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龙筇(龍筇)
即笻竹。 唐 李白 《送殷淑》诗之三:“痛饮龙筇下,灯青月復寒。”
分類:筇竹
《漢語大詞典》:暴节竹(暴節竹)
即笻竹。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木四·竹:“暴节竹出 蜀 中,高节磥砢,即笻竹也。”
分類:筇竹
《漢語大詞典》:瘦筇
指手杖。筇竹,节高干细,可作手杖,故称“瘦筇”。笻,也写作“邛”。 唐 贾岛 《延寿里精舍寓居》诗:“双履与谁逐,一寻青瘦筇。” 前蜀 杜光庭 《题龙鹄山》诗:“抽得闲身伴瘦筇,乱敲青碧唤蛟龙。” 元 仇远 《与子野过永仙观子野明发诗来予次韵》:“坏垣荒径入蒿莱,不惹康衢半点埃。赏静偏怜雏笋长,趁凉自引瘦筇来。”按, 汉 张骞 使 西域 ,曾在 大夏 见邛竹杖。见史记·大宛列传
《漢語大詞典》:筇竹杖
用筇竹所制的手杖。 唐 杜甫 《送梓州李使君之任》诗:“老思筇竹杖,冬要锦衾眠。” 仇兆鳌 注:“《蜀都赋》:‘筇杖传节於大夏之邑。’ 顾凯之 竹谱:‘筇竹,高节实中,状若人,剖为杖。出 南广 邛都县 。’《竹记》云:‘ 邛州 多生竹,俗谓之扶老竹。’”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三:“筇竹杖 蜀 中无之,乃出徼外蛮峒。蛮人持至 瀘 溆 间卖之,一枝纔四五钱。以坚润细瘦九节而直者为上品。” 清 钮琇 觚賸·白耷山人诗:“大夏远求筇竹杖,长秋私典羽林兵。”
《國語辭典》:邛杖  拼音:qióng zhàng
邛崃山产竹,竹节高而坚硬,用做竹杖,坚固而耐用,称为「邛杖」。
分類:邛杖
《漢語大詞典》:邛竹杖
邛竹制成的手杖。简称“邛杖”。《史记·大宛列传》:“ 騫 曰:‘臣在 大夏 时,见邛竹杖、蜀布。’” 张守节 正义:“ 邛都 邛山 出此竹,因名‘邛竹’。节高实中,或寄生,可为杖。”
分類:手杖邛杖
《漢語大詞典》:青筇杖
筇竹制成的手杖。筇竹,出 四川 邛崃山 ,可为手杖。 唐 白居易 《题玉泉寺》诗:“手把青筇杖,头戴白纶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