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91,分27页显示 上一页 10 11 12 13 14 16 17 18 19 下一页
赵善誉(字 静之、德广 号 恕斋 )
刘孝韪(字 正夫 )
周嗣武(字 功甫 )
陈举善(字 能之 )
姚宗之(字 元仲 )
谭惟寅(字 子钦 号 蜕斋 )
张同之(字 野夫 )
史弥大(字 方叔 )
李大正(字 正之 )
赵师𢍰(字 从善 号 无著居士、东墙 宣敏 )
宋若水(字 子渊 )
陈苍舒(字 朋元 )
黄维之(名 伟 字 叔张 号 竹坡居士 )
范处义(字 子由 号 逸斋 )
其它辞典(续上)
詹体仁(字 元善 )赵善誉(字 静之、德广 号 恕斋 )
刘孝韪(字 正夫 )
周嗣武(字 功甫 )
陈举善(字 能之 )
姚宗之(字 元仲 )
谭惟寅(字 子钦 号 蜕斋 )
张同之(字 野夫 )
史弥大(字 方叔 )
李大正(字 正之 )
赵师𢍰(字 从善 号 无著居士、东墙 宣敏 )
宋若水(字 子渊 )
陈苍舒(字 朋元 )
黄维之(名 伟 字 叔张 号 竹坡居士 )
范处义(字 子由 号 逸斋 )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43—1206 【介绍】: 宋建宁浦城人,字元善。詹慥子。少从朱熹学。孝宗隆兴元年进士。光宗朝,历提举浙西常平、太常少卿。密赞赵汝愚定策立宁宗。除太府卿,寻知福州,以论山陵事罢。后知静江府,减免赋税,赈粮救灾。官终司农卿。博极群书,疏荐皆当世名士。郡人真德秀早从其游。有《詹元善先生遗集》。全宋诗
詹体仁(一一四三~一二○六),字元善,浦城(今属福建)人。幼出为伯舅张氏子,后复本姓。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进士,调饶州浮梁尉、泉州晋江丞。召为太学录,累迁摄金部郎官。光宗即位,提举浙西常平,除湖广总领。召为太常少卿。孝宗卒,因与宰相议葬事不合,退居霅川。宁宗嘉泰中起知静江府,移知鄂州,复总湖广饷事。开禧二年卒,年六十四。著作已佚,清朱秉鉴辑有《詹元善先生遗集》二卷。事见《西山文集》卷四七《詹公行状》、《清献集》卷一九《詹体仁传》,《宋史》卷三九三有传。今录诗十首。全宋文·卷六三五三
詹体仁(一一四三——一二○六),字元善,建州浦城(今福建浦城)人。初出为伯舅张氏后,后复詹姓。隆兴元年进士,调饶州浮梁尉,历晋江丞,召为太学录。光宗即位,提举浙西常平,除户部郎官、湖广总领,累官太常少卿。宁宗即位,除太府卿,寻直龙图阁、知福州,历知静江府、鄂州,除司农卿,再为湖广总领。开禧二年卒,年六十四。著有《象数总义》一卷、《历学启蒙》二卷、《庄子解》五卷。见真德秀《司农卿湖广总领詹公行状》(《真文忠公集》卷四七),叶适《司农卿湖广总领詹公墓志铭》(《水心文集》卷一五),《宋史》卷三九三本传。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全宋诗
刘孝韪,字正夫。以荫入仕。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知温州(《宋会要辑稿》食货六八之二六)。九年,提举浙东常平茶盐公事(清乾隆《嘉兴府志》卷二五)。淳熙二年(一一七五),除检正诸房公事。五年,以兵部侍郎为诸路州军赏法详定官(《宋会要辑稿》职官一之六五、一四之一一)。全宋文·卷五八一六
刘孝韪,字正夫,初以父荫入仕。乾道二年知温州,九年以直秘阁为两浙提举常平。淳熙元年七月,以职事修举除直徽猷阁。入朝,历检正诸房公事、中书舍人。官至兵部侍郎。见《宋会要辑稿》瑞异三之七、职官一之六五、职官一四之一一、职官六二之一九,《宋诗纪事》卷五六。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四八九六
周嗣武,字功甫,建州浦城(今福建浦城)人。祖因,父椿年。以祖荫补官,授衢州江山主簿,历吉州永新丞、临川令。乾道八年擢主管官告院,迁太府寺丞,提举江西常平事,迁湖北提刑,以功进直敷文阁,迁度支郎,除太府少卿,出为湖广总领。历四载,召为户部侍郎,以疾卒。见道光《福建通志》卷一八二《周因传》附。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四二二九
陈举善,字能之,临海(今浙江临海)人。中绍兴十八年进士第。历御史台主簿、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知常、衢二州。淳熙中提举浙东常平,提点浙西刑狱,为左司郎中、太常少卿,官终秘阁修撰。见《宋会要辑稿》职官一一之五三、食货二八之六、食货七○之七,《淳熙三山志》卷三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兴化军人,字元仲。高宗绍兴二十七年进士。孝宗朝除国子学录,轮对上言三事,议论剀切,有古诤臣风。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端州高要人,字子钦,号蜕斋。高宗绍兴二年进士。读书过目不忘。应博学鸿词科,参知政事龚茂良荐除太学博士,官至江西提点刑狱,卒于任。全宋文·卷四九九五
谭惟寅,字子钦,号蜕斋,肇庆府高要(今广东高要)人,绍兴三年登进士第。应博学宏词科。淳熙四年除太学博士,出倅静江,知郴州,十二年知容州,十三年提举广西路盐事,寻迁广东提刑。绍熙初除江西提刑,卒。著有《四书本旨》、《蜕斋讲学》等。见《宋会要辑稿》职官四三之四三、职官七二之四、职官七二之三三、食货二八之二五,《淳熙荐士录》,雍正《广东通志》卷四四。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六四二八
张同之(一一四七——一一九六),字野夫,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人,孝祥子。以显学入仕,授承务郎、监平江府粮料院。历两浙、福建路转运司幕职,入为太府寺丞、司农寺丞。历知滁州、舒州。除淮西提举兼权转运判官,提点刑狱兼提点江淮、湖北铁冶铸钱公事。庆元元年除直秘阁,移江南西路转运判官,次年病卒于官,年五十。见本书所收张亿《故运判直阁寺丞张公埋铭》。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明州鄞县人,字方叔。史浩长子。孝宗乾道五年进士。累官礼部侍郎。浩在相位,弥大劝其引退,浩主和,弥大主战守,父子异议。卒谥献文。有《衍极朴语》。全宋诗
史弥大,字方叔,四明(今浙江宁波)人。浩长子。孝宗乾道五年(一一六九)进士。淳熙元年(一一七四),为校书郎。三年,除秘书丞。四年,为浙西提举(《南宋馆阁录》卷七、八)。九年,为宗正少卿兼太子侍讲。十二年,权礼部侍郎、太子左庶子兼太子侍读(《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之三三)。事见《延祐四明志》卷五。今录诗三首。全宋文·卷五三九四
史弥大,字方叔,史浩长子,明州鄞县(今浙江宁波)人。乾道五年举进士第,七年自左宣教郎召试馆职。初官秘书丞,淳熙中为宗正少卿、太子侍讲,累官至礼部侍郎。浩在相位,弥大劝其引退;浩主和,弥大主战守。著有《衍极》、《朴议》。见《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之三三、职官六二之二六、选举三一之二三,《南宋书》卷三二。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48—1217 【介绍】: 宋宗室,字从善,自号无著居士,又号东墙。赵伯骕子。孝宗淳熙二年进士。除司农簿、金部郎中,奏请设财政总计,以绝吏奸。后知吉州,即山炼铜,铸钱积二十万贯。进户部郎官、淮东总领。光宗初,知秀州,改淮南运判。时铁钱不行,盐商弗至,师𢍰请发度牒、出仓粟,以收铁钱,盐利遂通。宁宗时,谄事韩侂胄,得转工部尚书知临安府。侂胄将用兵伐金,师𢍰持异议而遭劾罢。侂胄死,获起用。凡四尹临安府,有能声。然以谄附权贵,为时论所鄙。卒谥宣敏。全宋诗
赵师𢍰(一一四八~一二一七),字从善,自号无著居士,又号东墙。太祖八世孙伯骕子。举进士第,累迁司农卿,三知临安府,除宝谟阁直学士,进兵部尚书。卒年七十。《宋史》卷二四七有传。今录诗四首。全宋文·卷六四一二
赵师𢍰(一一四八——一二一七),字从善,宗室。第进士,除司农簿,迁金部郎中,历知吉州,进户部郎官、淮东总领。光宗初,擢太府少卿、知秀州,改淮南运判。累迁司农卿、知临安,媚韩侂胄,进工部尚书。侂胄用兵,师𢍰持异论,侂胄死,以此除宝谟阁直学士知镇江府,复除兵部尚书。嘉定十年卒,年七十,谥宣敏。见《宋史》卷二四七《宗室传》四,《宋会要辑稿》礼五八之一○六。
人物简介
简介
字子渊,成都府双流县人。绍兴三十年梁克家榜进士及第,江南西路转运判官。全宋文·卷五四二一
宋若水(一一三一——一一八八),字子渊,双流(今四川双流)人。绍兴三十年登进士第,主龙游、仁寿簿,知神泉、犍为县。淳熙七年为太常主簿,历国子监丞、太常博士、吏部兵部考功郎官。十年,除秘书丞,复提举江东常平,湖南提点刑狱公事。十五年,为江南西路转运判官。旋卒,年五十八。见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九三《运判宋公墓志铭》,《宋会要辑稿》选举二一之二、二一之三。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陈苍舒,字朋元(《周文忠集·游山录》卷一)。孝宗乾道元年(一一六五),知溧阳县(《景定建康志》卷二七)。淳熙九年(一一八二),官枢密院检详诸房文字(《崔舍人玉堂类稿》附录)。范成大诗中多及之。今录诗二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泉州永春人,初名伟,字叔张,号竹坡居士。高宗绍兴二十七年进士。迁国子监簿,进《太祖政要论》。孝宗时除大理丞。时诸卿奏狱空,维之以所隶有狱事未竟,不书名。求补外,出知邵武军,历江西提学,皆有政声。尝与朱熹论学。卒年七十九。有《竹坡居士集》。全宋诗
黄维之,字叔张,号竹坡居士。永春(今属福建)人。高宗绍兴二十七年(一一五七)进士,除太学录,迁国子监簿。除大理丞。知邵武军。后历江西提学。卒年七十九。有《竹坡居士集》,已佚。事见《闽中理学渊源考》卷一二。全宋文·卷四九六二
黄维之,初名伟,以字行,后更字叔张,泉州永春(今福建永春)人。弱冠入太学,屡试占首。绍兴二十七年第进士,除太学录,迁国子监主簿。孝宗时,除大理寺丞。出知邵武军。光宗绍熙初,提举江西常平茶盐。寻以「任情蔑法」论罢。晚号竹坡居士。养闲十年,手不释卷,尝与朱熹论学。卒年七十九。著《太祖政要》十卷,有《竹坡居士集》。见《闽中理学渊源考》卷一二,《宋会要辑稿》选举二六之九、职官七三之二、七三之三,《宋史·艺文志》二,《宋诗纪事补遗》卷四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