點)  拼音:lì jiǎo diǎn
1.观察或判断事物时所处的立场、观点。如:「他对这件事的评论,立脚点很稳。」也作「立足点」。
2.生存或容身的地方。如:「这是我们好不容易才建立起来的立脚点,绝对不能放弃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