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合欢竹(合歡竹)
竹名。即双梢竹。 宋 赞宁 笋谱·双梢竹笋:“出 九疑山 第二重麓臺侧,笋长独茎,及生枝叶,即分为两梢,叶密而细,亦谓为合欢竹。”
分類:竹名
《漢語大詞典》:猫头竹(貓頭竹)
竹名。 宋 范成大 桂海虞衡志·草木:“猫头竹质性类筯竹。”
分類:竹名
《漢語大詞典》:篪竹
竹名。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湘水:“是山( 君山 )东北对 编山 ,山多篪竹。两山相次去数十里,迴峙相望。”
分類:竹名
《漢語大詞典》:诗竹(詩竹)
竹名。因叶大而坚厚,可代笺写诗,故名。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七·诗竹:“ 鄠县 多竹园,有诗竹,茎短而叶大,坚厚,土人以代笺幅。”
分類:竹名写诗
《漢語大詞典》:人面竹
竹名。节密而凸,如人面状,故名。多栽于庭园,以供观赏,其干可作手杖、钓竿等。 明 谢肇淛 《五杂俎·物部二》:“其最奇者,有人面竹,其节纹一覆一仰,如画人面然。”《广群芳谱·竹谱·竹一》:“人面竹,出 剡山 。径几寸,近本逮二尺。节极促,四面参差,竹皮如鱼鳞。面凸,颇类人面。”
《漢語大詞典》:射筒
竹名。文选·左思〈吴都赋〉:“其竹,则篔簹箖箊,桂箭射筒。” 刘逵 注:“皆竹名也。《异物志》曰:‘……射筒竹,细小通长,长丈餘,亦无节,可以为射筒。’”
分類:竹名
《漢語大詞典》:笮竹
竹名。 元 李衎 竹谱·筰竹:“筰竹出 筰都 ,今 黎州 是也。其高参天,常起嵐雾。”
分類:竹名
《漢語大詞典》:云母竹(雲母竹)
竹名。相传 安徽省 凤阳县 南有 云母山 ,山上有云母石,产大竹。竹皮色与云母石相似,因名。初学记卷二八引 晋 郭义恭 《广志》:“云母竹,大竹也。” 唐 皮日休 《洛中寒食》诗之二:“ 洛水 万年云母竹, 汉 陵千载野棠花。” 元 李衎 《竹谱详录·竹品谱·云母竹》:“云母竹,簜竹之巨者也。《濠梁图经》曰:出 钟离 南四十里 云母山 。山有云母石,竹皮之色似之,因以为名。” 明 谢肇浙 《五杂俎·物部二》:“云母竹一节可为船。”
《漢語大詞典》:对青竹(對青竹)
竹名。《绍兴府志·物产·竹属》:“对青竹,《成都古今记》:‘竹黄而沟青,每节若间出。此竹惟 会稽 颇多,彼人呼为黄金间碧玉;今或称闪竹,又曰间竹,又云越闪竹。’剡録:‘越闪竹即对青竹。’” 宋 宋祁 《对青竹赞》:“翠沟如画,间竹相偶;挺美不凡,取贵中圃。”
分類:竹名
《漢語大詞典》:钩端(鉤端)
竹名。山海经·西山经:“其﹝ 嶓冢之山 ﹞上多桃枝鉤端。” 郭璞 注:“鉤端,桃枝属。” 袁珂 校注:“桃枝,竹名。”
分類:竹名郭璞
《國語辭典》:箬竹(篛竹)  拼音:ruò zhú
植物名。禾本科箬竹属,秆高七十至一百五十公分,径四至八毫米,节下被淡黄色粉质毛环,秆箨宿存,箨耳不存。叶长披针形,长可达四十五公分,背面有细毛。秆可制成笔管、烟筒,叶可制斗笠或包粽子。分布中国大陆深山中。现多称为「箬竹」。
分類:竹名箬竹
《漢語大詞典》:濮竹
竹名。后汉书·西南夷传·哀牢:“其竹节相去一丈,名曰濮竹。” 晋 常璩 华阳国志·南中志:“ 哀牢国 ……有大竹,名濮竹,节相去一丈,受一斛许。”
分類:竹名
《漢語大詞典》:由衙
竹名。
分類:竹名
《漢語大詞典》:烛竹(燭竹)
竹名。可代烛用,故名。又名丞相竹。 清 屈大均 广东新语·草语·烛竹:“烛竹多产 永安 天子嶂 ,土人採以代烛。昔 宋 丞相 文天祥 屯军 南岭 ,每生燃此竹,火光照人,今名丞相竹。”
分類:竹名丞相
《漢語大詞典》:新妇竹(新婦竹)
竹名。 宋 赞宁 笋谱卷上:“新妇竹笋出 武林山 阴。其竹圆直韧,可为篾,笋则三月而生,可食。” 元 李衎 《竹谱详录·竹品一》:“新妇竹出 武林山 阴,圆直且靭,可为篾。以柔靭易使,故名。三月出笋,可食。”
分類:竹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