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拾粪人(拾粪人)  拼音:shí fèn rén
旧时沿途拣拾或挨家挨户蒐取粪便的人。
《國語辭典》:肛门(肛門)  拼音:gāng mén
动物的消化道后端开口。人类肛门位于直肠末端,由肛管及肛口组成,行使排粪功能。其周围有括约肌,平时收缩,排便时则放松。
《漢語大詞典》:粪便常规检验
临床常用的化验方法之一。根据粪便的颜色、性状以及采用显微镜下检查粪便中有无炎性产物、血细胞、寄生虫卵等。可协助了解胃肠、肝脏、胰腺、胆道系统的功能状态和有无其他器质性疾病。
《漢語大詞典》:粪便隐血试验
临床常用的化验方法之一。用化学试验来检测粪便中微量的、肉眼看不到的血液。正常结果为阴性。阳性者可见于胃肠道出血等。试验前几天如进食过含叶绿素食物、动物血以及含铁药物等,亦可出现假阳性。
《國語辭典》:粪肥(糞肥)  拼音:fèn féi
用人或家畜、家禽等的粪便做成的肥料,称为「粪肥」。
《國語辭典》:便秘(便祕)  拼音:biàn bì
因粪便在大肠的时间停留过长,致大量乾硬粪便堆积在降结肠,造成排便不顺,称为「便秘」。也称为「便闭」。
《國語辭典》:便血  拼音:biàn xiě
因脾虚不能统摄,以致大便中带血的證候。常因过敏性腹泻或粪便太硬,致使肛门受伤而引起。
《国语辞典》:肠穿孔(肠穿孔)  拼音:cháng chuān kǒng
病名。肠壁穿破成孔,粪便等排泄物流入腹腔,导致感染。症状包括呕吐、剧烈的腹痛、脉搏微弱等。
《國語辭典》:起圈  拼音:qǐ juàn
将猪圈、羊圈和牛栏等贮积的粪便和所垫的乾草、污土清理出来,做成肥料。
《漢語大詞典》:沤粪(漚糞)
将人畜粪便沤制发酵。《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昌图县红星一社大量积肥的经验》:“为了提高沤粪的技术和质量,除了按照粪价规定,强调粪土比例以外,还规定马圈要天天起垫。”
《漢語大詞典》:矢秽(矢穢)
粪便污物。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文学:“人有问 殷中军 :‘何以将得位而梦棺器,将得财而梦矢秽?’”《花月痕》第四九回:“道路矢秽,人气薰蒸,远远的就不堪入鼻。”一本作“污秽”。
分類:粪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