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紧绷(紧绷)  拼音:jǐn bēng
1.扎紧、抽紧。如:「紧绷弓弦」。
2.形容紧张或严肃不自然的状态。如:「情绪紧绷」、「他一整天都紧绷著脸,不知道谁惹他了?」
《國語辭典》:紧绷绷(緊繃繃)  拼音:jǐn bēng bēng
1.形容捆扎得非常紧密。如:「护理人员用绷带把伤患伤口缠得紧绷绷的,暂时把血止住,立刻送往医院。」
2.形容神情严肃、不自然或心情紧张。如:「他的脸紧绷绷的,好像很生气的样子。」
《漢語大詞典》:书床(書牀)
(1).犹书架。 南朝 梁 陶弘景 《冥通记》卷一:“其二人并持囊,囊大如小柱,似有文书。挟席人舒置书牀上。” 唐 白居易 《东南行一百韵》:“书牀鸣蟋蟀,琴匣网蜘蛛。”
(2).临帖习字的文具。用染黑的绢,紧绷于长方形木框中,以笔蘸清水写在绢上,既不伤笔,又省纸张。见 清 鲁一曾 张廷相 《玉燕楼书法·书床》
《國語辭典》:佩弦  拼音:pèi xián
佩带弓弦。弓弦常紧绷,故性缓者佩以自警。今引申为乐闻规劝。《韩非子。观行》:「西门豹之性急,故佩韦以自缓;董安于之心缓,故佩弦以自急。」
《国语辞典》:本丧(本丧)  拼音:běn sàng
把脸紧绷著。《儒林外史》第五回:「两位舅爷看了,把脸本丧著,不则一声。」
分类:紧绷
《漢語大詞典》:线锯
用以锯出曲线或不规则形状的细锯条的手锯
紧绷在锯架上的窄条细齿锯,用于锯格子、涡卷和其他曲线形轮廓
《国语辞典》:膜鸣乐器(膜鸣乐器)  拼音:mò míng yuè qì
泛指由紧绷的膜振动发声的乐器,是现代乐器分类法中的类别之一。为英语membranophone的意译。这类乐器均以动物皮革或人造皮革所制作的膜为发音源,通过敲击、摩擦或以声波方式激发使其振动发声,如大鼓、定音鼓等。
《国语辞典》:夹缝中求生存(夹缝中求生存)  拼音:jiá fèng zhōng qiú shēng cún
比喻在压力紧绷或对立环境下,找寻空隙谋求生存。如:「两个处室向来不合,我这个联络员只得想办法在夹缝中求生存。」
《国语辞典》:把脸一板(把脸一板)  拼音:bǎ liǎn yī bǎn
将脸上笑容收起,紧绷著一张脸。《文明小史》第四七回:「媛媛到台面上一问,是假外国人叫的局。把脸一板,离著还有二尺多远,老远的就坐下了。」
《国语辞典》:紧绑绑(紧绑绑)  拼音:jǐn bǎng bǎng
形容紧绷、紧束。元。纪君祥《赵氏孤儿》第一折:「紧绑绑难展足,窄狭狭怎翻身。」《孤本元明杂剧。博望烧屯。第二折》:「我输了呵,紧绑绑剪了臂膊,直挺挺舒著脖项。」
分类:紧绷
《国语辞典》:压迫感(压迫感)  拼音:yā pò gǎn
个人因外在因素的影响,产生的一种紧绷、不舒畅、局促等的心理感受。