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象比
摹拟类比。鬼谷子·反应:“言有象,事有比,其有象比,以观其次。象者,象其事;比者,比其辞也。以无形求有声。”鬼谷子·反应:“己反往,彼覆来,言有象比,因而定基。” 陶弘景 注:“应理既出,故能言有象,事有比,前事既有象比,更当观其次,令得自尽。象谓法象,比谓比例。”
《漢語大詞典》:前场(前場)
(1).上一次。 沙汀 《烦恼》:“前场讲理信, 张麻子 特别把 招贵子 领上街,叫大家看。”
(2).体育用语。指某些球类比赛中距离进球目标近的那部分场地。《体育报》1984.4.7:“ 高洪波 和 傅博 在前场打了一个漂亮的二过二配合,突破至对方禁区后;由 高洪波 打进关键的一球。”
(3).剧场中的前部座位。
(4).上一场次。
《漢語大詞典》:伦列(倫列)
等比,类比。墨子·大取:“义可厚厚之,义可薄薄之,之谓伦列。”墨子·大取:“爱人不外己,己在所爱之中。己在所爱,爱加於己;伦列之,爱己,爱人也。”
分類:等比类比
《國語辭典》:单打(單打)  拼音:dān dǎ
某些球类比赛,由两人互相对打的竞赛方式。
《國語辭典》:球赛(球賽)  拼音:qiú sài
球类竞赛。如:「这场球赛非常精彩。」
《漢語大詞典》:援推术(援推術)
墨子中由彼及此的推理方法。相当于类比推理。语本墨子·小取:“援也者,曰:‘子然,我奚独不可以然也。’推也者,以其所不取之,同於其所取者,予之也。” 孙诒让 间诂:“谓所求者在此,所不求者在彼,取彼就此以得其同,所谓予之也。” 郭沫若 《十批判书·孔墨的批判》:“我们须得知道,这只是辩论时使用的所谓援推术而已。”
分類:推理类比
《漢語大詞典》:引律比附
古代法律用语。援引律令,类比定罪。《明律·名例·刑律》:“凡律令该载不尽事理,若断罪而无正条者,引律比附。”
《漢語大詞典》:讨类知原(討類知原)
谓通过类比而探知渊源。 章炳麟 《与简竹居书》:“僕闻之:尚书春秋,左右史所记録,学者治之,宜与史记汉书等视,稽其典礼,明其行事,令后生得以讨类知原,无忘国故,斯其要也。”
《国语辞典》:举世无伦(举世无伦)  拼音:jǔ shì wú lún
全世界没有可以相类比的。形容极为出众,独一无二。唐。白居易〈画竹歌。序〉:「协律郎萧悦善画竹,举世无伦。萧亦甚自秘重,有终岁求其一竿一枝而不得者。」也作「举世莫比」、「举世无比」。
《国语辞典》:举世无比(举世无比)  拼音:jǔ shì wú bǐ
全世界没有可以相类比的。形容非常出众,独一无二。宋。钱易《南部新书庚》:「擢进士第,儒释道三教,无不该通,然性褊躁、忽忿戾,举世无比。」也作「举世莫比」、「举世无伦」。
《国语辞典》:举世莫比(举世莫比)  拼音:jǔ shì mò bǐ
全世界没有可以相类比的。形容非常出众,独一无二。宋。钱易《南部新书乙》:「朱敬则,亳州永城人也。孝行忠鲠,举世莫比。」也作「举世无比」、「举世无伦」。
《国语辞典》:技术犯规(技术犯规)  拼音:jì shù fàn guī
各种球类比赛中,基于战略技术而故意造成的犯规行为。不论领队、教练或球员,凡有故意延误比赛进行或伤害对方、不服从裁判、擅自离场等不当行为,都可构成技术犯规。裁判可视情节轻重,给予警告、勒令出场等处分。
《国语辞典》:照相制版(照相制版)  拼音:zhào xiàng zhì bǎn
一种类比时代的制版方法。先利用摄影技术,将设计原稿或大样摄制下来,再在另一个经过特殊处理的胶版上刻出,最后上机印制。由于凸版、平版、凹版及黑白稿、彩色稿等均可使用,且各有其不同的特性,制作过程除以上基本程序外,差异很大。
《国语辞典》:收拍  拼音:shōu pāi
大陆地区指某些以使用球拍的球类比赛活动结束。如:「乒乓球赛在广州收拍。」
《国语辞典》:攻队(攻队)  拼音:gōng duì
球类比赛中,称攻击的一队为攻队。如:「中华队在这次比赛中上半场先为攻队,下半场后为守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