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短笺
亦作“ 短笺 ”。 简短的信函。 唐 刘禹锡 《送陆侍御归淮南使府五韵》:“曾忝 扬州 荐,因君达短牋。” 萧乾 《一本褪色的相册·斯诺与中国新文艺运动》:“随同许多珍物,包括几封 鲁迅 先生的短笺,悉数毁于 汉口 法 租界的战火中了。”
分類:简短信函
《漢語大詞典》:寸笺(寸箋)
简短的书信。 明 高明 《琵琶记·拐儿绐误》:“匆匆的聊附寸笺,草草伏乞尊照不宣。” 鲁迅 《书信集·致高良富子》:“特上寸笺,以申谢悃。”
分類:简短书信
《漢語大詞典》:疏引
断断续续地叫。 南朝 梁 沈约 《愍衰草赋》:“秋鸿兮疏引,寒鸟兮聚飞。” 唐 骆宾王 《在狱咏蝉》诗序:“每至夕照低阴,秋蝉疏引,发声幽息,有切尝闻。”
旧时募捐簿前的简短的说明文字。《醒世姻缘传》第三一回:“砌了一本缘簿,里边使了连四白纸,上面都排列了红签,外边用蓝绢做了壳叶,签上标了‘万民饱德’四个楷字。自己做了一篇疏引。”
《國語辭典》:小简(小簡)  拼音:xiǎo jiǎn
1.略微怠慢简省。《后汉书。卷七八。宦者列传。单超》:「单超、左悹前诣河南尹不疑,礼敬小简,不疑收其兄弟送洛阳狱,二人诣门谢,乃得解。」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政事》:「丞相尝夏月至石头看庾公,庾公正料事,丞相云:『暑可小简之。』」
2.简短的信札。如:「旅美小简」。《董西厢》卷四:「纸窗儿前,照台儿后,一封儿小简,掉在纤纤手。」
《國語辭典》:小引  拼音:xiǎo yǐn
置于文章或书籍前的简短说明。用以记述著作缘起,并引出正文。如:「这篇文章写得很精彩,可作为这本书的小引。」
《漢語大詞典》:短封
简短的书信。 唐 骆宾王 《艳情代郭氏答卢照邻》诗:“无那短封即疏索,不在长情守期契。” 陈熙晋 笺注:“短封,犹言短书也。”
分類:简短书信
《國語辭典》:尺锦(尺錦)  拼音:chǐ jǐn
比喻简短而美妙的文章。《南朝梁。刘孝绰。答东湘王书》:「近虽预观尺锦,而不睹金玉。」
《國語辭典》:寸札  拼音:cùn zhá
简短的信函。南朝梁。王僧孺 与何炯书:「傥不以垢累,时存寸札,则虽先犬马,犹松乔焉。」
分類:简短信札
《漢語大詞典》:小论(小論)
(1).细碎的言论。太平御览卷六○二引 汉 桓谭 新论:“通才著书以百数,惟 太史公 为广大,其餘皆藂残小论,不能比之 子云 所造《法言》太玄经也。” 汉 应劭 《风俗通·正失·燕太子丹》:“ 丹 实好士,无所爱恡也,故閭阎小论飭成之耳。”
(2).简短议论。宅经卷上:“一室之中,亦有善恶;大者大説,小者小论。”
(3).古时 吐蕃 副相。论,藏文blon, 吐蕃 王族、大臣。旧唐书·吐蕃传上:“其国人号其王为赞普,相为大论、小论,以统理国事。”
《国语辞典》:短序  拼音:duǎn xù
文章或书籍前面的简短序文。
《國語辭典》:口令  拼音:kǒu lìng
1.于作战、军队操练或做体操时,以简短的术语所下达的口头命令。《文明小史》第五六回:「两面奏起军乐,洋教习一马当先,喊著德国操的口令。」
2.一种用以识别敌我的口头暗号。
《國語辭典》:短简(短簡)  拼音:duǎn jiǎn
简短的书信。如:「虽然只是一封短简,却宽慰了他那高悬的焦心。」
《漢語大詞典》:寸函
简短的书信。自谦之词。 鲁迅 《书信集·致黎烈文》:“晚间曾寄寸函,夜里又做一篇。”
《漢語大詞典》:喝破
谓用简短有力的话语来揭穿说破。《三国演义》第四回:“ 布 对 卓 曰:‘适来 曹操 似有行刺之状,及被喝破,故推献刀。’” 茅盾 《子夜》十一:“ 赵伯韬 耸耸肩膀冷笑着,一口就喝破了 刘玉英 的秘密。”
《國語辭典》:标语(標語)  拼音:biāo yǔ
为宣传而张贴的词句。通常语句简短、精鍊、意义明显。如「快快乐乐的出门,平平安安的回家」,可用以宣导交通安全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