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91,分27页显示 上一页 15 16 17 18 19 21 22 23 24 下一页
赵希净(字 无垢 号 静斋 )
刘震孙(字 长卿、长翁 号 朔斋 )
吴子良(字 明辅 号 荆溪 )
王与钧(字 立之 名 与权 )
赵汝谈(字 履常 号 南塘 文恪、文懿 )
孙梦观(字 守叔 号 雪窗 )
汪立信(字 诚甫、成文 号 紫源、紫原 )
程元凤(字 申甫、瑞甫 号 讷斋 文清 )
赵宗洁(字 敏则 )
颜耆仲(字 景英 )
赵时焕(字 文晦、克勤 名 时敏 )
章谦亨(字 牧叔、牧之 号 生佛 )
上官涣酉(字 元之 号 静庵 )
萧立之( 立等 字 斯立 号 冰崖 )
其它辞典(续上)
李丑父( 纲 字 汝砺、艮翁 号 亭山翁、亭山 名 钢 )赵希净(字 无垢 号 静斋 )
刘震孙(字 长卿、长翁 号 朔斋 )
吴子良(字 明辅 号 荆溪 )
王与钧(字 立之 名 与权 )
赵汝谈(字 履常 号 南塘 文恪、文懿 )
孙梦观(字 守叔 号 雪窗 )
汪立信(字 诚甫、成文 号 紫源、紫原 )
程元凤(字 申甫、瑞甫 号 讷斋 文清 )
赵宗洁(字 敏则 )
颜耆仲(字 景英 )
赵时焕(字 文晦、克勤 名 时敏 )
章谦亨(字 牧叔、牧之 号 生佛 )
上官涣酉(字 元之 号 静庵 )
萧立之( 立等 字 斯立 号 冰崖 )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94—1267 【介绍】: 宋兴化军莆田人,原名纲,字汝砺,改字艮翁,号亭山翁。理宗端平二年进士。累官太学博士,迁诸王宫教授。忤丁大全意,罢归。景定元年,以太府丞召,迁秘书郎,进著作郎,权礼部郎官,出提举湖南常平。为人有胸襟,诗文温润清新。有《亭山集》。全宋诗
李丑父(一一九四~一二六七),初名钢,字汝砺,更字艮翁,号亭山,莆田(今属福建)人。理宗端平二年(一二三五)进士。三年,调邵武军司户,历通判福州、建宁府。除太学博士兼沂王府教授。开庆元年(一二五九),为太府寺丞。累迁著作郎,权礼部郎官。景定五年(一二六四),出为湖南提举。咸淳三年卒,年七十四。有《亭山集》,已佚。事见《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六四《李艮翁礼部墓志铭》、明嘉靖《邵武府志》卷四。全宋文·卷七七六○
李丑父(一一九四——一二六七),初名纲,字汝砺,后改名,更字艮翁,莆田(今福建莆田)人。端平二年进士,授邵武户曹,除太学博士。后以太府丞召,迁秘书郎,进著作郎,权礼部郎官。出提举湘南常平,以台疏去。咸淳三年卒,年七十四。见《后村大全集》卷一六四《李艮翁礼部墓志铭》,《竹溪鬳斋续集》卷二四《李公行状》。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七七二五
赵希净(一一九四——一二五一),字无垢,号静斋,衢州西安(今浙江衢州)人。宗室,师展子。嘉定十年进士,历永丰尉、邵武军司户、兴国军司理。官至福建安抚,右文殿修撰。淳祐十一年卒,年五十八。见《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五五《赵公墓志》。
人物简介
全宋诗
刘震孙(一一九七~?),字长卿(《文溪集》卷二《寿安院记》作长翁),号朔斋。挚六世孙。寓蜀。曾知宛陵县。理宗嘉熙元年(一二三七)知湖州。宝祐三年(一二五五)提举广东常平(清乾隆《广东通志》卷二六),景定二年(一二六一)提举江东常平。官至宗正少卿兼中书舍人。事见《清容居士集》卷三三《师友渊源录》。全宋文·卷七七八五
刘震孙(一一九七——一二六八),字长卿(一作长翁),号朔斋,祖籍东平(今山东东平)人,刘挚六世孙,魏了翁之婿。端平初召自蜀,嘉熙元年知安吉州,历知建州、宁国府、福建提刑。宝祐三年为广东提举常平。入为宗正少卿。景定二年除直宝谟阁、江东提举。三年,入为太常少卿、权直舍人院。迁起居郎、兼中书舍人。咸淳二年除秘阁修撰,出为福建提举、转运使,终礼部侍郎。咸淳四年卒。见刘克庄《后村大全集》卷九三《铁壁堂记》,李昴英《文溪集》卷二《寿安院记》,林希逸《竹溪鬳斋十一稿续集》卷五《诸侄约至黄檗》诗注,《癸辛杂识》别集上,《宋史》卷四七四《丁大全传》,《清容居士集》卷三三,雍正《福建通志》卷二一,雍正《广东通志》卷二六,乾隆《江南通志》卷一○二。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97—? 【介绍】: 宋台州临海人,字明辅,号荆溪。少从陈耆卿、叶适学。理宗宝庆二年进士。官至湖南运使、太府少卿。宝祐四年以忤史嵩之罢职,寻卒。有《荆溪集》、《荆溪林下偶谈》。全宋诗
吴子良,字明辅,号荆溪,临海(今属浙江)人。理宗宝庆二年(一二二六)进士。淳祐二年(一二四二)除淮东提举,四年除秘书丞(《南宋馆阁续录》卷七)。五年为两浙转运判官(《咸淳临安志》卷五○)。八年以江南两路转运判官兼权隆兴府。官至太府少卿。宝祐四年(一二五六)因忤史嵩之罢。有《荆溪集》,已佚,今存《荆溪林下偶谈》四卷。《宋元学案》卷五五、民国《临海县志》卷二二有传。今录诗二首。全宋文·卷七八六三
吴子良,字明辅,号荆溪,台州临海(今浙江临海)人。幼从陈耆卿学,长登叶适之门。举宝庆二年进士,淳祐中为朝散大夫、直敷文阁、江南西路转运判官,兼权隆兴府,迁湖南转运使、太府少卿。宝祐四年,以忤史嵩之罢职,寻卒。著有《荆溪集》、《荆溪林下偶谈》(存)。见《南宋馆阁续录》卷七,《宋史翼》卷二九,《宋元学案补遗》卷五五。
人物简介
全宋诗
王与钧(一作与权),字立之,德兴(今属江西)人。宁宗庆元二年(一一九六)进士。理宗宝庆元年(一二二五)除秘书郎。三年,出为湖南提举。绍定元年(一二二八)除浙西提刑(《永乐大典》卷八六四七引《衡州府图经志》)。嘉熙元年(一二三七),以国子祭酒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累官户部侍郎。有《蓝缕集》,已佚。事见《南宋馆阁续录》卷八、九,清同治《饶州府志》卷一四有传。今录诗三首。全宋文·卷六八七六
王与钧,一名与权,字立之,饶州德兴(今江西德兴)人。庆元二年进士。宝庆元年除秘书郎,擢著作佐郎。三年,出任湖南提举,移浙西提刑。嘉熙初以国子祭酒兼国史院编修官,兼实录院检讨官。官终户部侍郎、集英殿修撰。著有《蓝缕稿》七十四卷。见《南宋馆阁续录》卷八、九,《千顷堂书目》卷二九,雍正《江西通志》卷五○,同治《饶州府志》卷一四。又参见今人孔凡礼《见于〈永乐大典〉的若干宋集续考》(载《文史》第二六辑)。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37 【介绍】: 宋宗室,居馀杭,字履常,号南塘。以荫补将仕郎。孝宗淳熙十一年进士。任江西安抚司干办等职。曾佐丞相赵汝愚拥立宁宗。历通判嘉兴府、知无为军,有循吏名。宁宗嘉定六年,金国内乱,献料敌、备边二策。理宗初,因疾去官,杜门著述。端平间,以礼部郎官召,复疏边事及楮法。累官至权刑部尚书。卒谥文恪,一作文懿。于经、子、《通鉴》、《杜诗》皆有注。有《介轩诗集》。全宋诗
赵汝谈(?~一二三七),字履常,号南塘,馀杭(今浙江馀杭西南)人。太宗八世孙。孝宗淳熙十一年(一一八四)进士。调汀州教授,召除太社令。宁宗开禧三年(一二○七)擢秘书正字。嘉定间通判嘉兴府,改知无为军、温州,迁江西提举常平。理宗端平元年(一二三四)迁宗正少卿。权吏部侍郎,升侍读,以言去。三年,起知婺州(清康熙《金华府志》卷一一)。官至权刑部尚书。嘉熙元年卒。有《南塘集》九卷(《千顷堂书目》),已佚。事见《南宋馆阁续录》卷九。今录诗十五首。全宋文·卷六五六六
赵汝谈(?——一二三七),字履常,号南塘,临安府馀杭(今属浙江杭州)人,太宗八世孙。年十五,以大父恩补将仕郎。登淳熙十一年进士第,历添差江西安抚司干办公事。佐丞相赵汝愚定大策。汝愚去国,与弟汝谠力上疏乞留汝愚,斩韩侂胄。历湖北、江西提举常平。理宗立,授江西转运判官。端平初,任礼部郎官,改秘书少监兼权直学士院,迁宗正少卿,权吏部、礼部侍郎,权给事中,权刑部尚书,嘉熙元年卒。后谥文懿。著有《易》、《书》、《诗》、《论语》、《孟子》、《周礼》、《礼记》、《荀子》、《庄子》、《通鉴》、《杜诗》等注及《南塘先生四六》。见《宋史》卷四一三本传,《咸淳临安志》卷六七。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00—1257 【介绍】: 宋庆元慈溪人,字守叔。理宗宝庆二年进士。历知嘉兴府、泉州兼提举市舶,改知宁国府。有户部遣官督赋急如星火,梦观言“宁委官以去,毋病民以留”,力求奉祠,遣官夜遁得免。累迁给事中兼国子监祭酒,权吏部侍郎,奏事抗论益切。求补外,出知建宁府,蠲租税,省刑罚,人以为有古循吏风。俄以疾卒。全宋诗
孙梦观(一二○○~一二五七),字守叔,号雪窗,慈溪(今浙江慈溪东南)人。理宗宝庆二年(一二二六)进士,调桂阳军教授。历知泉州、宁国府、建宁府。官至给事中兼国子祭酒。宝祐五年卒,年五十八。有《雪窗集》二卷。事见《履斋遗稿》卷三《孙守叔墓志铭》。《宋史》卷四二四有传。全宋文·卷七九一二
孙梦观(一二○○——一二五七),字守叔,号雪窗,慈溪(今浙江慈溪)人。宝庆二年进士,调桂阳军教授,累官添差通判严州。召为武学博士、太常寺丞兼诸王府大小学教授,出知嘉兴府、泉州、宁国府。以廉吏迁司农少卿兼资善堂赞读,再迁太府卿,以论罢。复召为起居郎兼侍右侍郎、给事中兼赞读,权吏部侍郎,以集英殿修撰出知建宁府。宝祐五年卒,年五十八。见吴潜《孙守叔墓志铭》(《履斋遗集》卷三,又《雪窗集》附录),《宋史》卷四二四本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00—1274 【介绍】: 宋安丰人,字诚甫,一字成文,号紫源。汪澈从孙。理宗淳祐六年进士。历通判建康府、荆湖制置司参议。累擢权兵部尚书、荆湖安抚制置使、知江陵府。所至兴学校、抚贫苦、募军卒。劝贾似道去安乐、修守备,遭斥而不用。度宗咸淳末,元兵大举伐宋,为江淮招讨使,至高邮,闻似道师已溃,江汉守臣皆望风降遁,失声悲恸,扼吭而卒。全宋诗
汪立信(一二○一~一二七五),字诚甫,号紫源,婺源(今属江西)人。理宗淳祐七年(一二四七)进士(明弘治《徽州府志》卷九)。宝祐五年(一二五七),通判建康府(《景定建康志》卷二四)。历知池州、常州、江州。度宗咸淳间授荆湖安抚制置使兼知江陵府,以移书责贾似道误国罢。恭宗德祐元年,闻似道兵败芜湖,江汉守臣望风降遁,失声三日而死。年七十五。《宋史》卷四一六、《至正金陵新志》卷一三有传。今录诗三首。全宋文·卷七九三○
汪立信(一二○一——一二七五),字诚甫,号紫原,婺源(今江西婺源)人,徙居六安。淳祐元年,借补承信郎。七年,登进士第,授乌江主簿。辟沿江制幕,通判建康府,擢京西提举常平,知昭信军。景定元年,差知池州。又权知常州,改江州、镇江府、潭州。权兵部尚书、荆湖安抚制置使、知江陵府。德祐元年,为端明殿学士、沿江制置使、江淮招讨使,拒元兵,至高邮。宋兵溃芜湖,扼吭而卒,年七十五。赠太傅。见《宋史》卷四一六本传,《至大金陵新志》卷一三上之中。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00—1269 【介绍】: 宋徽州歙县人,字申甫,一字瑞甫,号讷斋。理宗绍定二年进士。为江陵教授。宝祐中累官参知政事,寻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对国本、人才、吏治、财计、备边、爱民等国事大政,多所论列,指陈得失。丁大全谋夺相位,元凤力辞去,提举宫观。开庆间蒙古攻宋,起判平江府兼淮、浙发运使。度宗咸淳三年,再任右丞相兼枢密使,旋被劾罢。卒谥文清。有《讷斋文集》。全宋诗
程元凤(一二○○~一二六九),字申甫,号讷斋,歙县(今属安徽)人。理宗绍定二年(一二二九)进士。宝祐四年(一二五六),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六年,提举洞霄宫(《南宋馆阁续录》卷七)。开庆兵兴,起判平江府。度宗即位,进少保。咸淳三年(一二六七)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四年致仕,五年卒,年七十。有《讷斋集》,已佚。《宋史》卷四一八有传。今录诗十一首。全宋文·卷七九一五
程元凤(一二○○——一二六九),字申甫,徽州(今安徽歙县)人。绍定元年进士,调江陵府教授,历太学、宗学博士,进秘书丞,兼刑部、右司郎官,迁著作郎。上疏指陈时病激切,出知饶州。召拜监察御史,升殿中侍御史,兼侍讲。宝祐初进尚书吏部侍郎兼中书舍人,兼同修国史、实录院同修撰。迁工部尚书。三年,特授同签书枢密院事。进参知政事,寻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六年罢,提举洞霄宫。开庆兵兴,起判平江府,兼淮浙发运使。度宗即位,仍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咸淳四年致仕,次年卒,年七十。著有《讷斋文集》。见程述祖《程公家传》(《新安文献志》卷七五),《宋史》卷四一八《程元凤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括苍人,字敏则。举进士。授浙西常平提举。入为右司郎,每以人才为宰相荐。理宗朝中贵卢必升等擅权用事,无人敢言,宗洁奏乞罢斥之,以肃纪纲。由是名振朝野。居官不受私谒,所至以激浊扬清著声。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漳州龙溪人,字景英。颜彻子。理宗宝庆二年进士。初以荫入官,通判临安府。登第后,除知江阴军,政绩卓著。累官太府少卿。力请祠,提举冲祐观。全宋诗
颜耆仲,字景英,龙溪(今福建漳州龙海市)人。理宗宝庆二年(一二二六)进士。绍定元年(一二二八)知江阴军(明嘉靖《江阴县志》卷一○)。召除太府寺簿,出为淮东提举兼提刑,官至枢密院副都承旨。明嘉靖《龙溪县志》卷八有传。今录诗二首。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湖州人,字牧叔,一字牧之。理宗绍定间为铅山令,为政宽平,人号为佛,家置像而祀。嘉熙二年,除直秘阁,为浙东提刑,兼知衢州。全宋诗
章谦亨,字牧叔,湖州(今属浙江)人。理宗绍定间知铅山县。嘉熙三年(一二三九)为浙东提刑,兼知衢州。清同治《湖州府志》卷七一有传。今录诗八首。全宋文·卷七八七一
章谦亨,字牧之,一字牧叔,湖州(治今浙江湖州)人。嘉定末知泰兴县,绍定间为信州铅山令,为政宽平,人号为生佛。端平初任干办诸司审计司。嘉熙三年除直秘阁、浙东提刑、兼知衢州,风采为一时所称。见《宝庆会稽续志》卷二,《宋史全文》卷三二,嘉靖《铅山县志》卷九,《吴兴备志》卷一三,《宋诗纪事小传补正》卷四。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邵武人,字元之。宁宗嘉定元年进士。历庐州观察推官、知真州兼淮南运判、将作监、大理卿。理宗绍定、淳祐间两忤时相,闲居十九年。晚迁起居舍人,极言无隐,卒为当道所忌。宝祐二年以集英殿修撰致仕。全宋诗
上官涣酉,字元之,号静庵,邵武(今属福建)人。宁宗嘉定元年(一二○八)进士,调蕲春尉,累官通判镇江府。理宗宝庆初知真州兼淮南转运判官。端平三年(一二三六),知池州兼提举江东常平茶盐。淳祐元年(一二四一),除右漕郎官,累迁起居舍人。宝祐二年(一二五四)致仕。事见清道光《福建通志》卷一七九,明嘉靖《邵武府志》卷八有传。
人物简介
全宋诗
萧立之(一二○三~?)(生年据本集卷下《壬午元日试笔……》“年似渭滨人样子”、“记前壬午甫能冠”推定),原名立等,字斯立,号冰崖,宁都(今属江西)人。理宗淳祐十年(一二五○)进士。历知南城县,南昌推官,通判辰州。宋亡归隐。有《冰崖诗集》二十六卷,已佚。明弘治十八年九世孙敏辑刊《冰崖公诗拾遗》三卷。事见本集末附萧敏《识后》,明嘉靖《赣州府志》卷九有传。 萧立之诗,以《四部丛刊》影印明弘治十八年刻本为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