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23
词典
2
分类词汇
21
共21,分2页显示
1
2
2
下一页
分类词汇
虬龙
云书
垂珠
篆额
篆书
烟篆
篆铭
篆体
隶行
遗篆
篆章
篆蜗
隶省
赐篆
颉篆
《國語辭典》:
虬龙(虯龍)
拼音:
qiú lóng
1.一种古代神话传说中的龙。《楚辞。屈原。天问》:「焉有虬龙,负熊以游?」《文选。左思。吴都赋》:「比饰虬龙,蛟螭与对。」
2.形容盘旋曲折的道路。宋。
苏轼
后赤壁赋
:「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
分類:
虬龙
盘曲
盘屈
树枝
篆字
《漢語大詞典》:
云书(雲書)
(1).称佛道的典籍。 北周
庾信
《陕州弘农郡五张寺经藏碑》
:“琅笈云书,金绳玉检。”
《
云笈七籤
》
卷七:“云书谓之云篆。”
(2).篆字。篆字笔画如云,故称。 唐
皎然
《同颜使君真卿岘山送李法曹阳冰西上献书时会有诏征赴京》
诗:“云书捧日去,鹤版下天来。” 唐
王炎
《葬西施挽歌》
:“西望 吴王 国,云书凤字牌。”
分類:
篆字
佛道
典籍
笔画
如云
《漢語大詞典》:
垂珠
(1).珠串下垂。 战国
宋玉
《讽赋》
:“主人之女翳承日之华,披翠云之裘,更被白縠之单衫,垂珠步摇。” 晋
孙绰
《游天台山赋》
:“建木灭景於千寻,琪树璀璨而垂珠。” 唐
李白
《金陵城西楼月下吟》
:“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
(2).悬挂的珠串。 明
刘基
《郁离子·九难》
:“叶如车轮,实若垂珠。”
(3).篆书字体之一。形似垂珠,称垂珠篆字。
分類:
悬挂
篆书
珠串
书字
下垂
字体
垂珠
篆字
《國語辭典》:
篆额(篆額)
拼音:
zhuàn é
题篆文在碑额上。《旧唐书。卷一九○下。文苑传下。李华传》:「华尝为鲁山令元德秀墓碑,颜真卿书,李阳冰篆额,后人争模写之,号为『四绝碑』。」
分類:
篆字
字书
书写
碑额
《國語辭典》:
篆书(篆書)
拼音:
zhuàn shū
书体名:(1)广义的篆书,是指隶书以前的所有书体,包括甲骨文、金文、籀文、六国文字及小篆等;狭义的篆书则指大篆及小篆。相传大篆为周宣王太史籀所作;小篆为李斯取史籀大篆省改而成。现今所称的篆书,则多指小篆而言。(2)王莽时六书之一,即小篆。
分類:
篆书
大篆
篆字
小篆
王莽
六体
体书
《漢語大詞典》:
烟篆(煙篆)
亦作“烟篆”。 指香、香烟等的烟缕。因形似圆曲的篆字,故称。 鲁迅
《野草·一觉》
:“我疲劳着,捏着纸烟……烟篆在不动的空气中上升,如几片小小夏云,徐徐幻出难以指名的形象。” 钱锺书
《围城》
六:“ 辛楣 新学会一种姿态,听话时躺在椅子里闭了眼睛,只有嘴边烟斗里的烟篆表示他并未睡着。”参见“ 香篆 ”。
分類:
香烟
烟缕
篆字
《國語辭典》:
香篆
拼音:
xiāng zhuàn
1.篆文状的盘香。点燃可用来计测时间。宋。洪刍《香谱。卷下。百刻香》:「近世尚奇者作香篆,其文准十二辰,分一百刻,凡燃一昼夜已。」也称为「篆香」。
2.香烟袅袅,有如篆字的形状。宋。
赵令畤
思远人。素玉朝来有好怀
词:「深院落,小楼台,玉盘香篆看徘徊。」
分類:
香名
焚香
篆文
烟缕
曲折
《漢語大詞典》:
篆铭(篆銘)
(1).用篆字所刻的铭文。
《
梁书·刘之遴传
》
:“有篆铭云:‘ 秦 容成侯 适 楚 之岁造。’”
(2).铭刻。比喻牢记。 刘亚洲
《秦宫月》
一:“父王之言,臣儿句句篆铭心中。”
分類:
铭刻
篆字
牢记
铭文
《漢語大詞典》:
篆体(篆體)
篆字的书体。汉字书体的一种。
《
北史·江式传
》
:“﹝ 江式 ﹞篆体尤工, 洛京 宫殿诸门版题,皆 式 书也。”
分類:
篆体
篆字
书体
汉字
字书
《漢語大詞典》:
隶行(隸行)
汉字隶变的一种。篆字结构移动后的隶定,称“隶行”。
分類:
汉字
篆字
结构
移动
《漢語大詞典》:
遗篆(遺篆)
(1).指古文字或古籍。因 先秦 古籍多用篆字,故称。 南朝 梁 沈约
《和竟陵王抄书》
:“ 汉 壁含遗篆,名山多逸词。” 宋
梅尧臣
《雷逸老以仿石鼓文见遗因呈祭酒吴公》
诗:“心喜遗篆犹在傍,以臼易臼庸何伤。” 清 胡其毅
《题传经堂赠卓大传》
诗:“ 鸿都 劫火悲遗篆, 苕水 春星护下帷。”
(2).指散失的古文字或古籍。
《
魏书·礼志二
》
:“暨 秦 燔
《
诗
》
《
书
》
,鸿籍泯灭。 汉 氏兴,求拾缀遗篆。” 唐
高俭
《文思博要序》
:“搢绅先生聚蠧简於内,輶轩使者採遗篆於外。”
分類:
散失
古文字
古籍
篆字
《漢語大詞典》:
篆章
用篆字所刻的印章。 清
刘大櫆
《赠张絅儒序》
:“余贫且贱,既一意专攻於文学,而又以其餘旁及 秦 汉 以来大小之篆章。”
分類:
篆字
印章
《漢語大詞典》:
篆蜗(篆蝸)
像篆字形的蜗牛。 金 元好问
《玉堂》
诗:“玉堂阴合冷窗纱,雨过银泥引篆蜗。” 清
阮元
《小沧浪笔谈》
卷一:“槛曲看盘鹤,墙阴认篆蜗。”
分類:
篆字
字形
蜗牛
《漢語大詞典》:
隶省(隸省)
汉字隶变的一种。篆字简省后的隶定称“隶省”。 宋
郭忠恕
《
佩觿
》
卷上:“ 唐 玄度 以弁互为隶省,其不典有如此者。”
分類:
汉字
篆字
简省
《漢語大詞典》:
赐篆(賜篆)
皇帝给以题篆字。 宋
苏轼
《谢宣召入院状》
之一:“玉堂赐篆,仰 淳化 之弥文;宝带重金,佩 元丰 之新渥。”
《
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宝元元年
》
:“ 皇祐 中,帝为篆其﹝ 王曾 ﹞墓碑曰‘旌贤之碑’,后又改其乡曰 旌贤 。大臣碑得赐篆自 曾 始。”
分類:
给以
篆字
帝王
《漢語大詞典》:
颉篆(頡篆)
指 秦 李斯 所作
《
仓颉篇
》
中的小篆字体。 元
雅琥
《上执政四十韵》
:“历法 羲 经秘,书文 頡 篆新。”
分類:
李斯
小篆
篆字
字体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