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简炼(簡煉)
简要精练。 冰心 《三寄小读者》四:“借鉴前人的文章诗词,至少可以丰富我们的词汇,使得我们在写情写境的时候,可以写得更简炼些,更鲜明些,更生动些。” 袁鹰 《十月长安街》:“在那段日子里,战友相逢,知心倾诉,总是用最简炼的语言,含蓄地然而坚定地表达彼此的心情。”
《國語辭典》:牖中窥日(牖中窺日)  拼音:yǒu zhōng kuī rì
牖,窗户。牖中窥日指从窗内看太阳。比喻见识狭隘、浅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北人看书,如显处视月;南人学问,如牖中窥日。」
《漢語大詞典》:主诉
医学上指病人对自我感觉最痛苦的病情的简要叙述
主要的诉讼
《漢語大詞典》:帐略(帳略)
简要的帐目。《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七回:“见了 继之 ,不免一番叙别,然后把在 京 在 津 各事,细细的説了一遍,把帐略交了出来。”
分類:简要帐目
《國語辭典》:要而言之  拼音:yào ér yán zhī
简明扼要的说来。《文选。陆机。五等论》:「且要而言之,五等之君为己思治,郡县之长为利图物。」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四四。太一帝君太丹隐书》:「要而言之,从人顶上直下一寸为太极宫。」
分類:简要说来
《国语辞典》:甄烦就简(甄烦就简)  拼音:zhēn fán jiù jiǎn
区别复杂、琐碎,选择简要而便于施行的。《魏书。卷七九。范绍传》:「绍量功节用,甄烦就简,凡有赐给,千匹以上,皆别覆奏,然后出之。」
《漢語大詞典》:辨约(辨約)
明白简要。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定势:“断辞辨约者,率乖繁縟。” 詹鍈 义证:“《议对》篇:‘文以辨洁为能,不以繁縟为巧。’”
《漢語大詞典》:版本记录
也称“版权页”。书刊中说明出版情况的简要记载。是出版单位向读者和国家版本部门、发行单位等提供的版本资料。一般印于封底或扉页背面。包括书名、作者(译者、绘制者、编选者)、出版者、印刷者、发行者、出版年月、版次、印次、印数、开本、印张、字数、插页数、书号、定价等。
《國語辭典》:代电(代電)  拼音:dài diàn
一种体裁仿电报模式的公文。内容简要,用快邮传递,取其简便,兼示紧要。
《漢語大詞典》:辞简义赅(辭簡義賅)
文辞简要,意义完备。清史稿·刑法志一:“诸臣以律文昉自《唐律》,辞简义賅,易致舛讹,於每篇正文后增用总注,疏解律义。”
《漢語大詞典》:内容提要
介绍图书内容的简要说明。又名“内容简介”。一般印于封面或内封等后面。
《國語辭典》:疏而不漏  拼音:shū ér bù lòu
语本《老子》第七三章:「天网恢恢,疏而不失。」后以疏而不漏比喻法网虽宽大松散,但绝不会让犯罪者逃脱。《北史。卷九四。高丽列传》:「暨箕子避地朝鲜,始有八条之禁,疏而不漏,简而可久,化之所感,千载不绝。」明。无名氏《寻亲记》第三三出:「天网疏而不漏,张敏这厮呵!你为人太不悛,从前作过,赦后结冤,万剐凌迟谁见怜!」亦指内容简要却不遗漏。《隋书。卷一八。律历志下》:「疏而不漏,纲要克举。」唐。刘知几《史通。卷五。补注》:「范晔之删后汉也,简而且周,疏而不漏,盖云备矣。」
《國語辭典》:删繁就简(刪繁就簡)  拼音:shān fán jiù jiǎn
删除繁杂的部分,使其简明。《清史稿。卷二七一。王鸿绪传》:「因臣原衔食俸,比二臣得有馀暇,删繁就简,正谬订讹。如是数年,汇分成帙。」《镜花缘》第八九回:「都像这样,却也不难,大约删繁就简,只消八百韵也就够了。」也作「删芜就简」、「芟繁就简」。
《漢語大詞典》:简约详核(簡約詳核)
简要翔实。 清 王韬 瓮牖馀谈·西儒实学:“言舆地形质之学,则有 慕维廉 之《地理全志》上下编,上编纪载时事,析论情势,尤称简约详核焉。”
分類:简要翔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