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铢称寸量(銖穪寸量)
形容极精细地衡量、推究。 明 唐顺之 《与王龙溪郎中书》:“以尹之所乐者, 尧 舜 之道也,而秪銖穪寸量於一介取予之间,若硜硜小人然者,何也?”
《漢語大詞典》:铢铢较量(銖銖較量)
谓极精细地计较衡量。 清 陈确 《原教》:“ 荀 、 告 、 韩 、 杨 ,各是所见,銖銖较量,可谓愚甚。”
《漢語大詞典》:湛密
深沉精细。
分類:深沉精细
《漢語大詞典》:研疏
精细和粗疏。后汉书·荀彧传论:“常以为中贤以下,道无求备,智筭有所研疎,原始未必要末,斯理之不可全詰者也。”
分類:精细粗疏
《漢語大詞典》:纤赜(纖賾)
精细深奥。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华阳博议上:“经之纤賾而难明者,莫大於小学。”
分類:精细深奥
《国语辞典》:慢工出细活(慢工出细活)  拼音:màn gōng chū xì huó
(谚语)工作速度缓慢,才能产生精细的成品。如:「王师傅真不愧是巧匠,慢工出细活,作品样样精巧绝伦。」也作「慢工出巧匠」、「慢工出细货」。
《国语辞典》:研几析理(研几析理)  拼音:yán jī xī lǐ
几,细微。研几析理指研究分析精细微妙的义理。唐。权德舆〈唐故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太子宾客赠户部尚书齐成公神道碑铭〉:「凡所论著,皆研几析理,宏雅夷远。」
《国语辞典》:细贵(细贵)  拼音:xì guì
精细贵重。《红楼梦》第二四回:「像这细贵的货,都分著送与亲朋。」
分类:精细贵重
《国语辞典》:齿耙(齿耙)  拼音:chǐ pá
整地时,用以精细碎土及整平地面的耙类工具。因其呈齿状,故称为「齿耙」。
《国语辞典》:原子钟(原子钟)  拼音:yuán zǐ zhōng
1.利用铯原子的某精细能阶间所产生迁移辐射线的固定频率制成的计时器。
2.利用分子或原子核的快速振动,来测量时间的一种装置。其精确度远比机械钟或电钟为高。
《國語辭典》:膏粱文绣(膏粱文繡)  拼音:gāo liáng wén xiù
比喻富贵人家衣食精美的奢华生活。《红楼梦》第一一五回:「在小侄年幼,虽不知文章为何物,然将读过的细味起来,那膏粱文绣,比起令闻广誉,真是不啻百倍的了!」
《國語辭典》:独具慧眼(獨具慧眼)  拼音:dú jù huì yǎn
具有特殊的眼光或见解。如:「他提出的观点,独具慧眼,极有参考价值。」也作「别具慧眼」、「慧眼独具」。
《漢語大詞典》:百炼千锤
比喻多次的斗争和考验
比喻对诗文等做多次的精细修改。也作“千锤百炼”
《漢語大詞典》:楚葛湘纱(楚葛湘紗)
湘 楚 产的精细纺织品。 唐 李群玉 《校书叔遗暑服》诗:“翠云箱里叠樬櫳, 楚 葛 湘 纱净似空。便著清江明月夜,轻凉与挂一身风。”
《漢語大詞典》:刷丝砚(刷絲硯)
一种名砚,产于 安徽 歙县 。以纹理精细缜密的刷石制成。 宋 洪适 《辨歙石说》:“ 歙县 出刷丝砚甚好,但纹理太分明,无罗纹,间有白路白点者是。”参见“ 刷丝 ”。
《漢語大詞典》:刷丝(刷絲)
一种名石,产 安徽 歙县 ,用以制砚,称“刷丝砚”。石纹精细缜密如刷丝,称刷丝罗纹。 宋 胡仔 《苕溪渔隐丛话后集·东坡四》:“ 新安 龙尾石,性皆润泽,色俱苍黑,縝密可以敌玉,滑腻而能起墨,以之为砚,故世所珍也。石虽多种,惟罗纹者、眉子者、刷丝者最佳。” 明 陆深 《春雨堂随笔》:“旧坑丝石为上……丝之品不一,曰刷丝、曰内里丝、曰丛丝、曰马尾丝。独吐丝为奇。正视之,疏疏见黑点如洒墨;侧视之,刷丝粲然。工人谓之砚寳,盖石之精云。”
分類:安徽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