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洞晓(洞曉)  拼音:dòng xiǎo
深切知晓。《宋史。卷二八三。丁谓传》:「善谈笑,尤喜为诗,至于图画、博奕、音律,无不洞晓。」
《國語辭典》:方家  拼音:fāng jiā
多指精通某种学问、艺术的人。参见「大方之家」条。
《漢語大詞典》:精能
精通熟练。 唐 皇甫湜 《韩文公墓志铭》:“然而栗密窈眇,章妥句适,精能之至,入神出天。”儒林外史第三九回:“ 郭孝子 武艺精能,少年与我齐名,可惜而今和我都老了。” 清 吴伟业 《汲古阁歌》:“搜求遗逸悬金购,缮写精能鏤板工。”
《漢語大詞典》:生晓(生曉)
深晓,精通。 宋 王谠 唐语林·识鉴:“ 韩太保 皋 生晓音律,尝观客弹琴为止息,乃嘆曰:‘妙哉 嵇生 之音也。为是曲也,其当 魏 晋 之际乎?’”
分類:精通
《國語辭典》:习兵(習兵)  拼音:xí bīng
1.训练军队。《周礼。春官。大宗伯》:「大田之礼,简众也。」汉。郑玄。注:「古者因田习兵,阅其车徒之数。」
2.熟谙军事。如:「想要领兵带队,必先习兵。」
《國語辭典》:行家  拼音:háng jia
1.专家,内行的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回:「批评东西的毛病,说那东西的出处,著实是个行家。」也作「当行家」。
2.代客介绍买卖,从中抽取佣金的个人或商行。《醒世恒言。卷三五。徐老仆义愤成家》:「从来采漆之处,原有牙行,阿寄就行家住下。」也称为「经纪人家」、「牙行」。
3.熟悉戏曲的文人表演杂剧,称为「行家」。见明。朱权《太和正音谱。卷上。杂剧十二科》。
《漢語大詞典》:牙旷(牙曠)
(1). 伯牙 和 师旷 的并称。二人皆 春秋 时著名音乐高手。 汉 班固 《答宾戏》:“若乃 牙 旷 清耳於管絃, 离娄 眇目於毫分。”
(2).泛指精通音乐的人。 晋 司马彪 《赠山涛》诗:“ 班 匠 不我顾, 牙 旷 不我録。” 唐 白居易 《法曲歌》:“愿求 牙 旷 正华音,不令夷夏相交侵。” 宋 韩维 《览梅圣俞诗编》诗:“安得 牙 旷 手,提耳发其聪。”
《漢語大詞典》:术家(術家)
(1).古代指擅长天文历算的学者。后汉书·律历志上:“截管为律,吹以考声,列以物气,道之本也。术家以其声微而体难知,其分数不明,故作準以代之。”晋书·天文志上:“三光之行,不必有常,术家以算求之,各有异同,故诸家历法参差不齐。”
(2).特指操占验、阴阳等方术的人。 晋 葛洪 抱朴子·勤求:“方策既山积於儒门,而内书亦鞅掌於术家。”新唐书·王疑传:“会大星直寝庭坠,术家言宜上疾不视事以厌胜。”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十:“ 蔡太师 父 準 葬 临平山 ,为駞形。术家谓駞负重则行,故作塔於駞峰。” 清 赵翼 《四月初一日营葬事于马迹山礼成敬志》诗:“多谢术家言,佳城荫后昆。”
(3).精通权谋的人。 三国 魏 刘劭 人物志·流业:“盖人流之业,十有二焉:有清节家,有法家,有术家……思通道化,策谋奇妙,是谓术家, 范蠡 、 张良 是也。”
(4).精通某种技艺的人。《初刻拍案惊奇》卷四:“假如术家所谓仇,必是何等为最?”术,此指剑术。
《漢語大詞典》:通深
深通,精通。后汉书·郑玄传:“初,中兴之后, 范升 、 陈元 、 李育 、 贾逵 之徒争论古今学,后 马融 荅 北地 太守 刘瓌 及 玄 荅 何休 ,义据通深,由是古学遂明。”
分類:深通精通
《漢語大詞典》:论师(論師)
指精通论(阿毗达磨)藏或论释佛教经义的僧人。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秣底补罗国:“惟论师雅量清高,抑扬大义,方欲挫异部,立本宗业也,如何降年不永!” 梁启超 《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第六章第四节:“自 玄奘 西游,徧礼 戒智 诸论师,受法而归。”《新华文摘》1982年第6期:“精通论藏的称为论师。”
《漢語大詞典》:极工(極工)
非常精通或工巧。 唐 柳宗元 《与李睦州论服气书》:“愚幼时尝嗜音……蚤起则嘐嘐譊譊以逮夜,又增以脂烛,烛不足则讽而鼓诸席。如是十年,以为极工。”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二·闺秀画:“ 邢慈浄 髮绣大士极工。” 清 陈廷焯 白雨斋词话卷八:“ 白石 、 梅溪 、 碧山 、 玉田 词,修饰皆极工。”
分類:精通工巧
《漢語大詞典》:湛深
(1).深沉。《汉书·王吉贡禹等传序》“ 蜀 严 湛冥” 颜师古 注引 三国 魏 孟康 曰:“ 蜀郡 严君平 湛深玄默无欲也。”按, 颜师古 曰:“湛读曰沉。”
(2).多指学问高深。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雨钱:“时抽经义,则名理湛深,尤觉非意所及。” 郭沫若 《今天创作的道路》:“但要作为一个有力的文学工作者,在其范围内的智识是必须具备的,或者对于某一部分科学有相当湛深教养。”
(3).谓精通某种学问。 清 袁枚 《随园诗话补遗》卷三:“ 芜湖 令 陈岸亭 湛深禪理,诗故清旷。”
《國語辭典》:会家(會家)  拼音:huì jiā
内行的人、行家。《西游记》第四回:「那猴王正是会家不忙,将金箍棒应手相迎。」
《漢語大詞典》:二许(二許)
指 东晋 精通道家学说的 许映 许穆 父子。 南朝 梁 陶弘景 《许长史旧馆坛碑》:“昔在 西汉 ,三 茅 来宾;爰暨 东晋 ,二 许 怀真。”云笈七籤卷五:“﹝ 杨羲 ﹞幼而通灵,与二 许 早结神明之交。”原注:“二 许 , 许映 与 许穆 。”
《漢語大詞典》:道誉(道譽)
指精通经义、道行高深的声誉。 宋 庄季裕 鸡肋编卷上:“ 明州 大梅山 长老 法英 ,少有道誉,兼通外学。” 宋 道潜 《庐山杂兴》诗之一:“ 远公 初渡 江 ,道誉蔼 东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