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规造(規造)
筹划制作;规划建造。 明 张凤翼 《红拂记·太原王气》:“我素有大志,见天下将乱,昔广蓄貲财,规造繻券,或龙战二三十载,意欲建少功业。”《东周列国志》第八十回:“ 范蠡 乃观天文,察地理,规造新城。”
《漢語大詞典》:鹾策
对盐务的筹划。筴,同"策"。
分類:盐务筹划
《漢語大詞典》:密略
秘密计划,周密筹划。《三侠五义》第二回:“ 包公 去后,贤人独坐房中,心里暗想:‘叔叔婶婶所做之事,深谋密略,莫説三弟孩提之人难以揣度,就是我夫妻二人也难测其阴谋。’”
《漢語大詞典》:区节(區節)
筹划,调度。 清 王夫之 《家世节录》:“会同里 刘黄公 昊 请於廷,修 南岳庙 ,部推公能,檄入 川 採木,归督造庙,岿然帝制,崇丽冠五岳,所费不过五千金,皆公所区节也。”
分類:筹划调度
《漢語大詞典》:运筹决策(運籌決策)
筹划情况,拟订作战策略。《三国演义》第四七回:“ 赤壁 鏖兵用火攻,运筹决策尽皆同。”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二:“若非朕运筹决策,力飭水师取 岳州 ……则疆宇几不可问。” 郑观应 《盛世危言·练兵》:“所以当水陆军提督者……犹备有参佐数员,常与运筹决策,以资歷练而审机宜。”
《漢語大詞典》:妥筹(妥籌)
妥善筹划。 杨玉如 《辛亥革命先著记》第六章第三节:“并须先在本司令部计算各部队报来人数,妥筹办理。”
分類:妥善筹划
《漢語大詞典》:统筹兼顾(統籌兼顧)
通盘筹划,照顾全局。 欧阳予倩 《忠王李秀成》第一幕:“不是这样统筹兼顾, 天京 一定难保。”
《漢語大詞典》:通计熟筹(通計熟籌)
全面考虑,仔细筹划。 清 林则徐 《报告抵粤日期并体察洋面堵截趸船情形折》:“拟於旬日之间出赴中路之 虎门 、 澳门 等处,与水师提臣 关天培 乘船周览,以便相机度势,通计熟筹。”
《国语辞典》:谋夫孔多(谋夫孔多)  拼音:móu fū kǒng duō
孔,很。谋夫孔多指筹划计策的人很多。比喻谋事者虽多但都不是贤能人士。《诗经。小雅。小旻》:「谋夫孔多,是用不集。」
分类:筹划计策
《国语辞典》:密集部署  拼音:mì jí bù shù
1.积极准备、筹划。如:「警方正密集部署扫黄行动。」
2.八○年代美国部署洲际弹道的新观念。根据这种观念,当时雷根总统决定在怀俄明州,一个面积只有十五平方英里的小地区内部署全部MX飞弹。
《国语辞典》:所谋辄左(所谋辄左)  拼音:suǒ móu zhé zuǒ
筹划的事情总是不顺利。如:「他最近事事不顺,所谋辄左,所以心情较差。」
《国语辞典》:共商大计(共商大计)  拼音:gòng shāng dà jì
共同商议,筹划计策。如:「此事非同小可,必须尽快通知有关人员,大家齐聚一堂,共商大计。」
《国语辞典》:藉箸代筹(藉箸代筹)  拼音:jiè zhù dài chóu
箸,筷子。筹,筹划。「藉箸代筹」指借所用的筷子当筹码来计量规划。语本《史记。卷五五。留侯世家》:「张良从外来谒。汉王方食,曰:『子房,前!客有为我计桡楚权者。』具以郦生语告,曰:『于子房何如?』良曰:『谁为陛下画此计者?陛下事去矣。』汉王曰:『何哉?』张良对曰:『臣请藉前箸为大王筹之。』」后比喻代人谋划策略。如:「如果经理如不嫌弃,我愿藉箸代筹,略尽棉薄之力。」
《国语辞典》:衣食之谋(衣食之谋)  拼音:yī shí zhī móu
筹划维持生活的计画。宋。陆游〈谢参政启〉:「比坐啼号之迫,浪为衣食之谋。投檄无缘,强颜可笑。」
《漢語大詞典》:自出心裁
谓出于自己心中的设计或筹划。多指诗文、技艺等的构思有独创性。红楼梦第八四回:“前年我在任上时,还出过‘惟士为能’这个题目。那些童生都读过前人这篇,不能自出心裁,每多抄袭。” 清 袁枚 《复家实堂》:“谨守八家空套,不自出心裁,五弊也。” 叶圣陶 《四三集·一桶水》:“他们有的看人家的样,有的自出心裁,给一切东西找个新的适当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