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恶声恶气(惡聲惡氣)
形容说话态度粗鲁。 曹禺 《北京人》第三幕:“ 曾思懿 :(半天在抑压着自己的愠怒,现在不免颜色难看,恶声恶气地)去,要你去干什么?”
分類:态度粗鲁
《漢語大詞典》:虎声虎气(虎聲虎氣)
形容说话态度粗鲁。 郭沫若 《屈原》第五幕:“ 婵娟 :‘我不愿意同你讲话,我不愿意见你。你们走开,不要挨近我!’ 子兰 :‘好的,不要那样虎声虎气的。你不愿意出来也不勉强,我只想同你说几句话,并不多麻烦。’” 郭沫若 《海寿集·我是中国人》:“同住在一道的时候, 秃松 是喜欢说话的,而我的耳朵又聋,因此时时受着看守虎声虎气的干涉。”
分類:态度粗鲁
《國語辭典》:夯铁之夫(夯鐵之夫)  拼音:hāng tiě zhī fū
粗暴鲁莽的武夫。元。郑光祖《三战吕布》第一折:「量他一夯铁之夫,何足道哉!」也作「著铁之夫」。
分類:粗鲁武夫
《漢語大詞典》:超乎寻常
在合理或可以接受的限度以外的,极不公平、极粗鲁或极不正义的。例如:超乎寻常的死亡率。
《國語辭典》:草包  拼音:cǎo bāo
装著杂草的袋子。讥笑没有学识能力的人。如:「他是个大草包。你怎么跟他解释,他都不会懂。」
《國語辭典》:撒村  拼音:sā cūn
说粗野难听的话。《西游记》第三九回:「莫要撒村,先行了君臣礼,然后再讲。」也作「撒村捣怪」。
分類:粗鲁村野
《國語辭典》:倔巴  拼音:juè bā
人的性情直爽固执,言语粗鲁率直。
《漢語大詞典》:剧汉(劇漢)
行事粗鲁暴烈的汉子。有时指流氓、无赖。 清 王夫之 读四书大全说·论语·颜渊篇七:“故古今不耐烦剧汉,都顺着他走,图个安佚活动。”《中国谚语资料·四川谚语》:“富汉怕穷汉,穷汉怕剧汉。”
《漢語大詞典》:髝髞
(1).性情粗鲁急躁貌。
(2).高貌。
《國語辭典》:莽汉(莽漢)  拼音:mǎng hàn
卤莽的男子。如:「千万别将这些事告知那莽汉,以免节外生枝。」
《漢語大詞典》:楞子
棱角。儿女英雄传第四回:“﹝ 李四 ﹞上去向那石头楞子上当的就是一脚,那石头风丝儿也没动。”
指粗鲁莽撞的人。如:这个楞子,三句话没说完,就发起火来。
《漢語大詞典》:楞头货(楞頭貨)
指粗鲁莽撞的人。 张麟 《一位抗联将军的故事》:“越往上送越好,最好送到最高司令部。因为和士兵打交道,他们不让你说话,有理说不出,再碰上个楞头货,生命都危险。”
《漢語大詞典》:鲁笨(魯笨)
亦作“ 鲁夯 ”。 粗鲁笨拙。《西游记》第八九回:“那 八戒 一生是个鲁夯的人,他见了钉鈀,那里与他叙甚么情节,跑上去,拿下来,轮在手中,现了本相,丢了解数,望妖精劈脸就筑。” 柳青 《创业史》第一部第七章:“庄稼人尽管有前进和落后、聪明和鲁笨、诚实和奸猾之分,但愿意多打粮食、愿意增加收入,是他们的共同点。”
分類:粗鲁笨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