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求童蒙


《周易》卷一《蒙卦》
亨。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利贞。

例句

时来不可问,何用求童蒙。 王适 蜀中言怀

童蒙亨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三○五
童蒙亨,大中祥符间为成德军节度推官、徵事郎、试大理评事、监行唐县酒税。见《常山贞石志》卷一一。

人物简介

全宋诗
童蒙,字敏求,南城(今属江西)人。徽宗政我五年(一一一五)进士。历知青江县、蕲州。事见清同治《清江县志》卷五。

人物简介

维基
朱童蒙(1582年—1637年),字求我,号五吉,又号独葵轩主人。莱芜(今山东莱芜市莱城区羊里镇城子县村)人。万历元年(1582年)生,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庚戌科韩敬榜进士,授中书舍人。历任兵科给事中,任兵科都给事中。泰昌元年十月,辽东经略熊廷弼被罢,曾经上疏极力自辩。朝廷派兵科给事中朱童蒙到辽东进行调查。天启元年闰二月二十六日,朱童蒙奏报熊廷弼守辽有功,且深得辽民拥护。朱童蒙、郭允厚等上疏弹劾邹元标、冯从吾等以讲学为名,自立门户,缔结私党。最后冯、邹二人被迫辞职离京。天启四年,右佥都御史周起元上《去蠹七事疏》,弹劾贪横税监,并且要求治罪朱童蒙。结果朱童蒙被贬出京,外迁苏州。东林党大败后,魏忠贤以朱童蒙为太仆寺少卿。天启六年八月,任右佥都御史、延绥巡抚。河套地区的蒙古人多次进犯延绥,皆被童蒙率军击退,他上书称颂是魏忠贤的功劳,“皆赖厂臣魏忠贤筹划严明,转输接济”。天启七年五月,在榆林建魏忠贤生祠。天启七年八月,天启帝逝世,右副都御史署南京通政司使杨所修弹劾兵部尚书崔呈秀、工部尚书李养德、太仆寺少卿陈殷、抚延绥右都御史朱童蒙等皆夺情留任,有违准则。朱童蒙遂回籍守制。十一月六日,魏忠贤于流放凤阳途中自杀。明思宗除魏忠贤后,继续清洗阉党,朱童蒙被列入逆案。崇祯二年(1629年)三月十五日,朱童蒙等129人,以“交结近侍又次等”定罪,俱坐徙三年,赎为民。崇祯十年(1637年),卒。

人物简介

全台诗
童蒙吉(?~?),字蔗云。清道光年间(1821~1850)淡水厅竹堑人,岁贡生〖参考王松《台阳诗话》,台银本。〗。(施懿琳撰)
《國語辭典》:童蒙  拼音:tóng méng
1.年幼无知的儿童。《三国演义》第四三回:「今得先生,人皆仰望:虽三尺童蒙,亦谓彪虎生冀。」
2.知识浅陋,幼稚无知。《淮南子。齐俗》:「古者民童蒙不知东西,貌不羡乎情,而言不溢乎行。」
《国语辞典》:童蒙训(童蒙训)  拼音:tóng méng xùn
书名。宋吕本中撰。三卷。虽为家塾教育学童的课本,但内容多关修身、处世、治学、从政等正论格言。
《漢語大詞典》:三尺童蒙
见“ 三尺童子 ”。
《漢語大詞典》:三尺童子
谓小儿。 唐 韩愈 《论淮西事宜状》:“乘其力衰,三尺童子,可使制其死命。” 宋 胡铨 《上高宗封事》:“夫三尺童子,至无知也,指犬豕而使之拜,则怫然怒。”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减头绪》:“三尺童子,观演此剧,皆能了了於心,便便於口。”亦作“ 三尺童蒙 ”。《三国演义》第四三回:“虽三尺童蒙,亦谓彪虎生翼,将见 汉 室復兴, 曹氏 即灭矣。”
分類:小儿
《漢語大詞典》:重蒙
犹童蒙。幼稚蒙昧。重,通“ 童 ”。 晋 葛洪 抱朴子·正郭:“中人犹不觉,重蒙安能知?”
《漢語大詞典》:孤蒙
(1).指失去父母的童蒙。文选·班固〈幽通赋〉:“资孤蒙之眇眇兮,将圯絶而罔阶。” 李善 注引 曹大家 曰:“蒙,童蒙也。”
(2).谓孤陋愚昧。多用为自谦之词。 宋 曾巩 《祭晁少卿文》:“ 巩 蚤以孤蒙,与託嘉好,自始迄今,踰二十载。” 清 梁章钜 称谓录·谦称孤蒙:“孤而自谦曰孤蒙,又曰单人。”
《漢語大詞典》:养蒙(養蒙)
(1).谓以蒙昧自隐,修养正道。语本易·蒙:“蒙以养正,圣功也。” 孔颖达 疏:“能以蒙昧隐默,自养正道,乃成至圣之功。” 唐 王维 《河南严尹弟见宿弊庐访别人赋十韵》:“上客能论道,吾生学养蒙。” 明 李东阳 《重建首阳书院记》:“顾人才日盛,而籍额有定员,则养蒙蓄鋭以待天下之用者,虽多不厌。”
(2).教养童蒙。 隋 王通 中说·立命:“不学春秋无以立断,不学《乐》无以知和,不学无以议制,不学无以通理。四者非具体不能及,故圣人后之,岂养蒙之具耶?” 明 郎瑛 七修类稿·辩证八·千字文:“若 闽中 所刊童蒙之本所差尤多,固非养蒙之道。”
《國語辭典》:蒙养(蒙養)  拼音:méng yǎng
以蒙昧隐默的方式自养正道。语本《易经。蒙卦》:「蒙以养正,圣功也。」后比喻教育儿童。
《漢語大詞典》:谕蒙(諭蒙)
教导童蒙。 宋 胡仔 《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唐人杂记》:“《漫叟诗话》云:‘世有《青衿集》一编,以授学徒,可以諭蒙。’”
分類:教导童蒙
《漢語大詞典》:冲怠(沖怠)
童蒙懈怠。新唐书·韦处厚传:“ 处厚 以帝冲怠不向学,即与 路隋 合春秋孝经论语,掇其粹要,题为《六经法言》二十篇上之,冀助省览。”
分類:童蒙懈怠
童蒙止观
【佛学大辞典】
(术语)修习止观坐禅法要之异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