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粉团(粉團)
食品名。用糯米制成,外裹芝麻,置油中炸熟,犹今之麻团。 五代 王仁裕 开元天宝遗事·射团:“宫中每到端午节,造粉团、角黍,贮于金盘中。以小角造弓子,纤妙可爱。架箭射盘中粉团,中者得食。”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十二:“元宵节 前门 灯市, 琉璃厂 灯市, 正阳门 摸钉, 五龙亭 看灯火,唱秧歌,跳鲍老,买粉团。”
《国语辞典》:粉团儿似的(粉团儿似的)  拼音:fěn tuán ér sì de
像花一样标致的。如:「瞧她一张粉团儿似的小脸,多惹人爱怜!」
分类:标致
《国语辞典》:搓粉团朱(搓粉团朱)  拼音:cuō fěn tuán zhū
比喻男欢女爱。明。朱权《卓文君》第二折:「窃玉偷香,裁冰剪雪,搓粉团朱,嘲风咏月。」也作「搓粉抟朱」。
分类:朱权
《國語辭典》:粉团儿(粉團兒)  拼音:fěn tuán ér
1.妓女。元。张可久 红绣鞋。湖上曲:「控青丝玉面马,歌金缕粉团儿。」
2.花朵。元。周文质〈小桃红。咏桃〉曲:「任君各自簪红紫,诸公肯许。老夫头上,插朵粉团儿。」
3.一种糯米制成的食品,外裹芝麻,用油煎食。也称为「麻团」。
《分类字锦》:红粉团枝(红粉团枝)
范成大 题张晞颜繁杏图诗 红粉团枝一万重,当年独自费东风。
分类:
《國語辭典》:绣球(繡球)  拼音:xiù qiú
用丝绸结成的球状物。也作「绣毬」。
《漢語大詞典》:麝团(麝團)
掺有香料的粉团。 宋 张孝祥 《点绛唇》词:“萱草榴花,画堂永昼风清暑。麝团菰黍。助泛菖蒲醑。”
分類:香料粉团
《国语辞典》:赶面棍(赶面棍)  拼音:gǎn miàn gùn
碾压面粉团的实心细长棍棒。
《国语辞典》:减煠(减煠)  拼音:jiǎn zhá
泛指在油中炸过的面粉团子。《金瓶梅》第四二回:「酥油松饼,芝麻象眼,骨牌减煠,蜜润绦环。」
《漢語大詞典》:煎堆
油炸糯粉团。 清 屈大均 广东新语·食语·茶素:“ 广州 之俗,岁终以烈火爆开糯穀,名曰炮穀,以为煎堆心馅。煎堆者,以糯粉为大小圆,入油煎之,以祀先及餽亲友者也。”
分類:油炸粉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