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篆工
刻字工匠。刻字多用篆体字。例如:又谋诸篆工。——·刘基《郁离子·千里马篇》
《漢語大詞典》:篆虫(篆蟲)
犹篆书。形容篆书形体曲屈如虫。 明 无名氏 《精忠记·赏春》:“笔底龙蛇走篆虫,胸中豪气贯长虹。”
《骈字类编》:图篆(图篆)
周书文帝元皇后传:在昔皇王。膺乾御历。内政为助。昭被图篆。
《漢語大詞典》:竹篆
指写在竹简上的蝌蚪文。蝌蚪文又称蝌蚪篆。 清 朱彝尊 《罗浮蝴蝶歌》:“我曾南游 南海 披图经, 朱明之洞 恨未探幽扃,一寸二寸花开菖蒲节,千个万个竹篆蝌斗形。”
《骈字类编》:上篆
北史江式传:式撰集字书,号曰古今文字,凡四十卷。大体依许氏说文为本,上篆下隶。
《國語辭典》:摄篆(攝篆)  拼音:shè zhuàn
代理或兼理官职。明。唐寅〈廖通府帐词启〉:「某忝同僚寀,猥摄篆、应宿之司。」
《漢語大詞典》:素篆
书卷上的文字。周书·儒林传·沈重:“及青緗起焰,素篆从风。” 唐 骆宾王 《咏雪》:“含辉明素篆,隐迹表祥轮。” 陈熙晋 笺注:“暗用 孙康 映雪事。”
分類:书卷文字
《骈字类编》:妙篆
庾信答移市教:张楷硕儒,尚移弘农之市;宜官妙篆,犹致酒垆之客。
《漢語大詞典》:瑶篆
篆文的美称。 南朝 梁 江淹 《萧太尉子侄为领军江州兗州豫州淮南黄门谢启》:“鸿品清饰,已蔼金图;秀鼎号铭,共茂瑶篆。”
分類:篆文
《漢語大詞典》:篆意
篆书的笔意。北史·江式传:“ 晋 世 义阳王 典祠令 任城 吕忱 表上《字林》六卷,寻其况趣,附记 许慎 説文,而按偶章句,隐别古籀奇惑之字,文得正隶,不差篆意也。”
分類:篆书笔意
《漢語大詞典》:鹤篆(鶴篆)
鹤的爪印。其形迹如同篆书,因称。 明 唐寅 《和沈石田落花诗》之十五:“鹤篆遍书苔满径,犬声遥在月明邨。”
《漢語大詞典》:封篆
旧时官署于岁暮年初停止办公之称。官印多为篆文,停止办公即不用印,故名。 清 沈复《浮生六记·坎坷记愁》:“封篆出署, 张禹 招寓其家。” 清 袁枚 《随园诗话补遗》卷二:“ 尹公 晚年,好平章餚饌之事,封篆餘閒,命余遍尝诸当事羹汤,开单密荐。”参见“ 封印 ”。
《國語辭典》:封印  拼音:fēng yìn
1.封存官印,表示停止办公,为古代官署的年假。清代官署延为一个月,自十二月下旬至次年正月下旬,一个月中为各单位停止办公的时期,称为「封印」。
2.文件封缄加盖印记。《晋书。卷六六。陶侃传》:「军资器仗牛马舟船皆有定簿,封印仓库,自加管钥。」
《漢語大詞典》:散篆
形容缭绕升腾的香烟。 宋 晁补之 《同鲁直和普安院壁上苏公诗》:“散篆縈帘额,留云暗井眉。”
《漢語大詞典》:蝌篆
见“ 蝌斗篆文 ”。
《漢語大詞典》:蝌斗篆文
即蝌蚪书。《花月痕》第四八回:“ 瑶华 接过手看,锦册中间篆书‘縹緲宫祕籙’五字,展开与 采秋 同看,见是云螭五色綾,写蝌斗篆文。”亦省称“ 蝌篆 ”。 清 吴伟业 《海狮》诗:“文身疑蝌篆,长髻学螺旋。”参见“ 蝌蚪书 ”。
分類:蝌蚪书
《韵府拾遗 铣韵》:露篆
释大䜣诗:文石露篆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