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商代孤竹国君。墨胎氏,名初,字子朝。封于孤竹,故号孤竹君。伯夷、叔齐之父。
竹鲁 朝代:西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西汉琅邪东莞人。为下邳相。
吴班 朝代:蜀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三国蜀陈留人,字元雄。吴壹族弟。以豪侠称于时。入蜀,为领军。刘禅时迁骠骑将军,假节,封绵竹侯。
竹承构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人。玄宗开元末为宣州刺史,务辑奸宄,黜贪黩,境内以清。继班景倩为牧,不易其政,时号“班、竹”。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人。与李白、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居徂徕山,日沉饮,号竹溪六逸。
竹梦松 朝代:五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建康溧阳人。仕南唐李后主为东川别驾。工画人物、士女、宫殿、台阁,巧绝冠代。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陈翥,字子翔,号咸聱子,又号铜陵逸民、桐竹君。仁宗庆历、皇祐间布衣,好植桐竹。有《桐谱》一卷。今录诗十首。
全宋文·卷九三○
陈翥,字子翔,号咸聱子,又号铜陵逸民,池州铜陵(今安徽铜陵)人,仁宗时布衣。闭户著书,虽家人,非时不见,时称「闭门先生」。好植桐竹,又号桐竹君。著有《桐谱》一卷(存)。见《桐谱》,《明一统志》卷一六。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陈传,字竹溪(《淳熙三山志》卷三五),建安(今福建建瓯)人。仁宗皇祐五年(一○五三)进士(明嘉靖《建宁府志》卷一五)。曾官屯田郎中(《苏魏公集》卷三一《职方员外郎陈传可屯田郎中制》)。今录诗三首。
耶律撒剌竹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辽皇族。道宗清宁中,累官殿前都点检,与耶律重元谋乱。时帝猎滦河,重元军仓卒战败。撒剌竹在猎场,劫猎夫援之,战死。
潘祖仁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二三五二
潘祖仁(一○四六——一一三六),字亨父,自号竹隐老人,婺州金华(今浙江金华)人。好学能文,退隐不仕。善于教子,其子良佐、良贵等皆有名于时。绍兴六年卒,年九十一,特赠朝奉大夫。见《敬乡录》卷二、《金华先民传》卷一○、《紫微集》卷二○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安州安陆人,字明略,号竹林居士。廖正古弟。神宗元丰二年进士。哲宗元祐六年,召试馆职,除正字。直声颇著,出知常州。绍圣间,贬信州玉山监税,入元祐党籍。有《竹林集》,一云有《白云》、《云溪》二集。
全宋诗
廖正一,字明略,号竹林居士,安州(今湖北安陆)人。神宗元丰二年(一○七九)进士(明嘉靖《延平府志》卷一七)。哲宗元祐二年(一○八七),为秘书省正字。六年,除秘阁校理(《宋会要辑稿》职官一八之一二)。绍圣二年(一○九五),知常州(《咸淳毗陵志》卷八)。入党籍,贬监玉山税,卒。有《白云集》、《竹林集》,已佚。《东都事略》卷一一六有传。今录诗七首。
全宋文·卷二五三○
廖正一,字明略,号竹林居士,安陆(今湖北安陆)人。元丰二年进士,历秘书省正字,出知常州。尝居言路,因入元祐党籍。有《白云》、《云溪》二集,已佚。见《东都事略》卷一一六,《宋诗纪事》卷二七,《元祐党人传》卷八。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16 【介绍】: 宋抚州临川人,字幼槃,号竹友。谢逸弟。工诗文,兄弟齐名,同学于吕希哲,时称二谢。尝为漕司荐,报罢。以琴棋诗酒自娱,终身励行,老死布衣。有《竹友集》。
全宋诗
谢薖(一○七四~一一一六),字幼槃,号竹友,临川(今属江西)人。曾举进士不第,家居不仕(清《江西通志》卷一五一)。诗文与从兄谢逸齐名,时称二谢。其名亦列入吕本中《江西诗社宗派图》。徽宗政和六年卒(吕本中《谢幼槃文集跋》),年四十三(明弘治《抚州府志》卷二一)。著有《竹友集》十卷,其中诗七卷。 谢薖诗,以《续古逸丛书》所收影宋本(藏江西省图书馆。为底本。校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小万卷楼丛书》本(简称万卷楼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全宋文·卷二九四五
谢薖(?——一一一四),字幼槃,号竹友,临川(今属江西抚州)人,逸弟,工诗文,时称「二谢」,亦为江西诗派诗人之一。尝为漕司首荐,省阅报罢。终身励行,不为世俗所污。以琴棋诗酒自娱。政和四年卒。有文集十卷。其事迹略见《谢幼槃文集》序跋、《江西诗派宗社图录》、《宋史翼》卷二六。
吴哲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三七九八
吴哲,号竹西,徽宗时人。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82—? 【介绍】: 宋宣州宣城人,字少隐,号竹坡居士。高宗绍兴十二年进士。历官右司员外郎、知兴国军,为政尚简静。秩满,奉祠归,入居庐山以终。有《太仓梯米集》、《竹坡诗话》。
全宋诗
周紫芝(一○八二~?),字少隐,号竹坡居士、静观老人、蝇馆主人,宣城(今属安徽)人。早年两次赴礼部试,不第。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曾应诏上书(《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六)。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以廷对第三释褐(《宋史翼》卷二七)时年六十一(本集卷二《闷题》注“壬戌岁始得官,时年六十一”)。十五年,以右迪功郎为尚书礼、兵部架阁(本集卷六一《尚书六部架阁》)。十七年为详定一司敕令所删定官兼权实录院检讨(同上书《实录院种木》)。二十一年,出知兴国军(同上书《妙香寮》)。秩满定居九江,约卒于绍兴末,年近八十。紫芝为诗推崇梅尧臣、苏轼,强调当先严格律然后及句法,为苏黄门庭后劲。但因集中多有谄谀秦桧父子之诗,被四库馆臣斥为“老而无耻,贻玷汗青”。有集七十卷,取黄庭坚“文章直是太仓一稊米耳”语,命为《太仓稊米集》,又有《竹坡诗话》一卷传世。事见本集卷首宋陈天麟序。 周紫芝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太仓稊米集》文字最为整饬,故用为底本。参校清叶德辉跋明抄本(简称明抄、明抄校,藏上海图书馆)、清金氏文珍楼抄本(简称金本,藏上海图书馆)、清徐时栋跋抄本(简称徐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及《两宋名贤小集》(简称小集)等。诗集外之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全宋文·卷三五一二
周紫芝(一○八二——一一五五),字少隐,一作少蕴,自号竹坡居士、静寄老翁,宣州宣城(今安徽宣城)人。家贫苦学,绍兴十二年第进士,时年已六十一。十五年以迪功郎为掌礼兵二部架阁官。十七年以承议郎为详定一司敕令所删定官、枢密院编修官,旋进右宣教郎兼实录院编修官。二十一年知兴国军。秩满乞祠,居九江庐山以终。善诗词,著有《诗谳》一卷(存)、《太仓稊米集》七十卷(存)、《竹坡老人诗话》三卷(存)、《竹坡词》三卷(存)、《古今诸家乐府》三十卷、《毛诗解义》等。见《百拙翁墓志铭》(《太仓稊米集》卷七○),《宋史翼》卷二七,《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姓氏》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92—1182 【介绍】: 宋僧。华亭(今属上海)人,俗姓戚,字宜翁,号解空,别号竹庵。得法于本溪卿法师。高宗建炎初,主寿圣寺。绍兴间,移主当湖德藏寺,旋去。孝宗乾道七年,主北禅寺。后复归当湖。有《圆觉手鉴》、《竹庵集》、《山家义苑》。
全宋诗
释可观(一○八三~一一八二),字宜翁,号竹庵,俗姓戚,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得法于车溪卿法师。高宗建炎初,主嘉禾寿圣寺。绍兴间,迁当湖德藏寺。孝宗乾道七年(一一七一),主吴之北禅寺,时年八十九(生年据此推算)。淳熙九年卒(《释疑年录》据《释门正统》七,亦卒于本年,然卒年九十一,则生年为一○九二,与前说异)。有《竹庵集》,已佚。《补续高僧传》卷三有传。今录诗三首。
槜李诗系·卷三十
可观,字宜翁,号竹庵,自称法界庵主。云间戚氏子。十三祝发,宗天台教,历钱塘南屏车溪等山。建炎初,住持海盐当湖镇之德藏寺。退居竹庵。后复住延庆祖刹。入门适九日,因指座作诗。寻归当湖,凿山月池,搆松风台。淳熙九年,年九十九,端坐而化。有《山家义苑》、《菊坡》等集。塔在德藏西北隅,为筑城所毁。邑令谢良弼梦一紫衣老僧曰:“我竹庵和尚也,以塔累公。”旦日,因为缮治立石表之。
全宋文·卷三七九八
可观(一○八四——一一八二),字宜翁,号竹庵,俗姓戚,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年十六受戒,受法于车溪择卿法师。建炎初主嘉禾寿圣寺,迁当湖德藏寺,撰《楞严经补注》。乾道中主姑苏北禅寺,徙延庆寺,仍归当湖。淳熙九年二月卒,年九十九(《释氏疑年录》卷八据《释门正统》云年九十一)。著有《园觉手鉴》、《竹庵草录》一卷(存)、《山家义苑》二卷(存)。见《补续高僧传》卷三,《新续高僧传》四集卷三,《姑苏志》卷五八,《吴中人物志》卷一二,《宋诗纪事》卷九三。
补续高僧传·义解篇
观。字宜翁。华亭戚氏子。年十六具戒。闻车溪声振江浙。负笈从之。一日闻举唱云。般若寂寥。忽有悟入。如服一杯降气汤。师闻而心服。玉慧觉有横山。命师偕行。读指要。至若不谓实铁床非苦变易非迁。叹曰。语言文字。皆糠秕耳。建炎初。主嘉禾寿圣。迁当湖德藏。居阅世堂。为楞严补注。霅以祥苻延阅二载。以疾返当湖南林。一室萧然。人不堪之。乃曰。松风山月。此我无尽衣钵也。乾道七年。丞相魏𣏌。出镇姑苏。请主北禅。入门适当九日。指座云。胸中一寸灰已冷。头上千茎雪未消。老步只宜平地去。不知何事又登高。魏公击节不已。次以皇子魏王命主延庆。时已八十九岁。行李寂寥。人所叹服。不二载仍归当湖。自题其像曰。维摩诘不坏于身。而随一相老竹庵。坏与不坏。初无欠长。到处江山风月。不是这个伎俩。淳熙九年二月。无疾而逝。师五住当湖。皆退隐于竹庵。因以自号。大慧杲尝过之。对语终日。叹之曰。教海老龙也。师见斋房安像。即诫之曰。汝起居无礼。说无益语。少时焚香之敬。不补终日媟嫚之罪。其谨慎微细如此。观塔。在德藏西北隅。为筑城所夷。知县谢良弼。梦一紫衣老僧。谓曰。我竹庵也。以塔累公。谢寻访。果得塔。因为缮治。复立石表之。
新续高僧传·义解篇第二之一
释可观,字宜翁,年十六依南屏出家,复从车溪卿有省。宋建炎初,主嘉禾圣寿,选当湖德藏,补注《楞严》,一室翛然,人或不能堪,观顾而乐之,且曰:“松风山月,此我无尽衣钵也。”乾道七年,丞相魏杞请主吴之北禅,入门适当九日,指坐云:“胸中一寸灰已冷,头上千茎雪未消。老步只宜平地去,不知何事又登高。”魏公闻之,击节称赏。尝五住当湖,皆退隐于竹庵,因号“竹庵”云。大慧尝访之,对语终日,退而叹曰:“教海老龙也。”有《竹庵集》、《山家义苑》行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