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宗室,字君序。赵德昭玄孙。以父任补右班殿直,累迁秘阁修撰,历知台州、绍兴府。召权户部侍郎,领严、饶二州铸钱官,于财政多所建议,皆得颁布以行。由崇庆军承宣使袭封安定郡王。隆兴初除同知大宗正事、左中大夫,以疾乞祠归。卒年六十八
全宋文·卷四一九九
赵令詪(一○九九——一一六六),字君序,宗室,德昭玄孙。以父任补右班殿直。政和中召试,授从事郎。宣和中调信州永丰县丞。南宋初迁福州运判兼提点刑狱公事。升秘阁修撰,知台州,移知绍兴府。召权户部侍郎,领严、饶州铸铁局。绍兴二十九年袭封安定郡王。隆兴初,同知大宗正事,知绍兴府。乾道二年卒,年六十八。见《宋史》卷二四四《宗室列传》一,《宋会要辑稿》帝系三之三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苏州吴县人,字公权。富严曾孙。徽宗宣和六年进士。调随县主簿。因张浚荐,充宫教。高宗绍兴中官至工部郎中。守节清慎,名所居为“知止堂”。善仿苏轼书法,尤工柳叶篆。卒年八十六。
全宋文·卷四○七五
富元衡,字公权,号洛阳愚叟,吴县(今属江苏苏州)人。幼入太学,有声场屋。登宣和六年进士第,调随县簿。建炎初,为襄阳招抚司机宜,迁左承务郎、婺州州学教授,再迁诸王宫大小学教授、大宗正丞。绍兴十一年,以宣教郎知江阴军。后历知兴国军、袁州,迁湖南常平,改利州路提刑,再移湖北,除工部郎中。乾道元年,引年请致仕,除直秘阁奉祠。年八十六卒,官至朝散大夫。喜书,仿东坡体能逼真,尤善柳叶篆。见《重修琴川志》卷八,《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九一,《宋会要辑稿》选举三四之一七,《宋史翼》卷二○。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平江人,字廷扬。徽宗宣和三年进士。累擢吏部郎中。钦宗靖康初致仕。高宗绍兴中起为永州通判,仕至直秘阁提举荆湖南路茶盐公事。有《鸡肋集》。
全宋诗
罗孝芬(?~一一五八?),字廷飏,岳州平江(今属湖南)人。徽宗宣和三年(一一二一)进士,调舒州士曹参军。高宗绍兴中通判永州,七年(一一三七),除秘书省校书郎,提举荆湖南路常平茶盐公事(《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一五、一一七)。十一年,知衡州,十三年奉祠(《永乐大典》卷八六四七引《衡州府图经志》)。二十七年,知严州,是年十二月,改荆湖北路转运判官(《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七七、一七九),行至岳州而卒。有《鸡肋集》,(《沅湘耆旧集》前编卷二一)已佚。明隆庆《岳州府志》卷一五有传。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陈致一,字贯道,长乐(今属福建)人。徽宗宣和六年(一一二四)进士(清同治《长乐县志》卷一一)。高宗绍兴十五年(一一四五),知仙游(明弘治《兴化府志》卷三三),三十二年,提举广南东路常平(清雍正《广东通志》卷二六)。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三五○六
张宗元(?——一一五九),字渊道,唐州方城(今河南方城)人。建炎中任太常博士。张浚为宣抚处置使,辟为本司主管机宜文字。绍兴中历右司员外郎,中书门下省检正诸房公事,权兵部侍郎,徽猷阁待制、枢密都承旨。七年,为秦桧所忌,落职奉祠。后复为兵部侍郎。十一年,知平江府,次年以龙图阁直学士知静江府。十八年,奉祠。二十二年起知福州,次年知洪州。二十五年又以与张浚通问罢,与祠。二十九年卒。见《中兴小纪》卷七,《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五八、八○、八五、九五、一一○、一一三、一一四、一三八、一四一、一五七、一六三、一六四、一六九、一八三,《容斋随笔》卷一三,《桂故》卷五,雍正《广西通志》卷五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19—1196 【介绍】: 宋明州鄞县人,初名慎言,字伯仁,号酌古居士。王勋子。以荫授将仕郎,历知州县,与父皆以廉直闻。为广南西路转运判官,反对行客贩钞盐。累官秘阁修撰、浙西提刑。以疾求归,主管武夷山冲祐观。工诗文,为范成大所称赏。
全宋诗
王正己(一一一九~一一九六),字正之,号酌古居士,鄞(今浙江宁波)人。历丰城县主簿,婺州司法参军。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知江阴军、饶州,以事罢。起知湖州。淳熙九年(一一八二),为广南西路转运判官兼提举盐事(《宋会要辑稿》食货二八之一四)。十四年,由淮南东路转运判官除直宝文阁(同上书职官六二之二六),秘阁修撰。出为两浙西路提点刑狱。以疾,主管武夷山冲祐观。宁宗庆元二年卒,年七十八。有《酌古堂集》,已佚。事见《攻愧集》卷九九《朝议大夫秘阁修撰致仕王公墓志铭》。
全宋文·卷四七五九
王正己(一一一九——一一九六),原名慎言,字正之,避孝宗讳改今名,字伯仁,明州鄞县(今浙江宁波)人。以荫授将仕郎、婺州司法参军,知泰州海陵县。隆兴初入对称旨,除宣教郎,权司农寺主簿,知江阴军。上备禦江防事宜七条,事皆深切明著,历知饶、严州,主管台州崇道观,权右司郎官。移湖北、广西、江东转运判官。迁太府卿,除秘阁修撰、江东提刑。以末疾奉祠,转朝议大夫致仕,庆元二年三月卒,年七十八。有《酌古堂文集》。见楼钥《朝议大夫秘阁修撰致仕王公墓志铭》(《攻愧集》卷九九),《宝庆四明志》卷八。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19—1193 【介绍】: 宋漳州龙溪人,字几圣。高宗绍兴十二年进士。历知莆田、福清县。累迁监察御史,遇事尽言,无所阿挠。孝宗淳熙十年任国子祭酒,请讲明理学,使士知廉耻。历除礼部侍郎、吏部尚书兼侍讲。以龙图阁直学士两知泉州,专以恤民为政,始至即蠲舶货,商贾尤服其清。卒谥定肃。
全宋诗
颜师鲁(一一一九~一一九三),字几圣,龙溪(今福建漳州龙海市)人。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进士。历番禺、兴化县主簿,怀安县丞,知宁德县,添差威武军签判,迁国子监丞。孝宗淳熙六年(一一七九),由提举浙西常平茶盐公事除直秘阁(《宋会要辑稿》职官六二之二三)。历监察御史(同上书选举二二之四),累迁吏部尚书兼侍读(同上书崇儒四之三二)。光宗绍熙二年(一一九一),知泉州。四年卒,年七十五,谥定肃。事见明嘉靖《龙溪县志》卷七、八,《宋史》卷三八九有传。今录诗二首。
全宋文·卷四七五八
颜师鲁(一一一九——一一九三),字几圣,漳州龙溪(今福建漳州)人。绍兴中进士,历知莆田、福清县,召为官告院,迁国子丞,除江东提举,改使浙西,予职直秘阁,入为监察御史。淳熙十年繇太府少卿为国子祭酒,除礼部侍郎,寻兼吏部,诏充遗留礼信使,迁吏部侍郎,寻改吏部尚书兼侍讲。请老,以龙图阁直学士知泉州。绍熙四年卒于家,年七十五,嘉泰二年特谥肃。见《宋史》卷三八九本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饶州乐平人,字彦成。登进士第。知弋阳县,以张浚荐知滁州,并有能声。改京西漕,言事忤时相,被贬官。复起知吉州,治行称最。累官直敷文阁、淮南转运副使、提领营田事。
全宋文·卷四二五四
魏安行,字彦成,饶州乐平(今江西乐平)人。宣和六年第进士,绍兴初以左从事郎知弋阳县。二十年,知滁州。代还,擢京西运判,兼提刑、提举常平茶盐等事。在任时梓行程瑀《论语解》,秦桧疑其议己,因编管于钦州。二十八年,起知吉州,迁户部员外郎,直敷文阁,为淮南转运副使兼淮南东路提刑。三十年,知扬州,改江南东路转运副使。三十二年,任江淮荆浙福建广南路提点坑冶铸钱事。隆兴间任江西转运副使。见《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九○、一六三、一七九、一八三、一八四、一八五,雍正《江西通志》卷四六、四九,雍正《广东通志》卷四三。
周自强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20—1181 【介绍】: 宋衢州江山人,字勉仲。以荫入仕。应刑法试,入为大理评事。累官广西路提刑,置惠民局于诸州,俾同判或幕职专领市药,民病得赖以治。时在岭南为官而卒者,其妻女贫无以自存,多沦为人婢妾,因奏请立法禁之,又置接济库,计口给钱米,使得出岭南。召为大理卿。孝宗淳熙元年,除权刑部侍郎,知广州兼充广东路经略安抚使,为政有清誉。后历知镇江、建宁二府,卒。
全宋文·卷四八七○
周自强(一一二○——一一八一),字勉仲,衢州江山(今浙江江山)人。以遗恩调兴国军大冶县主簿,历蕲州司法参军、严州桐庐县丞。从进士举不利,慨然以应刑法,遂中其科,授江南东路提点刑狱司检法官。入为大理评事,改右宣教郎,授淮南西路提刑司检法官,迁大理正,擢刑部员外郎,兼权大理少卿。请外,除荆湖南路提点刑狱,权刑部侍郎知广州,拜敷文阁待制,进龙图阁待制,知镇江、建宁。淳熙八年卒。年六十二。见《南涧甲乙稿》卷二二所载《知建宁府周公墓志铭》。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邵武人,字释之,号坚叟。黄孝先玄孙。以恩补丞务郎。荐知金溪县,议诸鬻州县闲田,得钱五百万缗,高宗嘉之,除度支郎。历浙东提刑、两浙转运副使,两知临安府。移知赣州卒。
全宋文·卷四二六二
黄仁荣,字择之,建州浦城(今福建浦城)人。以祖实荫假承务郎,为泰和主簿。建炎中,任杭州录事参军,历知金溪县、广德军,入浙西安抚司幕,迁提举浙西常平茶盐。为人所诬,罢归奉祠。后知信州。绍兴二十六年为江南东路转运判官,知衢州、温州,迁直秘阁、行度支员外郎,又出为两浙东路提点刑狱,寻改知秀州,为两浙转运副使。绍兴三十年,升直敷文阁、知临安府。寻丁母忧。服阙,起提点坑冶铸钱公事。隆兴二年,再知临安府,未几又坐不获盗贼罢。起知赣州,卒。有《永嘉集》三卷。见道光《福建通志》卷一七四《黄好谦传》附《黄仁荣传》,又见《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二六、二七、二九、三○,《乾道临安志》卷三,《宋会要辑稿》职官四三之一五六、七一之九,《宋史·艺文志》八。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眉州眉山人,徙居华亭,字元受。任象先子。高宗绍兴二年进士。居下僚,论事慷慨。秦桧死,朝廷召汤鹏举为台官,尽言投启贺之,以为当黜桧党。帝闻,从之,又释赵鼎子汾罪。历平江通判、京西转运判官、淮东提举常平。有《小丑集》。
全宋诗
任尽言,字元受,眉山(今属四川)人。高宗绍兴二年(一一三二)进士。二十七年,为婺州教授。三十年,由平江通判迁京西南路转运判官(《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七六、一八四)。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权发遣赣州,移知镇江府(《宋会要辑稿》职官四四之二一)。有《小丑集》(《诚斋集》卷八三《眉山任公小丑集序》),已佚。事见《宋元学案》卷九九。
全宋文·卷四二九六
任尽言,字元受,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居华亭(今上海松江),遂为华亭人。伯雨孙。登绍兴五年进士第。绍兴二十七年自婺州州学教授入为太常寺主簿。复出通判平江府,迁京西南路运判、淮东提举。隆兴二年,除直秘阁,差充江淮都督府参议官。寻除福建提刑。乾道元年致仕。著有《小丑集》十二卷、《续集》三卷。见《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七六、一八二、一八四、一八五,《宋会要辑稿》职官三九之一五,《淳熙三山志》卷二五,《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万姓统谱》卷六五。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24—1186 【介绍】: 宋歙州歙县人,一作淳安人,字躬明,号溪堂。孝宗隆兴元年进士。历国子录,迁司农丞,献屯田大计。知和州,除转运判官,兼庐州帅,鼓励将士措置营屯。官至户部侍郎。尝从朱熹游。有《溪堂集》。
全宋诗
方有开(一一二八~一一九○),字躬明,号溪堂,新安歙县(今属安徽)人,或谓淳安(明嘉靖《淳安县志》卷一一)人。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进士,时年已近四十。授建昌军南丰尉。淳熙十四年(一一八七),为淮南西路转运判官。以事放罢。光宗立,复宣教郎,寻卒,年六十三。有《溪堂集》,已佚。事见《烛湖集》卷一一《承议郎淮南西路转运判官方公行状》)。今录诗三首。
全宋文·卷四九七三
方有开(一一二五——一一八七),字躬明,号溪堂,徽州歙县(今安徽歙县)人。工文词,隆兴元年进士,授南丰尉,调建宁府政和簿,改特监潭州南狱庙、襄阳府学教授、监行在惠民北局。廷对陈恢复大计,迁司农寺丞,差知和州,除淮南西路常平茶盐兼权转运提点刑狱公事等,官至户部侍郎。卒于淳熙十四年,年六十三,有《溪堂集》。见《烛湖集》卷一一《承议郎淮南西路转运判官方公行状》。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陈景肃,字和仲,漳浦(今属福建)人。高宗绍兴二十一年(一一五一)进士,知仙游县。迁知南恩州。召为知制诰,以秦桧故不拜。改知台、湖等州。二十五年桧死,复知制诰。卒,谥廉献。有《石屏撷翠集》,已佚。清乾隆《福建通志》卷四六有传。今录诗三首。

人物简介

全宋诗
周必正(一一二五~一二○五),字子中,自号乘成,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必大从兄。以祖荫补将仕郎,监潭州南岳庙。久之,调司户参军,改知建昌军南丰县。秩满,除主管官告院,进军器监丞。出知舒州。孝宗淳熙中徙知赣州(明嘉靖《赣州府志》卷七)。擢提举江东常平茶盐公事。宁宗开禧元年卒,年八十一。事见《渭南文集》卷三八《监丞周公墓志铭》。
全宋文·卷四九六一
周必正(一一二五——一二○五),字子中,号乘成,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市)人,必大从兄。以祖遗泽补将仕郎,易迪功郎,监潭州南岳庙,调袁州司户参军。孝宗召对便殿,改宣教郎、知建昌军南丰县。秩满,除主管官告院,进军器监丞。淳熙间引亲嫌出知舒州,徙赣州,乐为善政。擢提举江东常平茶盐公事,上章告老致仕。开禧元年十一月卒,享年八十一。有文集三十卷。见《渭南文集》卷八一《监丞周公墓志铭》。
陈仲谔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陈仲谔(一一二五~?),字蹇叔,闽县(今福建福州)人。高宗绍兴十八年(一一四八)进士(《绍兴十八年同年小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