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大詞典》:云篆(雲篆)
(1).道家符箓。亦借指道家典籍。 南朝 梁 陶弘景 《吴太极左仙公葛公之碑》:“云篆龙章之牒,炳发於林岫。” 前蜀 杜光庭 《胡常侍修黄箓斋词》:“金科玉律,云篆瑶章,先万法以垂文,具九流而拯世。” 清 厉荃 《事物异名录·仙道·道书》:“道家字,名云篆,又曰云书。”
(2).指焚香时缭绕的烟气。 宋 程俱 《夜坐》诗:“青灯耿耿夜何其,云篆吐兰初一线。” 宋 侯寘 《柳梢青·送吕子绍守峡》词:“帘捲湘鬟,香飞云篆,叵看轻别。”
(3).谓形如篆书的云。《宋史·乐志十四》:“虹辉灿烂,云篆绸繆。”
(2).指焚香时缭绕的烟气。 宋 程俱 《夜坐》诗:“青灯耿耿夜何其,云篆吐兰初一线。” 宋 侯寘 《柳梢青·送吕子绍守峡》词:“帘捲湘鬟,香飞云篆,叵看轻别。”
(3).谓形如篆书的云。《宋史·乐志十四》:“虹辉灿烂,云篆绸繆。”
《漢語大詞典》:炉篆(爐篆)
《高级汉语词典》:袅篆
指香的烟缕
《漢語大詞典》:烟篆(煙篆)
亦作“烟篆”。 指香、香烟等的烟缕。因形似圆曲的篆字,故称。 鲁迅 《野草·一觉》:“我疲劳着,捏着纸烟……烟篆在不动的空气中上升,如几片小小夏云,徐徐幻出难以指名的形象。” 钱锺书 《围城》六:“ 辛楣 新学会一种姿态,听话时躺在椅子里闭了眼睛,只有嘴边烟斗里的烟篆表示他并未睡着。”参见“ 香篆 ”。
《漢語大詞典》:金篆
(1).钟鼎上所铸的篆文。也泛指篆书、篆刻。 南朝 梁元帝 《请于州置学校表》:“洎乎 秦 焚金篆, 周 亡玉镜,羣言争乱,诸子相腾。” 唐 长孙无忌 《进律疏表》:“大夫之述三言,金篆腾其高轨。” 此山贳冶子 释文:“金篆者, 秦 以前未有隶、楷,故字皆用篆,言篆字而以金铸之鐘鼎而纪其功也。” 唐 皮日休 《鲁望戏题书印囊奉和次韵》:“金篆方圆一寸餘,可怜银艾未思渠。”
(2).篆文弯曲如烟,因比喻缭绕之香烟。 元 马祖常 《试院杂题》诗之五:“画阁薰香金篆鬱,银臺烧烛玉虫齐。” 元 李唐宾 《风入松》曲:“重重帘幕闲清昼,金篆小烟缕初长。” 明 单本《蕉帕记·采真》:“等待月明金篆裊,定教风送玉人来。”
(2).篆文弯曲如烟,因比喻缭绕之香烟。 元 马祖常 《试院杂题》诗之五:“画阁薰香金篆鬱,银臺烧烛玉虫齐。” 元 李唐宾 《风入松》曲:“重重帘幕闲清昼,金篆小烟缕初长。” 明 单本《蕉帕记·采真》:“等待月明金篆裊,定教风送玉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