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章程  拼音:zhāng chéng
机关或团体条列的办事规则。《文选。颜延之。三月三日曲水诗序》:「章程明密,品式周备。」《文明小史》第二一回:「也须破费几文,请些人来订订章程,编编教科书。」
《國語辭典》:章程  拼音:zhāng cheng
办法。如:「他连吃饭,都没个准章程。」
《漢語大詞典》:章程书(章程書)
书体的一种。即八分书。 南朝 宋 羊欣 《古来能书人名》:“ 钟 书有三体:一曰铭石之书,最妙者也。二曰章程书,传秘书教小学者也。三曰行押书,相闻者也。”亦省称“ 章程 ”。 宋 曾慥 类说·书法苑:“ 钟繇 有三体……二曰章程,谓八分书。”
《漢語大詞典》:章程书(章程書)
书体的一种。即八分书。 南朝 宋 羊欣 《古来能书人名》:“ 钟 书有三体:一曰铭石之书,最妙者也。二曰章程书,传秘书教小学者也。三曰行押书,相闻者也。”亦省称“ 章程 ”。 宋 曾慥 类说·书法苑:“ 钟繇 有三体……二曰章程,谓八分书。”
《国语辞典》:老章程  拼音:lǎo zhāng cheng
陈旧的规定、方法。如:「这套老章程已经不合时宜,早该修订了。」
分类:陈旧规定
《國語辭典》:科条(科條)  拼音:kē tiáo
法令规章。《战国策。秦策一》:「科条既备,民多伪态。」《文选。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科条如左,檄到详思,至言如诏律令。」
《漢語大詞典》:令式
章程;程式。北史·儒林传下·房晖远:“诸儒莫不推其通博,皆自以为不能测也。寻奉詔预修令式。” 唐 陆贽 《论岭南请于安南置市舶中使状》:“ 岭南 、 安南 莫非王土,中使、外使悉是王臣,若缘军国所须,皆有令式恒制,人思奉职,孰敢闕供?” 宋 陆游 《宁德县重修城隍庙记》:“自 唐 以来,郡县皆祭城隍,至今世尤谨,守令謁见,其仪在他神祠上,社稷虽尊,特以令式从事。”续资治通鉴·宋真宗景德二年:“ 留寧 等将见,馆伴使 李宗諤 引令式不许佩刀,至 上閤门 , 留寧 等欣然解之。”
分類:章程程式
《漢語大詞典》:章条(章條)
章程;规则。后汉书·儒林传论:“繁其章条,穿求崖穴。”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贡举:“於是詔天下,举秀才孝廉,而考试章条渐加繁密。”
分類:章程规则
《國語辭典》:党章(黨章)  拼音:dǎng zhāng
为政党所制定。阐明其建党宗旨、党内组织,与党员权利、义务等的规章。
《國語辭典》:条例(條例)  拼音:tiáo lì
分条订立的规则。《喻世明言。卷一三。张道陵七试赵升》:「真人见人心信服,乃立为条例。」《福惠全书。卷五。莅任部。禀帖赘说》:「此案已结,细查条例。」
《國語辭典》:规程(規程)  拼音:guī chéng
规则章程。唐。徐寅〈京兆府试入国知教赋〉:「岂俟入乎阃阈,方能知彼规程。」
分類:规程章程
《國語辭典》:章则(章則)  拼音:zhāng zé
章程、规则。如:「每位员工须知晓并遵守公司的章则。」
分類:章程
《國語辭典》:公约(公約)  拼音:gōng yuē
多数国家或公私团体对于特定事项,拟订共同遵守的条约或章程。如:「北大西洋公约」、「校园公约」。
《國語辭典》:定章  拼音:dìng zhāng
社团或机关等规定的章程。
《国语辞典》:左列  拼音:zuǒ liè
1.代称左边所列出的事项,常见于条约、章程之类文书中。
2.左边的行列,与右列对称。
《國語辭典》:总纲(總綱)  拼音:zǒng gāng
纲领、大纲。《晋书。卷三。武帝纪》:「此朕所以垂拱总纲,责成于良二千石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