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39,分23页显示  上一页  1  2  4  5  6  7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廥积
粮饩
粮糒
丰饩
田廪
谷粮
长粮
敖粟
国谷
粮石
余嘬
后备粮
本货
存粮
京运
《漢語大詞典》:廥积(廥積)
(1).指库藏的粮食或秣草。新唐书·王起传:“方蝗旱,粟价腾踊, 起 下令家得储三十斛,斥其餘以市,否者死。神策士怙势不从,寘于法。由是廥积咸出,民赖以生。”续资治通鉴·宋太宗淳化四年:“隄吏告急, 昌言 命径取豪家廥积以给用。”
(2).古星座名。即刍藳。史记·天官书:“ 胃 为天仓,其南众星曰廥积。” 裴駰 集解引 如淳 曰:“芻藳积为廥也。” 张守节 正义:“芻藳六星,在天苑西,主积藳草者。”
《漢語大詞典》:粮饩(糧餼)
粮食。北史·李迁哲传:“由是诸蛮畏威,各送粮餼。”周书·达奚寔传:“ 寔 导之以政, 氐 人感悦,并从赋税。於是大军粮餼,咸取给焉。” 唐 沈既济 《任氏传》:“请计给粮餼,端居以迟归。”
分類:粮食
《漢語大詞典》:粮糒(糧糒)
粮食。新唐书·百官志四下:“居则习蒐狩,有役则申战守之法,器械、粮糒、军籍、赐予皆专焉。”宋史·穆衍传:“时诸郡捕贼兵粮糒无以给,遂擅发常平仓。” 清 黄宗羲 《丹山图咏》序:“猿鸟以为百姓,药草以当粮糒。”
分類:粮食
《漢語大詞典》:丰饩(豐餼)
指丰厚的粮食或饲料;丰富的供养。 唐 崔致远 《再献太尉启》:“念以远别海隅,久沉江徼;特垂丰餼,俾济朝飢。” 明 刘元卿 《贤奕编·怀古》:“有郎差 临清 者,谆谆诲之曰:‘往闻縉绅过此者,必具丰餼华燕,今民穷极矣,如此皆膏脂,非尔我所籍以奉人面皮者。’”
《漢語大詞典》:田廪(田廩)
指粮食。魏书·良吏传·杜纂:“ 豫州 刺史 田益宗 率户归国,使 纂 诣 广陵 安慰初附,賑给田廩。”
分類:粮食
《漢語大詞典》:谷粮(穀糧)
谷物;粮食。后汉书·马援传:“ 羌 引精兵,聚北山上, 援 陈军向山,而分遣数百骑绕袭其后,乘夜放火,击鼓叫譟,虏遂大溃,凡斩首千餘级。 援 以兵少,不得穷追,收其穀粮畜产而还。”
分類:谷物粮食
《漢語大詞典》:长粮(長糧)
旧指公家对某种人长期免费予以供应的粮食。 孙中山 《革命成功始得享国民幸福》:“ 满 人的小孩子,一出世之后,便有长粮吃。” 孙中山 《革命成功始得享国民幸福》:“各位将士为国立了大功,就可以吃长粮。”
《漢語大詞典》:敖粟
指敖仓中的粮食。新唐书·裴耀卿传:“往 贞观 、 永徽 时,禄稟者少,岁漕粟二十万略足;今用度寖广,运数倍且不支,故数东幸,以就敖粟。”
分類:仓中粮食
《漢語大詞典》:国谷(國穀)
指国家储备的粮食。管子·山权数:“以守国穀,岁守一分,以行五年,国穀之重,什倍异日。”
《漢語大詞典》:粮石(糧石)
指粮食。以石计量,故称。 明 沈榜 《宛署杂记·圣谕》:“九月,説与百姓每,秋成后须要积蓄多餘粮石,以备荒歉。”《清会典事例·户部·积储》:“凡旗仓额储仓粮,每年出陈易新,将额储变色粮石,照时价减银平糶。”
分類:粮食计量
《漢語大詞典》:余嘬(餘嘬)
指吃剩的粮食。 宋 黄庭坚 《食笋十韵》:“小儿哇不美,鼠壤有餘嘬。”
分類:粮食
《漢語大詞典》:后备粮(後備糧)
指供日后灾荒或其他急需而储存备用的粮食。
《漢語大詞典》:本货(本貨)
指粮食。管子·八观:“悦商贩而不务本货,则民偷处而不事积聚。”
分類:粮食
《漢語大詞典》:存粮
储存粮食。例如:存粮备战。
指储存的粮食。例如:家有存粮。
《漢語大詞典》:京运(京運)
指运往京仓的粮食。 清 黄宗羲 明夷待访录·兵制一:“其后军伍销耗,耕者无人,则屯粮不足;增以客兵,坐食者众,则屯粮不足。於是益之以民粮,又益之以盐粮,又益之以京运,而卫所之制始破坏矣。”
分類:京仓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