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疾置
古时为供紧急传递公文的使人途中停宿、换乘马匹等而设置的驿站。汉书·刘屈氂传:“其秋, 戾太子 为 江充 所譖,杀 充 ,发兵入丞相府, 屈氂 挺身逃,亡其印綬。是时上避暑在 甘泉宫 ,丞相长史乘疾置以闻。” 颜师古 注:“置,谓所置驛也。” 明 王志坚 《表异录·宫室二》:“急递曰疾置。”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庆历二年:“詔始下,人情訩訩, 河北 转运使 李昭述 乘疾置日行数舍,开諭父老,众始安。”
《漢語大詞典》:急征(急徵)
(1).紧急征召。 唐 方干《献王大夫》诗之一:“早赴急徵来凤沼,常陪内宴醉龙楼。”《旧唐书·崔彦昭传》:“独推元老,曾请急徵,以守道而自臻,实荣亲之最重。”
(2).急诏赴狱。 清 钱谦益 《书邹忠介公贺府君墓碑后》:“ 杨公 被急徵。语所亲曰:‘ 江 左更安得一 贺知忍 乎?’”
分類:紧急征召
《漢語大詞典》:走檄
(1).紧急发送文书。 唐 武元衡 《塞下曲》:“走檄召都尉,星火勦 羌 狄 。” 宋 苏舜钦 《太子太傅韩公行状》:“转运使 郑文寳 闻之,走檄会公於 许 。既至,叹曰:‘急欲识公之面颜耳。’”参见“ 走章 ”。
(2).紧急文书。 宋 杨万里 《视旱憩镜田店》诗:“走檄堪频捧,严程敢少徐。”续资治通鉴·元顺帝至正二十三年:“凡飞书、走檄、碑铭、传记多出其手。”
《漢語大詞典》:走章
谓笔不停挥地草拟紧急文书、布告。 唐 韩愈 《赠崔立之评事》诗:“走章驰檄在得贤,燕雀纷挐要鹰隼。” 方世举 注:“西京杂记:‘ 枚皋 文章敏疾, 长卿 制作淹迟。 扬子云 曰:军旅之际,戎马之间,飞书驰檄用 枚皋 ; 廊 庙之下,朝廷之中,高文典册用 相如 。’”
《漢語大詞典》:孔亟
很紧急、很急迫。 明 冯梦龙 《智囊补·明智·李若谷》:“近日东南漕务孔亟,每冬筑坝开河,劳费无算。” 清 吴伟业 《临江参军》诗:“先是在军中,我师已孔亟。” 孙中山 《香港兴中会宣言》:“本会需才孔亟,会友散处四方,自当随时随地,物色贤材。” 廖仲恺 《致饶潜川黄德源函》:“现军兴需财孔亟,务望从速筹款,陆续匯 沪 ,以应军用。”
分類:紧急急迫
《漢語大詞典》:急徵
1.紧急征召。 唐 方干 《献王大夫》诗之一:“早赴急徵来凤沼,常陪内宴醉龙楼。”《旧唐书·崔彦昭传》:“独推元老,曾请急徵,以守道而自臻,实荣亲之最重。”
2.急诏赴狱。 清 钱谦益 《书邹忠介公贺府君墓碑后》:“ 杨公 被急徵。语所亲曰:‘ 江 左更安得一 贺知忍 乎?’”
分類:紧急征召
《漢語大詞典》:严急(嚴急)
(1).严厉躁急;严厉急迫。汉书·五行志中之下:“‘听之不聪,是谓不谋’,言上偏听不聪,下情隔塞,则不能谋虑利害,失在严急,故其咎急也。”资治通鉴·晋惠帝太安二年:“詔书督遣严急,所经之界停留五日者,二千石免官。”
(2).犹严酷。新五代史·杂传·李振:“今主上严急,诛杀不辜。” 鲁迅 《汉文学史纲要》第五篇:“ 斯 虽出 荀卿 之门,而不师儒者之道,治尚严急。”
(3).犹危急,紧急。魏书·萧宝夤传:“﹝ 萧衍 ﹞将害 宝夤 ,以兵守之,未至严急,其家阉人 颜文智 与左右 麻拱 、 黄神 密计,穿墙夜出 宝夤 。”
《漢語大詞典》:急缓(急緩)
(1).严与宽;紧与松。管子·七臣七主:“彼时有春秋,岁有败凶,政有急缓。”列子·汤问:“推於御也,齐辑乎轡衔之际,而急缓乎脣吻之和,正度乎胸臆之中,而执节乎掌握之间。”
(2).危急,紧急。 汉 荀悦 《汉纪·文帝纪上》:“即有急缓, 周亚夫 可任将军!”三国志·魏志·杜畿传:“人情顾家,诸将掾吏,可分遣休息,急缓召之,不难。” 宋 欧阳修 《与集贤杜相公书》:“某才薄力劣,不足以备急缓之用。”
分類:危急紧急
《国语辞典》:急事  拼音:jí shì
紧急而须立即处理的事情。如:「看他低著头匆匆从身边走过,似乎有急事在身。」《儒林外史》第五回:「像这都是历年积聚的,恐怕我有急事好挐出来用的」
《國語辭典》:急救  拼音:jí jiù
对病症或意外受伤的紧急救治。
《漢語大詞典》:惊急(驚急)
(1).势头猛烈而急速。梁书·张缅传:“岸曜舟而不进,水腾沙以惊急。”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渐江水:“溪有四十七瀨,濬流惊急,奔波聒天。”
(2).心惊而焦急。 鲁迅 《故事新编·铸剑》:“‘父亲的仇?父亲有什么仇呢?’他前进几步,惊急地问。” 巴金 《秋》十五:“‘三老爷,你今天究竟怎么了?’ 张氏 惊急地问道。”
(3).形容危险紧急。亦指危险紧急的情况、事情。尔雅·释地“北方有比肩焉” 晋 郭璞 注:“此即半体之人,各有一鼻一孔、一臂、一脚,亦犹鱼鸟之相合,更望备惊急。”
《漢語大詞典》:盾墨
盾鼻上磨墨。后借指紧急时写的檄文。《花月痕》第五十回:“当南风解愠於薰琴,正秋露垂珠於盾墨。” 清 夏燮 中西纪事·宋贵庙碑:“当盾墨磨成之日,是鞾刀誓死之秋。”参见“ 盾鼻 ”、“ 楯2墨 ”。
《漢語大詞典》:守车(守車)
(1).古兵车的一种。用于装载辎重给养和防守。 唐 李靖 李卫公问对卷上:“守车一队:炊子十人,守装五人,厩养五人,樵汲五人,共二十五人。” 宋 叶大庆 考古质疑卷二:“古者车兼攻守。合而言之,皆曰革车。分而言之,曰革车,又曰轻车、重车……攻车用马,守车牛。攻车七十五人,守车二十五人。在攻车则曰甲士、曰步卒,在守车则曰徒。”
(2).铁路货运列车车长乘用的车厢。内设办公用具及紧急制动阀等。车身较短,一般挂在列车尾部。
《漢語大詞典》:赤白囊
古代递送紧急情报的文书袋。汉书·丙吉传:“适见驛骑持赤白囊,边郡发犇命书驰来至。” 唐 刘禹锡 《和司空裴相公中书即事通简旧寮之作》:“日运丹青笔,时看赤白囊。” 清 黄遵宪 《感事》诗:“上变飞腾赤白囊,两端首鼠疾奔忙。”
《漢語大詞典》:走章
谓笔不停挥地草拟紧急文书、布告。 唐 韩愈 《赠崔立之评事》诗:“走章驰檄在得贤,燕雀纷挐要鹰隼。” 方世举 注:“西京杂记:‘ 枚皋 文章敏疾, 长卿 制作淹迟。 扬子云 曰:军旅之际,戎马之间,飞书驰檄用 枚皋 ; 廊 庙之下,朝廷之中,高文典册用 相如 。’”
《国语辞典》:危情  拼音:wéi qíng
危险紧急的情况。如:「老闆公布了公司财务的危情,希望员工共体时艰,度过难关。」
分类:危险紧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