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11,分28页显示   2  3  4  5 下一页
词典
等闲
某等
一等
等事
此等
五等
尔等
等第
三等
平等
等人
人等
等是
二等
等差
《國語辭典》:等閒  拼音:děng xián
1.平常、平凡、无足轻重的。《初刻拍案惊奇》卷五:「看他容颜衣服,决不是等閒村落人家的。」
2.随便、不留意。唐。白居易〈琵琶行〉:「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閒度。」宋。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词:「莫等閒、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也作「等闲」。
3.无端。宋。欧阳修〈南歌子。凤髻金泥带〉词:「等閒妨了绣功夫,笑问双鸳鸯字、怎生书。」
4.一般。宋。朱熹春日〉诗:「等閒识得春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5.照常。唐。章碣 城南偶题诗:「野水不知何处去,游人却是等閒来。」
《國語辭典》:某等  拼音:mǒu děng
我们。《文选。任昉。百辟劝进今上笺》:「某等不达通变,实有愚诚。」《初刻拍案惊奇》卷一:「某等兄弟,天数派定,宜在君家听令。」
分類:我们
《國語辭典》:一等  拼音:yī děng
1.第一级。《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八:「却是这件事,偏是天下一等聪明的,要落在圈套里,不知何故?」《儒林外史》第一九回:「考过,宗师著实称赞,取在一等第一。」
2.一个等级。《宋史。卷六。真宗本纪一》:「诏两京死罪以下递减一等,缘山陵役民赐租有差。」《红楼梦》第四三回:「我们不敢和老太太并肩,自然矮一等,每人十六两罢了。」
3.一层台阶。《论语。乡党》:「出,降一等,逞颜色,怡怡如也。」清。毛奇龄〈复陆雅坪编修问降一等书〉:「夫阑阶邋级与堂上通呼吸,已属怪事,而况限之在降阶一等之地。」
4.一种、一些。《红楼梦》第四三回:「当时有一等势利人,见荣府十二、三岁的公子作的,录出来各处称颂。」《初刻拍案惊奇》卷八:「有一等做举人秀才的,呼朋引类,把持官府。」
5.平等、相同。晋。王嘉《拾遗记》卷九:「崇尝择美容姿相类者十人,装饰衣服大小一等。」
《漢語大詞典》:等事
犹待事。管子·心术下:“慕选者所以等事也,极变者所以应物也。”参阅 裴学海 《古书虚字集释》卷六。
《漢語大詞典》:此等
这种。二刻拍案惊奇卷九:“﹝ 朱晦翁 ﹞自家道:‘此等锄强扶弱的事,不是我,谁人肯做?’”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上·结构》:“此等词曲,幸而出自 元 人若出我辈,则群口訕之,不识置身何地矣。” 鲁迅 《二心集·〈进化和退化〉小引》:“我们生息于自然中,而于此等自然大法的研究,大抵未尝加意。”
分類:这种
《漢語大詞典》:五等
(1).五个等级。礼记·王制:“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五等。”孟子·万章下:“天子一位、公一位、侯一位、伯一位、子男同一位,凡五等也。” 孙奭 疏:“孟子所言 周 制,《王制》所言 夏 商 之制也。”
(2).特指五等之爵。 唐 韩愈 《晋公破贼回重拜台司以诗示幕中》诗:“将军旧压三司贵,相国新兼五等崇。”
《國語辭典》:尔等(爾等)  拼音:ěr děng
你们。《五代史平话。晋史。卷下》:「天子怎是尔等贩弄的物?晋阳之降,实出穷迫。」《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今将择个好日子分与尔等,每人一对,做个镇家之宝。」
分類:你们
《國語辭典》:等第  拼音:děng dì
等级次第。如:「这次的成绩你拿到什么等第?」《宋史。卷一七七。食货志上五》:「凡当役人户,以等第出钱,名免役钱。」
《國語辭典》:三等  拼音:sān děng
第三级。如:「三等客车」。
《國語辭典》:平等  拼音:píng děng
1.彼此同等、相等。《文明小史》第一八回:「无论他是什么人,我等皆当平等相看,把他引而进之,岂宜疏而远之?」
2.县名。在河南省洛阳县西南,位于伊河之西。
《國語辭典》:等人  拼音:děng rén
1.同辈之人。《三国志。卷一八。魏书。二李臧文吕许典二庞阎传。典韦》:「时西面又急,韦进当之,贼弓弩乱发,矢至如雨,韦不视,谓等人曰:『虏来十步,乃白之。』」
2.等候他人。如:「我在门口等人,你先进去。」
《漢語大詞典》:人等
众人,许多人。《初刻拍案惊奇》卷五:“尚书夫人及姑姨姐妹合衙人等,看见了 德容小姐 ,恰似梦中相逢一般。” 茅盾 《子夜》三:“ 吴 府的上下人等,一切都准备好了,专等那口棺材来,就可以把这一天的大事了结。”
《漢語大詞典》:等是
同样是;都是。 南朝 宋 宗炳 《明佛论》:“等是人也,背辙失路,蹭蹬长往,而永没九地,可不悲乎!”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二:“但 载 ( 元载 )贪甚,等是死,而 载 不如吾,吾得死於忠耶。” 宋 苏轼 《和子由除夜元日省宿致斋》:“等是新年未相见,此身应坐不归田。” 元 刘因 《人月圆》曲:“古今多少,荒烟废垒,老树遗臺, 太行 如礪, 黄河 如带,等是尘埃。”
分類:等是同样
《国语辞典》:二等  拼音:èr děng
1.两个等级。《史记。卷一七。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序》:「汉兴,序二等。高祖末年,非刘氏而王者,若无功上所不置而侯者,天下共诛之。」
2.次于一等的等级。如:「二等兵」、「二等舱」。
《國語辭典》:等差  拼音:děng chā
等级由上而下,按次序降低。《汉书。卷九二。游侠传。序》:「自卿大夫以至于庶人各有等差,是以民服事其上,而下无觊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