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饩食(餼食)
米粮等食品。新唐书·百官志二:“司饎、典饎、掌饎,各二人,掌给宫人餼食、薪炭,皆有等级。” 明 何景明 《先考梅溪公行状》:“视其符,给餼食,餘无所与。”
分類:米粮食品
《国语辞典》:米烂成仓(米烂成仓)  拼音:mǐ làn chéng cāng
整个仓库的米粮,都閒置得腐烂了。形容有钱人的豪奢浪费。《儒林外史》第六回:「真个是钱过北斗,米烂成仓。」
《国语辞典》:官收官兑(官收官兑)  拼音:guān shōu guān duì
由官府徵收,并亲自将兑领的米粮装运上船。《六部成语注解。户部》:「官收官兑:由官徵收,亲兑入舟也。」
《国语辞典》:宁分数斗,莫增一口(宁分数斗,莫增一口)  拼音:níng fēn shù dǒu,mò zēng yī kǒu
(谚语)宁可多分给别人几斗米粮,也不要增添一个人口吃饭。劝人精简人口,节省消耗。明。徐霖《绣襦记》第二八出:「你并无一长可取,又无门路可投,自古道:『宁分数斗,莫增一口。』你今休怪,当场出丑。」
《国语辞典》:本色银(本色银)  拼音:běn sè yín
清时收租,按米粮的成色折价徵收的,称为「本色银」。《六部成语注解。户部》:「本色银:色,乃米之成色也,漕米有应徵实米者,有应按成色折价徵收者,此项折价之本色银。」
《国语辞典》:炭米  拼音:tàn mǐ
柴火、米粮。指生活必需品。《大宋宣和遗事。亨集》:「忽见一人从东而来,厉声高喝师师道:『从前可惜与你供炭米,今朝却与别人欢!』」
《国语辞典》:斗概  拼音:dǒu gài
平斗的器具。为一长棒形,将米粮盛于斗中,以概沿斗口将之画平。
《国语辞典》:食廪饩(食廪饩)  拼音:shí lǐn xì
廪,谷仓。饩,米粮。旧时科举,生员岁试列优等者,由政府供给其日常生活所需,称为「食廪饩」。清。蒋士铨《鸣机夜课图记》:「旋补弟子员,明年丁卯,食廪饩。」
《漢語大詞典》:米粮川(米糧川)
盛产米粮的平川地带。《中国歌谣资料·湖北民歌·霹雷一响晴了天》:“ 洪湖 的鱼哟捞不完, 洪湖 的田地是米粮川。”
分類:盛产米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