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章炳麟 朝代:晚清

人物简介

维基
炳麟(1856年—?),字雨琴,号书春,佟佳氏,盛京汉军正黄旗人,同进士出身。光绪二年丙子科举人,六年(1880年),参加庚辰科殿试,登进士三甲第54名。同年五月,授内阁中书。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69—1936 【介绍】: 清末浙江馀杭人,初名学乘,字枚叔,后改名绛,号太炎。光绪二十三年任《时务报》撰述,二十六年入“张园国会”,力倡革命排满。二十八年往日本发起支那亡国二百四十二周年纪念会,图求推翻清政府。后与蔡元培共组中国教育会,设爱国学社于《苏报》发表《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及《革命军序》等。“苏报案”后被捕入狱。出狱后至东京,入同盟会,任《民报》主编,抨击改良派。辛亥革命后归国,任总统府枢密顾问。后曾因策动讨袁遭软禁。晚年寓苏州,立章氏国学讲习会,从事讲学。对文字学、声韵学、经学、诸子学都有精深研究。著《訄书》、《文始》、《国故论衡》等刊入《章氏丛书》、《续编》、《三编》。
全台诗
章炳麟(1869~1936),字枚叔,号太炎,浙江馀杭人。少从朴学大师俞樾学经史。1897年任职《时务报》期间,因参与维新运动被清廷通缉。光绪戊戌年(1898)十月来台,主持《台湾日日新报》,并参加日人在台创设的汉诗社「玉山吟社」,翌年离台。1899年东渡日本,结识孙中山,同年返沪办报。1902年再次赴日本,号召推翻清政府,与蔡元培等人组成中国教育会,设立爱国学社。1903年发表著名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并为邹容《革命军》作序,因此触怒清廷而被捕。1906年出狱后赴日本,参加同盟会。1909年与陶成章等人重组「光复会」,出任会长。辛亥革命后,曾先后担任南京临时大总统府枢密顾问、中华民国联合会会长、总统府高等顾问东三省筹边使等职。袁世凯任大总统时,应召前往北京;宋教仁被害后,参与反袁活动。1924年脱离国民党,在苏州以设会讲学为业,长期从事学术著述和教育工作。1936年6月14日,病逝于苏州,被公认为清末民初学贯中西的一代宗师。〖参考欧修梅〈章太炎在台湾〉,收于林庆彰编《中国知识分子在台湾》,台北:万卷楼,2002年10月。 〗以下诗作,录自《台湾日日新报》、连横《台湾诗荟》所收《太炎诗录》、吴德功编《瑞桃斋诗话》、赖子清《台湾诗海》、吴幅员《台湾诗钞》、陈汉光《台湾诗录》、赖子清《台海诗珠》、钱仲联《清诗纪事》。
词学图录
章太炎(1869-1936)名炳麟,初名学乘,字枚叔,后改名绛,号太炎。浙江馀杭人。清末民初民主革命家、思想家、著名学者,研究范围涉及小学、历史、哲学、政治等,著述甚丰。所著《新方言》、《文始》、《小学答问》,上探语源,下明流变,颇多创获。又有《儒术新论》、《订孔》等。一生著作约有400余万字,除刊入《章氏丛书》、《续编》外,遗稿又刊入《章氏丛书三编》。
《国语辞典》:章炳麟  拼音:zhāng bǐng lín
人名。(西元1868~1936)又名绛,字枚叔,号太炎,浙江馀杭人。精研国学,尤长于文字、音韵、训诂之学。清末因提倡种族思想入狱三年,后渡日,主编民报,为排满革命之理论指导者。民国成立后,因参加讨袁运动,被袁世凯拘囚,袁死方释放出狱。著作甚多,包括《新方言》、《文始》、《小学答问》、《国故论衡》等;上探语源,下明流变,颇多创见。汇辑为《章氏丛书》、《章氏丛书续编》、《章氏丛书》三编等。
《國語辭典》:不拘  拼音:bù jū
1.不必拘守。如:「此次作文比赛,文白不拘。」晋。干宝 晋纪总论:「而世族贵戚之子弟,陵迈超越,不拘资次。」
2.不论、不管、无论。《金瓶梅》第四○回:「有钱老婆嘴光,无时孩子乱叫,不拘谁家衣裳,且交印铺睡觉。」《红楼梦》第四三回:「我想,往年不拘谁作生日,都是各自送各自的礼,这个也俗了,也觉很生分似的。」
《漢語大詞典》:寡昧
(1).谓知识浅陋,不明事理。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平等寺:“臣既寡昧,识无光远,景命虽降,不敢仰承,乞收成旨,以允愚衷。”《宣和遗事》后集:“盖以寡昧之资,藉盈成之业,言路壅蔽,导諛日闻,恩倖持权,贪饕得志。” 章炳麟 编《天讨·军政府〈讨满洲檄〉》:“其有壮士,寡昧不学,宜以此善道之,使知宗教殊途,初无邪正,黄白异种,互为商旅,苟无大害于我军事者,一切当兼包并容。”
(2).指寡昧的人。 宋 陈师道 《拟御试武举策》:“不自圣贤询於寡昧,延见田里之士,究观文武之宜。” 明 高启 《卧东馆简诸友生》诗:“良儔秉高谊,寡昧岂见忘!”
《漢語大詞典》:康功
平整道路之事。书·天逸:“ 文王 卑服,即康功田功。” 周秉钧 易解引 章炳麟 曰:“康……《释宫》云:五达谓之康……康功者,谓平易道路之事。”
《漢語大詞典》:祈向(祈嚮)
向导;引导。庄子·天地:“三人行而一人惑,所适者犹可致也,惑者少也。二人惑,则劳而不至,惑者胜也。而今也以天下惑,予虽有祈嚮,不可得也。” 章炳麟 解故:“诗·大雅传:‘祈,报也。’《释詁》:‘祈,告也。’《释言》:‘祈,叫也。’嚮,即今嚮导字。凡嚮导主呼路径以报告人,故谓之祈嚮。” 章炳麟 《訄书·订文》:“志念祈嚮之曲折,其变若云气,而言或以十数。”
《漢語大詞典》:称材(稱材)
贤才,美才。管子·幼官:“收天下之豪杰,有天下之称材。” 郭沫若 等集校引 章炳麟 曰:“《释言》:‘称,好也。’……好材,犹言美材也。”
《国语辞典》:新方言  拼音:xīn fāng yán
书名。民国章炳麟撰。十一篇。蒐集方俗异语八百馀条,根据声韵转变的规律,以古语證今语,以今语通古语。附岭外三州语一篇,考释惠州、嘉应州、潮州客话中,一部分词语的来源。
《漢語大詞典》:烦壤(煩壤)
谓秽杂之物。庄子·达生:“户内之烦壤,雷霆处之。” 成玄英 疏:“门户内粪壤之中,其间有鬼,名曰雷霆。”一说,烦扰。 章炳麟 解故:“烦壤即烦孃。説文:‘孃,烦扰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